埋炭烧成MgO-Al复合材料中MgAlON的形成
本文关键词:埋炭烧成MgO-Al复合材料中MgAlON的形成
更多相关文章: 埋炭烧成 MgO-Al复合材料 MgAlON 烧成温度
【摘要】:为了研究MgO-Al复合材料中MgAlON相的形成机制,以质量分数分别为70%的镁砂细粉和30%的金属Al粉为原料,在埋炭条件下分别于1150、1350和1550℃保温2h烧成,然后利用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不同温度烧后试样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表明:(1)在埋炭条件下烧成时,烧成初期金属Al先发生氧化反应;当气相中的氧分压低至一定程度时,金属Al的氮化反应开始进行;AlN生成后,在镁砂颗粒表面与Al_2O_3、MgO和镁铝尖晶石固溶形成MgAlON相。(2)1150℃烧后试样中,在镁砂颗粒表面生成的MgAlON粒径100nm;随着烧成温度升高,晶粒逐渐长大;1550℃烧后试样中MgAlON的粒径达到1μm左右。
【作者单位】: 辽宁科技大学高温材料与镁资源工程学院;
【关键词】: 埋炭烧成 MgO-Al复合材料 MgAlON 烧成温度
【基金】:“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E03B00)
【分类号】:TB333
【正文快照】: Mg Al ON作为γ-Al ON和Mg O或Mg Al2O4的固溶体,与γ-Al ON同样拥有良好的抗铁水和渣侵蚀的性能[1],而且比γ-Al ON拥有更稳定的高温力学性能[2-3],在高温陶瓷和耐火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Mg Al ON材料除了具有较好的抗侵蚀性外,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如:原会雨等[4]的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养性;降低日用瓷烧成温度的几点看法[J];中国陶瓷;1982年06期
2 赵长新;;以弹性模量确定电瓷最佳烧成温度范围的探讨[J];中国电瓷;1985年04期
3 孙国梁;;烧成温度过高使青花泛黑泛紫的机理初探[J];中国陶瓷;1991年05期
4 陈立骏;解梅;;降低日用陶瓷烧成温度与节能关系的分析、计算——试论降低日用陶瓷烧成温度的节能裕度[J];中国陶瓷;1992年06期
5 倪群,林为坤;陶瓷釉烧成温度的近似计算[J];福建建材;1996年03期
6 陈贵荪,罗宏杰,郑家范,朱海涛;烧成温度与锂质耐热瓷结构及性能的关系[J];陶瓷;1997年03期
7 余少华;硅灰石降低日用细瓷烧成温度的研究[J];景德镇陶瓷;2000年04期
8 朱宝利;王瑞生;范增为;王志发;卜景龙;王榕林;孙加林;;烧成温度对Al_2TiO_5-ZrO_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耐火材料;2008年06期
9 张酣,陈祖耀,钱逸泰;烧成温度对气敏材料性能的影响[J];应用化学;1987年03期
10 刘景林;;金属硅的细分散性及烧成温度对刚玉石墨质制品性能的影响[J];耐火与石灰;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震;高文元;;不同烧成温度下电瓷微观结构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2 申向利;;烧成温度对镁钙砖性能及使用的影响[A];第十四届晋、鲁、豫、冀、京、辽六省(市)金属(冶金)学会耐火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万隆;刘元锋;李德意;周武艺;;提高陶瓷强度的研究[A];电工陶瓷第七次学术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詹益州;;缩点釉在工艺美术陶瓷上的应用研究[A];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装饰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第三次全体会议暨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色釉料暨原辅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三次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夏广斌;韦国锡;尹彦征;彭虎;;微波烧成高温大红釉的初步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色釉料暨原辅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周健儿;胡青锋;王娟;;中低温强化瓷的研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李勇;;如何合理制定与调整电瓷焙烧曲线[A];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永周 孙玉虎;烧结类新墙材制品存在的缺陷及解决方法[N];中国建材报;2011年
2 卢文龙 界首市工艺陶瓷厂;界首彩陶的缺陷分析[N];安徽经济报;2010年
3 翟新岗 董波;低温高光泽艺术瓷装饰大红釉的研制[N];广东建设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浩民;争当节能降耗排头兵[N];潮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长安;分相釉及其结构呈色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廖佳;高强低导热氧化铝轻质隔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2 朱楠楠;成型及烧成温度制度对3Y-TZP陶瓷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3 裴楚楚;从原始瓷的工艺研究探索中国瓷器起源问题[D];浙江大学;2014年
4 吴亭亭;陶瓷工业废料及疏浚淤泥用于烧制建筑陶瓷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5 黄洁宁;利用煤矿废弃物制备泡沫隔热陶瓷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6 梁爱民;闪光釉的研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林衡;MgO+Y-TZP/Al_2O_3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0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600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