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响应聚合物在金纳米粒子催化体系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刺激响应聚合物在金纳米粒子催化体系中的应用
【摘要】:刺激响应聚合物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这类聚合物能够感受外界刺激而发生响应,产生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金纳米粒子由于量子效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质,因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常常面临易于团聚的问题,因此时常需要将其负载于载体之上。将刺激响应聚合物引入金纳米粒子催化体系之中,一方面可以发挥普通载体所能起到的分散作用,防止金纳米粒子团聚,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可控催化,可以通过外界条件的改变来调控金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本文综述了该体系近期的研究进展,从体系的构建方式、刺激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该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化学系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刺激响应聚合物 可控催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1374053)资助~~
【分类号】:O631;TB383.1
【正文快照】: Contents 2.1 Au-S bond 1 Introduction 2.2 Supramolecular system 2 Fabrication of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gold 2.3 In-situ reduction nanoparticles catalyst systems 2.4 Indirect methods 3 Sensitivity and applications of stimuli-responsive polym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秋静;张宏;凡素华;;双键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冷玉敏;马春华;姬晓旭;何俊宝;马奔原;;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3 姚素薇;邹毅;张卫国;;金纳米粒子的特性、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7年03期
4 魏东伟;钱卫平;;生物多聚糖诱导的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学报;2007年05期
5 蔺凯;王媚;贾佳;张会强;;金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2年02期
6 董守安;杨辅龙;苏琳琳;方卫;;丙酮诱导不同形状的金纳米粒子整形[J];贵金属;2013年02期
7 庞淑平;;金纳米粒子制备及表面修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刘庆业;范燕燕;凌绍明;温桂清;梁爱惠;康彩艳;蒋治良;;适体修饰金纳米粒子光度法检测铅(Ⅱ)[J];冶金分析;2010年04期
9 王振新;李晓坤;王金娥;;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应用[J];化学传感器;2012年01期
10 刘善堂,胡瑞省,朱梓华,朱涛,刘忠范;金纳米粒子组装结构中的表面重组现象[J];物理化学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陈代雄;杨英威;;柱芳烃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罗文丽;杨志林;吴德印;田中群;;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光学近场-分子耦合效应[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卢求钧;邓建辉;侯雨昕;尹帮达;张友玉;姚守拙;;金纳米粒子的绿色合成和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4 韩杰;郭荣;;制备形貌可控的聚合物基金纳米粒子的新方法:活性模板法[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王为;邢双喜;;中空海胆状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6 孙晓毅;裴凡凡;张茜茜;曾晓蓉;刘秀梅;王平山;;基于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制备粒径可控的金纳米粒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8分会:高分子科学[C];2014年
7 赵亚利;杨超;席亚楠;高红云;杨涛;;溶菌酶稳定的金纳米粒子的尺寸控制及稳定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8 姚勇;揭克诚;黄飞鹤;;新型水溶性柱芳烃的合成及其在金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倪朋娟;孙玉静;戴海潮;胡婧婷;蒋澍;王艺琳;李壮;;基于金纳米粒子类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比色法检测三聚氰胺[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10 毛强强;严华;陈聪;刘善堂;;原位化学组装法合成硅基表面上金纳米粒子导电薄膜[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田学科;美找到控制金纳米粒子大小新方法[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若灿;细胞功能分子的原位检测新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蔡焕新;氨基酸、多肽、蛋白质辅助原位制备金纳米粒子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徐占成;金纳米粒子荧光相关光谱及其分析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朱丽丽;金纳米粒子表面配体受限态的表征及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吴小煈;金纳米粒子的光电性质及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郭轶;利用赖氨酸和赖氨酸肽修饰和组装金纳米粒子[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杜娟;金纳米粒子微波及水热反应合成研究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3年
8 倪宇阳;金纳米粒子表面性质对固定化HRP结构和活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刘恒;时空分辨散射相关光谱新方法研究及其生物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张学娜;硫醇制备金纳米粒子的反应机理及DNA金纳米粒子自组装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南京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三明;具有抗烧结性能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与反应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林沛沛;基于新型功能聚合物的复杂样品中抗污染传感器的研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3 郝雄文;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杂化有机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4 吴欣蔚;基于金纳米粒子阵列自支持膜的制备[D];东北大学;2014年
5 刘利婧;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的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体系的构筑[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蒋凌风;液相荧光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晨辉;金纳米粒子与两亲性聚合物的组装[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邹龙花;蛋白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13年
9 郑荣凤;种子法制备单宁酸修饰的海胆状金纳米粒子及其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王钰;基于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生物及有机分子的光谱电化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12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61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