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基于稀土离子掺杂纳米材料的荧光与温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05:04

  本文关键词:基于稀土离子掺杂纳米材料的荧光与温度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稀土离子 上转换发光 NaYF4 纳米粒子 荧光温度传感


【摘要】: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材料由于其诸多的优异的性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稀土离子发光材料在石油化工、荧光检测、三维立体显示和军事国防等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的应用价值。温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且温度的检测对生物医疗也有着重要意义,尤其对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而稀土离子发光材料在生物监测和温度检测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为发展生物荧光温度检测技术,本文选取NaYF4作为一种基质材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裸核的NaYF4:Yb3+,Tm 3+的纳米晶、包覆活性壳层NaYF4:Yb3+,Tm3+/NaYbF4和包覆惰性壳层的NaYF4:Yb3+,Tm3+/NaYF4纳米晶。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制备的样品结构良好且尺寸大小均一、分散性良好。在980nm二极管激光器的激发下,研究了裸核NaYF4:Yb3+,Tm3+纳米晶上转换荧光光谱,分析Tm3+离子掺杂浓度对近红外(695nm和801nm)上转换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NaYF4:Yb3+,Tm3+纳米晶的荧光强度随着Tm3+离子掺杂浓度先增强后减弱,当Tm3+离子掺杂浓度为0.01mmol时荧光强度最强。测量了裸核NaYF4:Yb3+,Tm3+纳米晶和NaYF4:Yb3+,Tm3+/NaYF4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光谱和荧光寿命曲线,分析了两种氟化物壳层材料对纳米晶的增强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包覆NaYF4的纳米晶的荧光性能更适合生物荧光测温。根据激光的功率与荧光强度的双对数曲线研究NaYF4:Yb3+,Tm3+/NaYF4纳米晶的上转换机制,发现Yb3+离子的合作上转换的过程对Tm3+离子的激发态布局有着重要作用。以Yb3+/Tm3+离子掺杂浓度分别为20%、1%为研究对象,以Tm3+离子的热耦合能级对3F2,3和3H4,分别分析裸核纳米晶和核壳材料纳米晶在温度范围为310K-430K的生物荧光温度特性,得到了非常好的灵敏度,证明其在生物荧光温度检测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NaYF4:Yb3+,Tm3+/NaYF4纳米晶荧光强度测温技术,以NaYF4:Yb3+,Tm3+/NaYF4纳米晶在3H4能级的荧光强度为例分析了在生物荧光温度测量的应用,发现其荧光强度随温度呈线性变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稀土离子 上转换发光 NaYF4 纳米粒子 荧光温度传感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O48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0-11
  • 1.1.1 热膨胀式温度传感器10
  • 1.1.2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10
  • 1.1.3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10-11
  • 1.1.4 光学温度传感器11
  • 1.2 稀土元素及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背景11-13
  • 1.3 基质材料介绍13-14
  • 1.4 稀土离子掺杂材料在测温方面的研究现状14-15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15-17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7-18
  • 第2章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及实验18-31
  • 2.1 稀土掺杂材料的上转换发光机制18-21
  • 2.1.1 激发态吸收(ESA)18
  • 2.1.2 能量传递(ET)18-21
  • 2.1.3 光子雪崩(PA)21
  • 2.2 影响稀土上转换发光的因素21-23
  • 2.3 样品的制备23-27
  • 2.3.1 样品的制备方法23-24
  • 2.3.2 样品的制备流程24-27
  • 2.4 样品的表征27-30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27-28
  • 2.4.2 TEM分析28
  • 2.4.3 上转换荧光光谱28
  • 2.4.4 上转换时间分辨光谱28-29
  • 2.4.5 上转换发光功率曲线分析29-30
  • 2.4.6 上转换荧光温度谱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3章 NaYF_4:Yb~(3+),Tm~(3+)/NaYF_4上转换发光特性的研究31-43
  • 3.1 引言31
  • 3.2 核-壳NaYF_4:Yb~(3+),Tm~(3+)的结构表征31-32
  • 3.3 裸核NaYF_4:Yb~(3+),Tm~(3+)及核壳NaYF_4:Yb~(3+),Tm~(3+)的形貌表征32-35
  • 3.4 Tm~(3+)离子对裸核NaYF_4:Yb~(3+),Tm~(3+)的荧光光谱影响35-36
  • 3.5 核壳材料对核壳结构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影响36-37
  • 3.6 NaYF_4:Yb~(3+),Tm~(3+)/NaYF_4纳米晶的荧光增强机制的分析37-39
  • 3.7 NaYF_4:Yb~(3+),Tm~(3+)/NaYF_4纳米晶的上转换机制的分析39-41
  • 3.8 本章小结41-43
  • 第4章 NaYF_4:Yb~(3+),Tm~(3+)/NaYF_4荧光温度特性的研究43-55
  • 4.1 引言43-44
  • 4.2 稀土离子荧光强度比测温原理44-46
  • 4.3 裸核NaYF_4:Yb~(3+),Tm~(3+)纳米晶的基于FIR的荧光温度特性的分析46-49
  • 4.4 NaYF_4:Yb~(3+),Tm~(3+)/NaYF_4纳米晶的基于FIR的荧光温度特性的分析49-52
  • 4.5 NaYF_4:Yb~(3+),,Tm~(3+)/NaYF_4纳米晶的基于荧光强度的荧光温度特性的分析52-53
  • 4.6 本章小结53-55
  •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苹;徐瑛;;纳米TiO_2的金属离子掺杂进展及其在环境友好材料中的应用(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2 王朋,陈文新,刘应亮,黄浪欢,石春山;稀土离子掺杂对于TiO_2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3年05期

3 鲍家兴;周时凤;冯高峰;王玺;林耿;邱建荣;;熔制温度对铋离子掺杂钡铝硅酸盐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7年05期

4 肖俊霞;韦朝海;胡记杰;吴超飞;;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掺杂的TiO_2纳米粒子光催化活性的研究(英文)[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5 陈其思,张云怀;TiO_2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研究进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1期

6 金志强,靳君,章建荣,都有为;镨离子掺杂对SrFe_(12)O_(19)结构和磁性的影响[J];物理学报;1999年S1期

7 张迈生,杨燕生,张建辉;铜离子掺杂的硫化钙荧光体的微波辐射快速合成及其光致发光[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8 洪樟连,彭丽霞,张朋越,周时凤,王民权;补偿离子掺杂与烧成温度对SrTiO_3∶0.002Pr~(3+)材料的红色发光特性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5年04期

9 熊飞兵;杨峰;;镨离子掺杂钨酸铅晶体荧光衰减动态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傅德君,雷园园,李金钗,叶明生,彭友贵,范湘军;C_(60)薄膜的离化团簇束沉积及离子掺杂[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月华;郭国霖;翟纯;;K~+离子掺杂对溶胶-凝胶动力过程的影响(Ⅱ)[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2 栾勇;傅平丰;戴学刚;;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的离子掺杂和酸化改性[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3 王晓林;陈建华;龚竹青;;离子掺杂对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光催化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4年

4 张磊;樊勇利;于文志;;复合金属离子掺杂改善LiFePO_4的电化学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新能源与能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王洋;段武彪;刘博;陈熙东;靳政;杨飞华;郭建平;;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掺杂对于介孔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6 陈建华;王晓林;赵翠华;龚竹青;;离子掺杂对纳米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A];第1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洪广言;孔丽;甘树才;张吉林;;稀土离子掺杂对YAG:Ce影响的研究[A];第14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张军杰;胡丽丽;姜中宏;;稀土离子掺杂的多组分玻璃光纤[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吕静;胡琳娜;刘景;王广健;宋宝俊;;金属离子掺杂TiO_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10 赵黎明;李颖源;何肖群;卢维奇;;若干种离子掺杂TiO_2可见光催化剂的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秋平;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的光电性能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陈艳平;热中子探测用稀土离子掺杂锂硅酸盐玻璃的制备与荧光性质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

3 刘秀华;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4 刘清波;ZnO晶体形貌调控、离子掺杂及其生长动力学[D];河北大学;2013年

5 夏校良;阳离子掺杂稀土锆酸盐的有序无序转变与电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王莹;铕铽有机配合物的制备与金属离子掺杂及荧光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月鹏;水热法制备铁酸铋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杨丽霞;稀土离子掺杂TiO_2/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敏;异质离子掺杂对NaYF_4: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光学性能的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勇强;金属离子掺杂稀土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5 齐海岳;基于稀土离子掺杂纳米材料的荧光与温度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6 王泽;铁离子掺杂低结晶度磷酸钙及其微球的制备与表征[D];山东大学;2016年

7 李俊;稀土离子掺杂磷酸盐三维有序大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增强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丽;金属离子掺杂纳米晶氧化铋薄膜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王晓林;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离子掺杂行为及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10 呼德力格尔;稀土离子掺杂介孔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54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654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