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石墨烯调控PEG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功能化石墨烯调控PEG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聚乙二醇 相变储能材料 (氧化)石墨烯 抗渗漏
【摘要】:目前,中国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能源储备和开采不足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日常需求。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及使用或开发新型节能环保型的清洁能源都是今后能源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相变储能材料可实现热能的吸收和释放,在废热回收利用、建筑节能、电力调峰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相变材料本身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有机相变材料的导热率低、易渗漏、热稳定性差等。因此,开发制备新型复合相变材料,解决相变材料本身存在的缺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制备抗渗漏/高导热/高热稳定性一体化的聚乙二醇(PEG)复合相变材料,为高性能PEG相变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基础,对于促进PEG相变储能材料在节能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首先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raphite Oxide,简称GO),再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及模板法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两面各自生长一层介孔二氧化硅,得到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氧化石墨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Graphene Oxide-silica,简称GOS),经过高温煅烧后得到多孔结构的石墨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Graphene-silica,简称GS)。通过调节正硅酸乙酯(TEOS)的用量,对GS上二氧化硅的孔结构进行调控,得到具有最优孔结构的GS,且GS孔容及比表面积分别为1.216 cm3/g、1097.355 m2/g,最后利用多孔材料的毛细管力将相变材料PEG固定在GS的孔结构中,得到石墨烯/Si O2/PEG复合相变材料;其次再以氧化石墨、三聚氰氯、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等为起始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含磷、氮、硅三种阻燃元素的有机-无机复合型协同阻燃剂,然后以协同阻燃剂作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得到集抗渗漏、高导热、阻燃性能优良等优点于一体的新型PEG相变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超高分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PPMS综合物性测量系统、拉曼光谱仪、氮气吸附-脱附、高分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调节TEOS浓度,得到当TEOS浓度为0.9ml/100ml H2O时,得到的GS孔容及比表面积最佳,分别为1.216 cm3/g、1097.355 m2/g,孔径属于介孔材料范围之间为16.576 nm;通过介孔材料的毛细管力作用,制备了不同PEG含量的相变复合材料,分别为SP1(PEG含量为60%)、SP2(PEG含量为70%)、SP3(PEG含量为80%),且PEG与GS都只属于物理结合,两者之间不存在化学反应,GS的存在不影响PEG的晶体结构,但是会影响其结晶的完整性,导致复合材料存在一定的焓变损失率,SP1、SP2、SP3的焓变损失率分别为45.92%、13.53%、9.85%;导热系数结果表明:纯PEG 2000与SP3在常温下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3286w/mk,0.3588w/mk,SP3比纯PEG 2000的导热系数提高了9.20%;热重研究结果表明:SP1、SP2、SP3中PEG的起始分解温度比纯PEG的提高了50℃。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同一体系中成功解决了PEG易渗漏、导热性能差以及热稳定性不好等缺点。(2)结合红外图谱、XPS能谱以及透射电镜结果分析得出,实验过程中成功制备了复合相变材料GAPSE及其骨架支撑材料;其中GAPSE实际焓变值为102.1J/g,理论焓变值为115.91J/g,因此,复合材料GAPSE的焓变损失率为12%;GAPSE在常温下的导热系数测得为0.7160w/mk,GAPSE比纯PEG 2000的导热系数提高了117.89%;GAPSE复合材料中由于骨架材料的加入使得PEG2000在热解过程中的成碳量得到了提高,当温度为440℃时,GAPSE中PEG2000的残炭量提高了3.57%,说明GAPSE骨架中的P/N/Si协同阻燃效应在PEG2000的热解过程中得到了体现。以上结果表明:GAPSE复合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同时解决了PEG易渗漏、导热性能差以及在高温时热稳定性差的缺点。
【关键词】:聚乙二醇 相变储能材料 (氧化)石墨烯 抗渗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5
- 1.1 引言10-11
- 1.2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11-13
- 1.2.1 太阳能储存领域11-12
- 1.2.2 建筑节能领域12
- 1.2.3 电力的调峰12-13
- 1.3 相变材料的分类13-18
- 1.3.1 无机水合盐类相变材料13-15
- 1.3.2 有机类相变材料15-18
- 1.4 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18-20
- 1.4.1 微胶囊封装法18
- 1.4.2 多孔吸附法18-19
- 1.4.3 物理共混法19-20
- 1.4.4 化学接枝/嵌段法20
- 1.5 聚乙二醇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20-22
- 1.6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近况22-23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3-24
- 1.8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4-25
- 2. 石墨烯负载SiO_2调控PEG相变材料的制备研究25-49
- 2.1 引言25-26
- 2.2 实验部分26-31
- 2.2.1 实验原料26-27
- 2.2.2 实验设备27
- 2.2.3 实验内容27-30
- 2.2.4 材料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30-31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48
- 2.3.1 石墨烯/SiO_2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31-41
- 2.3.2 相变复合材料的相变性能41-43
- 2.3.3 相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43-45
- 2.3.4 相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45-47
- 2.3.5 相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47-48
- 2.4 本章小结48-49
- 3.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调控PEG相变材料的制备研究49-71
- 3.1 引言49-50
- 3.2 实验部分50-57
- 3.2.1 实验原料50
- 3.2.2 实验设备50-51
- 3.2.3 实验内容51-57
- 3.2.4 材料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57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57-70
- 3.3.1 含P、N、Si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结构表征57-63
- 3.3.2 骨架结构的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63-65
- 3.3.3 相变复合材料的相变性能65-66
- 3.3.4 相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66-67
- 3.3.5 相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67-68
- 3.3.6 相变复合材料的热解产物分析68-69
- 3.3.7 相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69-70
- 3.4 本章小结70-71
- 结论71-73
- 参考文献73-80
- 致谢80-8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萍丽,刘静伟;相变材料在纺织服装中的应用[J];上海纺织科技;2002年05期
2 张萍丽,刘静伟;相变材料在纺织服装中的应用[J];北京纺织;2002年04期
3 钟学明,肖金辉,邓安民,舒红英;相变材料及其在贮热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03年04期
4 樊耀峰,张兴祥;有机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3年07期
5 叶宏,何汉峰,葛新石,徐斌;利用焓法和有效热容法对定形相变材料熔解过程分析的比较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4年04期
6 郭茶秀;陈俊;;相变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J];河南化工;2006年04期
7 ;从纺织到航天 相变材料应用前景广阔[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04期
8 叶宏;张栓勤;庄双勇;杨泰蓉;王西耀;;相变材料模拟金属板热特性的理论设计与实验验证[J];兵工学报;2006年03期
9 吕舒眉;张拴勤;连长春;黄长庚;;相变材料红外特征模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兵工学报;2007年04期
10 李建立;薛平;丁文赢;韩晋民;孙国林;;定形相变材料研究现状[J];化工进展;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蓉;;高效热能存储微结构相变材料[A];先进润滑抗磨材料研讨会论文集(PPT版)[C];2007年
2 段玉情;康丁;西鹏;刘然;何春娥;;超分子聚乙醇类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A];“力恒杯”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芳;于航;;相变材料蓄能研究进展及其应用[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太奇;褚金芳;师奇松;杨丽燕;李潭秋;杨东辉;吴晓;温玉全;;相变材料的制备及自调温功能服装的研制开发[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5 种净植;杨小凤;庄春龙;邓仲安;;冬季工况下定形相变材料的热特性实验研究[A];2007年西南地区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章学来;盛青青;杨培莹;吕磊磊;叶金;;石蜡相变材料蓄热过程实验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于树轩;章学来;施敏敏;;石蜡相变材料强化传热技术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育华;詹武刚;;一种综合利用相变材料的节能系统[A];第十四届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潘毅群;;相变材料式蓄冷槽的模型建立及实验验证[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C];1998年
10 李震;张寅平;江亿;;蓄能相变材料相变区比热特性对其蓄换热性能的影响[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青 刘朝辉 宋长友;相变材料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的应用[N];中国建设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陈丹;朝朝暮暮各不同[N];科技日报;2012年
3 刘霞;相变材料能在0.5纳秒内快速切换[N];科技日报;2014年
4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罗庆熙 刘彦辰;新兴节能技术用于温室材料[N];中国花卉报;2012年
5 张迈建;科技与时尚握手[N];中国纺织报;2007年
6 酒业;德国发明智能饮料杯可控温啤酒[N];中国包装报;2009年
7 史博臻;“凝胶”造就天然“空调墙”[N];文汇报;2012年
8 翻译 龚雪;绿色建筑未来的五大趋势[N];中华建筑报;2011年
9 许晓东;盛夏 家居可以不用空调[N];消费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胡敏;没有空调,房子也能自我调控温度[N];宁波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昭雯;LiNO_3-KCl/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胡志培;基于相变材料熔化特性的蓄热装置强化传热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韩延龙;基于相变材料的核救灾机器人电子器件热防护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谢标;复合相变材料储能及热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赵盼盼;固固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梁书恩;纳米胶囊化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杨佳霖;潜热蓄热相变过程换热强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方昕;面向储热的复合相变材料热物性表征及调控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孟多;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与建筑节能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平;石蜡类相变材料的设计及其热物性与阻燃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鑫;无机物包覆正十四烷微胶囊相变材料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伟雄;基于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热管理实验及仿真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罡;APP/CFA膨胀阻燃石蜡—聚丙烯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张庆;脂肪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朱峰;复合相变材料太阳能蓄热器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彭莹;中低温有机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7 王立勋;相变蓄热/冷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年
8 刘春英;相变储热材料的封装优化及在寒区村镇中的应用效果[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雪皎;相变材料过冷跨季节蓄能地板采暖系统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韩玉维;过冷水合盐相变材料释热特性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71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67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