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超高温传感器用感温材料与结构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7 05:18

  本文关键词:超高温传感器用感温材料与结构特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光纤温度传感器 超高温 接触-非接触 测温结构 感温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摘要】:针对现有蓝宝石光纤温度传感器测温上限难以突破1 700℃的瓶颈问题,本文分别从传感器测温结构和感温材料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改进,以满足对2 000~2 500℃超高温的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接触-非接触相结合的新型传感器测温结构,并结合非接触式测温结构特点给出了Plank黑体辐射温度误差补偿公式,解决了非接触结构的准确测温问题.结合不同感温材料特性分别对难熔金属、陶瓷基复合材料和C/C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包括材料强度、密度、抗氧化性、塑性、熔点等,筛选出适合作为超高温传感器的备选感温材料.针对筛选出的感温材料设计了抗热震性试验和抗氧化烧蚀试验,实验结果表明Hf B2-Si C复合材料能够满足超高温环境下对感温材料物理特性的特殊需求.传感器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接触-非接触式新结构和Hf B2-Si C感温材料的新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可对2 500℃高温进行长时间稳定测量,测量精度达到±1%.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空间物理重点试验室;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十四所技术研发中心;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
【关键词】光纤温度传感器 超高温 接触-非接触 测温结构 感温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3102015ZY08;3102015CS05006) 111引智基地项目(B13044)
【分类号】:TP212;TB33
【正文快照】: 超高温测量技术为飞行器在临近空间及高空飞行时结构体恶劣工作环境下的物理、结构特性评估提供重要分析依据,为保证飞行安全与稳定提供重要技术保障,在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日益重要.恶劣工作环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环境温度更高(普遍达到2 000℃甚至达到2 500℃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道胜;樊叶利;陈鹏;;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J];化工管理;2015年35期

2 郝晓剑;郝丽娜;周汉昌;姜三平;李园;;瞬态表面温度传感器超高温外推测试技术研究[J];兵工学报;2013年10期

3 阎涛;赵靖;袁玉华;王志浩;;高温蓝宝石光纤温度传感器校准测试系统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09期

4 李增峰;张晗亮;汤慧萍;向长淑;黄愿平;李爱君;刘海彦;石英;;铱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J];金属热处理;2012年10期

5 郭朝邦;;HfB_2材料研究进展[J];战术导弹技术;2010年04期

6 刘东亮;金永中;邓建国;;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抗氧化性[J];陶瓷学报;2010年01期

7 叶林华,沈永行;蓝宝石光纤高温传感技术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杰;王梦楠;阎涛;袁广民;;超高温传感器用感温材料与结构特性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6年05期

2 崔永静;陆峰;高俊国;张欢欢;;等离子喷涂YSZ涂层瞬态超高温冲蚀性能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6年03期

3 石正全;李新娥;郝晓剑;;一体化瞬态高温智能存储测试系统设计[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4 柯盛包;刘勇;张晨宇;王会峰;韩克清;滕翠青;余木火;;SiBNC_f/SiBNC陶瓷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5年02期

5 钱建刚;李鑫;栾海静;李海婷;李彭瑞;;离子液体电化学性质及其IrCl_3溶解度的研究[J];稀有金属;2015年02期

6 顾强;靳鸿;;基于FPGA的恶劣环境下瞬态高温存储测试系统[J];电子测试;2012年12期

7 郭朝邦;牛文;李文杰;;HTV-2热防护系统及热结构技术研究进展[J];飞航导弹;2012年01期

8 赵靖;袁玉华;;蓝宝石光纤温度传感器测温上限的瓶颈分析及解决方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高健;李仰军;王高;;光纤高温传感器表面镀膜技术研究[J];传感器世界;2011年02期

10 高健;李仰军;;光纤高温传感器表面镀膜技术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10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涛;倪新华;刘协权;韩保红;程兆刚;;含共晶界面陶瓷复合材料的损伤应变场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12年04期

2 王晓明;郝晓剑;周汉昌;;蓝宝石光纤温度传感器K值标定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2年02期

3 张晗亮;李增峰;汤慧萍;向长淑;黄愿平;李爱君;;退火温度对铱板材硬度及组织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1年12期

4 郭海伟;郝晓剑;周汉昌;潘保武;;温度外推在瞬态高温测试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07期

5 张幸红;胡平;韩杰才;杜善义;;超高温陶瓷材料抗热冲击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研究[J];中国材料进展;2011年01期

6 郝晓剑;李科杰;姜三平;周汉昌;王瑞;;基于分离变量法的瞬态高温外推测试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7 王延蕾;栾美生;于彤彦;;高温火焰测量装置的标定[J];红外技术;2009年07期

8 刘东亮;;Hf_(1-x)Cr_xC、Hf_(1-x)Al_xC的电子结构及其稳定性[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年05期

9 闫永杰;张辉;黄政仁;刘学建;;常压烧结ZrB_2-SiC复相材料的抗氧化行为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3期

10 魏春城;田贵山;孟凡涛;冯柳;;硼化铪粉体的制备与表征[J];硅酸盐通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中;;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在发动机上的应用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11期

2 刘t,

本文编号:687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687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2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