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Fs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仿生催化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MOFs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仿生催化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OFs衍生复合材料 MIL-100 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 酶促反应 亚甲基蓝降解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铁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衍生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天然过氧化物酶是一类在生物体系中广泛存在的酶蛋白,由于过氧化物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在医学、生物、环境分析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天然酶在应用时也存在着诸多缺点,如稳定性差、易因环境变化而失活、储存和提纯难。所以纳米材料模拟过氧化物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一种多孔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规则且可调控的孔道、多样化的骨架结构等优良的化学物理特性,因此成为设计生物酶模拟体系中的理想材料。本文合成了四种Fe(III)-MOFs材料MIL-n (n=101、53、100、88A),通过控制煅烧条件制得不同的MOFs衍生复合材料,包括磁性介孔碳(FeOx-C)、氧化铁颗粒(Fe203)、赤铁矿纳米粒子与MOFs的复合材料(a-Fe2O3@MOFs)和四氧化三铁磁性颗粒(Fe304)。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邻苯二胺(OPD)为酶底物研究了Fe(III)-MOFs及其衍生复合材料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得的MOFs衍生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通过研究发现MIL-100(Fe)的衍生复合材料a-Fe2O3@MIL-100、Fe3O4具有较高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分析比较了pH、温度、H202浓度等条件对MIL-100及其衍生复合材料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它们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4。模拟过氧化物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MIL-100及其衍生复合材料催化行为符合典型的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模型;a-Fe2O3@MIL-100对底物H2O2、TMB的米氏常数Km均低于MIL-100、Fe3O4的Km值,说明α-Fe2O3@MIL-100对底物H2O2、TMB的亲和力强。将MIL-100(Fe)及其衍生复合材料应用于染料亚甲基蓝(MB)的催化降解,在80℃条件下α-Fe2O3@MIL-100 (0.05 mg/mL) 14min即可使亚甲基蓝(MB)完全降解,较MIL-100和Fe304具有更强的酶催化降解能力,在环境的修复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MOFs衍生复合材料 MIL-100 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 酶促反应 亚甲基蓝降解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
【目录】:
-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3-4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1.1 生物模拟酶的研究及应用10-17
- 1.1.1 生物模拟酶的概述10-11
- 1.1.2 纳米材料模拟过氧化物酶11-14
- 1.1.2.1 铁磁性纳米粒子12-13
- 1.1.2.2 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13
- 1.1.2.3 金属纳米粒子13-14
- 1.1.2.4 碳基纳米材料14
- 1.1.3 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应用领域14-17
- 1.1.3.1 比色检测和电化学传感14-15
- 1.1.3.2 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15
- 1.1.3.3 生化分析15-17
-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概述17-22
- 1.2.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发展历程17-18
- 1.2.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合成方法18-20
- 1.2.2.1 溶剂热法18
- 1.2.2.2 微波法18-19
- 1.2.2.3 扩散法19
- 1.2.2.4 其他合成方法19-20
- 1.2.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应用20-21
- 1.2.3.1 气体储存与吸附20
- 1.2.3.2 催化方面的应用20-21
- 1.2.3.3 其他方面的应用21
- 1.2.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模拟过氧化物酶的研究进展21-22
- 1.3 本课题的提出22-24
- 第二章 MOFs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仿生催化性能研究24-42
- 2.1 实验部分25-28
- 2.1.1 实验药品25-26
- 2.1.2 实验仪器26
- 2.1.3 实验方法26-28
- 2.1.3.1 MOFs材料的合成26-27
- 2.1.3.2 MOFs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27-28
- 2.1.3.3 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28
- 2.2 结果与讨论28-41
- 2.2.1 扫描电镜分析(SEM)28-32
- 2.2.1.1 MOFs材料的扫描电镜分析28-29
- 2.2.1.2 MOFs衍生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分析29-32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32-35
- 2.2.2.1 MOFs材料的XRD分析32
- 2.2.2.2 MOFs衍生复合材料的XRD分析32-35
- 2.2.3 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35-41
- 2.2.3.1 MOFs材料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35-36
- 2.2.3.2 MOFs衍生复合材料模拟酶催化活性分析36-41
- 2.3 本章小结41-42
- 第三章 MIL-100及其衍生物的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与应用42-64
- 3.1 实验部分43-48
- 3.1.1 实验药品43-44
- 3.1.2 实验仪器44
- 3.1.3 实验方法44-48
- 3.1.3.1 MIL-100(Fe)的合成44-45
- 3.1.3.2 MIL-100(Fe)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45
- 3.1.3.3 材料的表征方法45-46
- 3.1.3.4 模拟过氧化物酶的性能研究46-48
- 3.1.3.5 亚甲基蓝(MB)的催化降解48
- 3.2 结果与讨论48-62
- 3.2.1 MIL-100(Fe)及其衍生复合材料的表征48-56
- 3.2.1.1 X-射线衍射分析(XRD)48-49
- 3.2.1.2 扫描电镜分析(SEM)附EDX49-50
- 3.2.1.3 红外光谱分析(FT-IR)50-51
- 3.2.1.4 热稳定性分析(TG)51-53
- 3.2.1.5 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分析(N_2吸附等温线)53-56
- 3.2.1.6 MIL-100衍生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分析56
- 3.2.2 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条件优化56-58
- 3.2.3 模拟过氧化物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58-60
- 3.2.4 亚甲基蓝(MB)的催化降解60-62
- 3.3 本章小结62-64
- 第四章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4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4-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朗莱,叶茂炳;过氧化物酶活力连续记录测定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2 周远明,张媛媛,刘均洪;利用苯胺检测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方法[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3 严群,张建国,徐芝勇;大豆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05年03期
4 孙立水;高强;;过氧化物酶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年12期
5 王刊;王菊芳;;辣根过氧化物酶在亲水性离子液体中的活性与稳定性研究[J];分子催化;2009年01期
6 陆应钰;杨佩娟;李耐菲;谢书莺;黄缨;费锦鑫;黄中祥;冯宝山;卓尚杨;;高纯过氧化物酶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新工艺[J];生化通讯;1980年05期
7 吴恭恒;;橡胶白根病树根内部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J];热带作物译丛;1977年04期
8 王璋 ,陆伯勋;绿芦笋中可溶态和结合态过氧化物酶的鉴定[J];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9 颜丽英,朱天玑,陈家汉;硫酸厂的空气对植物叶片中过氧化物酶的影响[J];环境科学;1985年02期
10 慈云祥,王芳;过氧化物酶模拟酶催化荧光反应的研究(Ⅰ)——MnTPPS_4-HVA-H_2O_2体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涛;李丽萍;;果实和蔬菜中的过氧化物酶[A];21世纪人类食品面临的新问题学术论文集[C];2001年
2 张一帅;胡长平;张国刚;李健哲;柏勇平;李元建;彭军;;血管过氧化物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A];湖南省首届生理—药理科学青年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吴元喜;郑海;;利用双水相萃取方法提取纯化过氧化物酶[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第十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史晓儒;李玉英;张政;王转花;;苦荞麸皮中一种过氧化物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A];2004年全国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军发;吴毅;胡永善;;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肥胖的关系研究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宋永海;汪莉;任春波;刘志国;魏刚;王丽;孙兰兰;朱果逸;李壮;;基于固定在DNA网络膜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新型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制[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7 刘建忠;王腾利;宋海燕;周少君;计亮年;;改善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的分子工程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丁宝莲;张孝琪;颜季琼;;共价结合于壁的过氧化物酶的调节作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9 鲜于运雷;王卓;蒋兴宇;;辣根过氧化物酶用于铜离子的可视化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3分会:分析可视化及交叉学科新方法[C];2014年
10 姜静;郭晓红;李慧玉;王玉成;王柏臣;杨传平;;柽柳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验证[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中华;细胞色素c向过氧化物酶结构—功能的转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李畅;基于天然,
本文编号:691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69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