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装饰薄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装饰薄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装饰薄木 抗菌性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 抑菌圈 优化工艺
【摘要】:以载银纳米二氧化钛(Ag-TiO_2)为抗菌剂,以竹炭糯米胶与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为抗菌剂载体,制得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体系。用此抗菌体系对装饰薄木进行超声波浸渍处理,制得抗菌装饰薄木。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胶/水比例、Ag-TiO_2质量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性能检测指标,得到此种抗菌装饰薄木的优化工艺参数,并以菌落计数法定量表征其抗菌性能。用场发射电子扫描电镜(FE-SEM)和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仪(EDS)表征抗菌装饰薄木的表面微观结构和元素含量;以CIE 1976(L*a*b*)表色系统评价不同Ag-TiO_2质量分数对薄木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装饰薄木的制备工艺优化参数为:m(胶)∶m(水)=1∶2,Ag-TiO_2质量分数2%,超声时间10min,超声温度30℃,采用此条件下制备的抗菌薄木对两种受试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FE-SEM和EDS测定结果显示,Ag-TiO_2以不规则微粒状较均匀分布在木质纤维表面和细胞间隙中,抗菌薄木表面分布的主要元素为C、O、N、Ti和Ag;装饰薄木抗菌处理前后的色差值ΔEab*为9.560。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木质材料科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装饰薄木 抗菌性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 抑菌圈 优化工艺
【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510022036002) 2014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专项基金 北京林业大学横向开发课题项目(2015hxkfclxy002)
【分类号】:TB383.1;TS65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回归自然舒适的室内环境。木材因自然的纹理、优雅的色泽、亲和的质感,及对环境调温调湿的特性,成为室内装饰的重要材料[1-3]。随着珍贵木材资源的日益减少,装饰薄木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但同时,用于室内装饰以及家具的木质材料本身是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登云,杜国兴,顾炼百,蔡志丹;装饰薄木窑干工艺的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3年02期
2 金征,张伟;浅谈生产薄木及薄木装饰板的工艺特点[J];木材加工机械;2004年03期
3 许方荣;;2009年国内薄木市场点评与2010年薄木市场走势[J];林产工业;2010年06期
4 晓萍;;柔性装饰薄木[J];家具;2011年02期
5 ;人造薄木研制成功[J];家具;1984年01期
6 吴涤荣;薄木镶嵌技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7 林志波;;薄木单片粘贴工艺[J];家具;1986年02期
8 李宝泉;郄景浩;;薄木选拼新技术——反射镜选拼法[J];家具;1987年01期
9 Robert H·McAlister;尹子康;;薄木参数与细长比对复合柱临界挠曲应力的影响[J];吉林林业科技;1988年03期
10 单青川;;意大利彩色艺术装饰薄木工艺方法分析与研究[J];家具;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竟成;;张宗伟与他的秘密文件箱[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伟军;怎样生产人造薄木[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2 英子;家具 流行不等于高档[N];重庆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玮娣;基于水影画技法的装饰薄木制备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2 蒋汇川;可逆温致变色功能薄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灿;刨切薄木后续加工工艺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2 曾春雷;人造薄木木方胶合与刨切工艺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3 曾志高;柔性装饰薄木制造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4 马俊颖;薄木拼花工艺与工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黄彬;速生桉人造薄木制造及其贴面工艺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6 刘瑞锋;水热处理对榆木力学性质及旋切薄木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7 张德文;无纺布基装饰薄木制造工艺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8 叶江华;纳米TiO_2改性薄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93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693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