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具有特殊结构的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

发布时间:2017-08-22 02:15

  本文关键词:具有特殊结构的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


  更多相关文章: 金属硫化物 量子点 分级结构 细胞活性 催化活性


【摘要】: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具有新颖的光、电等特殊性质,这使得它们在许多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例如在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生物探针、生物医学、光学材料等方面。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以及潜在应用,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结构对材料的性质具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可控合成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材料以及研究组成、形貌与其性质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今国际研究的前沿。本论文,通过研究合成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水溶性硫化物量子点(QDs)以及特殊形貌的硫化铜纳米分级组装结构的可控合成新方法并研究了它们的合成机理以及结构对性质的影响;认识到不同晶型的CuS QDs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为其应用于特异性治疗癌症提供了参考;通过研究特殊形貌的硫化铜纳米分级组装结构的电化学性能以及对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认识到它们可以作为析氧反应(OER)的催化剂并且对环境污染物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并研究了结构与其性能的相关性。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通过未见文献报道的两步水解法可控合成了无定型及晶型水溶性的CuS QDs并研究了它们的生物学性质。QDs具有很小的尺寸,这使得它们具有一些特殊的优良性质,引起了广泛重视,但如何可控制备水溶性QDs仍面临着挑战。本论文可控合成了无定型及晶型水溶性的CuS QDs,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无定型及晶型的CuS QDs具有较小的尺寸,平均粒径分别为2.7 nm和3.3 nm,不仅具有很好的荧光性且能够稳定存在于水以及生理溶液中。通过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测定了它们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腹水瘤细胞(S180细胞),以及仓鼠正常细胞(V79-4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这两种QDs对癌细胞活性的抑制率高达90%而对正常细胞活性的最大抑制率不足50%,这两种QDs均能够显著抑制癌细胞的增值,而对正常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而且无定型CuS QDs对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明显优于晶型CuS QDs。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分析对抗增殖活性的本质进行了研究,量子点通过进入细胞内部引起细胞的凋亡和坏死。2、基于水解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硫化物QDs并对产物的晶型、尺寸、组成以及性质进行了表征。进一步通过两步水解法分别合成了CdS、ZnS以及CuS/ZnS等QDs,表明该水解法有较广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合成的QDs的尺寸很小均在10 nm以下,这些QDs均具有荧光性质且能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细胞活性研究表明这三种量子点对Hela细胞的抗增殖活性不同。3、通过简便的水浴方法合成了具有分级结构的多孔蒲公英状纳米组装的硫化铜,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以及对水溶液中污染物的吸附。结构对性质具有极大的影响,具有分级结构的物质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然而设计合成具有良好性质的纳米分级组装结构仍面临着挑战。基于此本文制备了多孔蒲公英状的硫化铜纳米分级组装结构,对其组装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粒径约为1.5μm,由很小的纳米颗粒自组装而成,且它们具有荧光性。通过研究该分级结构作为OER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以及对亚甲基蓝、罗丹明B、甲基橙、Cd2+的吸附能力发现该样品是一种较好的OER催化剂,催化能力与商业Pt/C(20 wt%)相近,通过静电作用对水中的污染物有很好的吸附。4、一锅简便合成了具有分级结构的类似杨梅状的硫化铜,对其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它们的粒径约为1μm,由很小的纳米颗粒自组装而成,它们在200 nm到1600 nm范围内有着较强的光吸收能力,另外它们还具有荧光性质。通过研究它们作为OER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发现该样品与商业Pt/C(20wt%)相比具有更好的催化稳定性。
【关键词】:金属硫化物 量子点 分级结构 细胞活性 催化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绪论12-26
  • 1.1 纳米材料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12-15
  • 1.2 金属硫族纳米材料的研究意义和现状15-16
  • 1.3 金属硫族纳米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16-22
  • 1.3.1 剥离法17
  • 1.3.2 热注射法17-19
  • 1.3.3 水热法、溶剂热法、混合溶剂法以及改进的水热法19-20
  • 1.3.4 离子交换法20-21
  • 1.3.5 微波法21-22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以及创新点22-26
  • 1.4.1 研究背景22
  • 1.4.2 研究内容22-23
  • 1.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23-26
  •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以及表征方法26-32
  • 2.1 实验药品26-27
  • 2.2 实验仪器27-28
  • 2.3 样品的表征方法28-32
  • 2.3.1 X射线衍射(XRD)28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28
  • 2.3.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28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28
  • 2.3.5 EDS元素分析28
  • 2.3.6 激光粒度仪28-29
  • 2.3.7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9
  • 2.3.8 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IR)光谱仪29
  • 2.3.9 荧光分光光度计29
  • 2.3.10 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29
  • 2.3.11 傅里叶中远红外(FT-IR)光谱仪29
  • 2.3.12 BET、BJH测试29-30
  • 2.3.13 综合热分析仪30-32
  • 第三章 可控合成稳定的水溶性硫化铜量子点及其细胞活性32-50
  • 3.1 引言32-33
  • 3.2 实验部分33-35
  • 3.2.1 样品的合成33
  • 3.2.2 细胞的培养33-34
  • 3.2.3 样品处理细胞34
  • 3.2.4 MTT比色实验34
  • 3.2.5 样品的表征34-35
  • 3.3 结果与讨论35-47
  • 3.3.1 硫化铜QDs的合成原理35-36
  • 3.3.2 XRD图谱分析36-37
  • 3.3.3 EDS元素分析37-38
  • 3.3.4 HRTEM结果分析38-40
  • 3.3.5 Zeta电位结果分析40-41
  • 3.3.6 荧光性能分析41-43
  • 3.3.7 对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分析43-45
  • 3.3.8 激光共聚焦结果分析45-46
  • 3.3.9 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分析46-47
  • 3.4 本章小结47-50
  • 第四章 简便水解合成水溶性CdS, ZnS, CuS/ZnS量子点及其性质50-60
  • 4.1 引言50-51
  • 4.2 实验部分51-52
  • 4.2.1 样品的合成51-52
  • 4.2.2 细胞的培养52
  • 4.2.3 样品处理细胞52
  • 4.2.4 MTT比色实验52
  • 4.2.5 样品的表征52
  • 4.3 结果与讨论52-59
  • 4.3.1 XRD图谱分析52-53
  • 4.3.2 EDS元素分析53-54
  • 4.3.3 TEM图结果分析54-55
  • 4.3.4 Zeta电位结果分析55-56
  • 4.3.5 光吸收性能分析56-57
  • 4.3.6 荧光性能分析57-58
  • 4.3.7 样品对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分析58-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第五章 多孔蒲公英状硫化铜纳米分级组装结构的合成及其性能60-82
  • 5.1 引言60-61
  • 5.2 实验部分61-63
  • 5.2.1 样品的合成61-62
  • 5.2.2 电化学测试62
  • 5.2.3 吸附实验62-63
  • 5.2.4 样品的表征63
  • 5.3 结果与讨论63-81
  • 5.3.1 XRD图谱分析63-64
  • 5.3.2 TEM、FESEM、SEM图结果分析64-67
  • 5.3.3 XPS结果分析67
  • 5.3.4 热重分析67-68
  • 5.3.5 比表面积、孔容孔径结果分析68-69
  • 5.3.6 多孔蒲公英状CuS纳米分级组装结构的生长过程研究69-71
  • 5.3.7 固体UV-vis-IR DRS结果分析71
  • 5.3.8 荧光性能分析71-72
  • 5.3.9 OER结果分析72-75
  • 5.3.10 吸附性能分析75-81
  • 5.4 本章小结81-82
  • 第六章 杨梅状硫化铜纳米分级组装结构的合成及其电性能82-94
  • 6.1 引言82
  • 6.2 实验部分82-83
  • 6.2.1 样品的合成82-83
  • 6.2.2 电化学测试83
  • 6.2.3 样品的表征83
  • 6.3 结果与讨论83-92
  • 6.3.1 XRD图谱分析83-84
  • 6.3.2 FESEM与TEM图结果分析84-86
  • 6.3.3 元素分析86
  • 6.3.4 热重分析86-87
  • 6.3.5 比表面积、孔容孔径结果分析87-88
  • 6.3.6 固体UV-vis-IR DRS结果分析88-89
  • 6.3.7 荧光性能分析89-90
  • 6.3.8 OER结果分析90-92
  • 6.4 本章小结92-94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94-96
  • 7.1 结论94-95
  • 7.2 展望95-96
  • 参考文献96-112
  • 致谢112-11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114-11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琰春;蔡玉荣;刘丽;刘玉侃;张铭;章燕珍;;球形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及其对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8期

2 李军奇;崔明明;刘振兴;郭占云;;α-Fe_2O_3的可控合成及机理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3 张万忠;乔学亮;陈建国;;银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11期

4 毕磊;宋春华;文慧;杨丹;邱国红;冯雄汉;刘名茗;谭文峰;刘凡;;电化学可控合成纳米二氧化锰的初步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年02期

5 由丽梅;霍丽华;程晓丽;赵辉;高山;;菜花状纳米氧化锌的可控合成[J];应用化工;2013年05期

6 严纯华;;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应用[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5期

7 陆晓晶;彭银;刘正银;刘述华;;CuC_2O_4多孔球的可控合成[J];应用化学;2010年03期

8 徐正;;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组装和性能[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5期

9 岳昌盛;郭敏;张梅;王习东;张志安;彭r,

本文编号:716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716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