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凹凸棒石改性聚乳酸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12:13

  本文关键词:凹凸棒石改性聚乳酸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聚乳酸 凹凸棒石 纳米复合材料 结构 性能


【摘要】:聚乳酸(PLA)被称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包装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但是,PLA制品存在质脆、结晶速率慢、耐热性能差和亲水性能差等缺陷,这些缺陷严重限制了PLA作为通用塑料的广泛使用。本文以天然一维无机纳米粒子凹凸棒石(PA)同时作为PLA基体的异相成核剂和纳米填料,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PLA/PA纳米复合材料。SEM和TEM结果表明,当PA含量为3 wt%时,可均匀分散在PLA基体中。通过红外光谱和XPS分析证实了PA纳米粒子表面的羟基与PLA基体中的羰基形成了氢键作用,当PA含量为3 wt%时,相互作用最强,促进了PA与PLA之间的相容性。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PA纳米粒子提高了PLA/PA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使得PLA分子从脆性材料向韧性材料转变,扩宽了PLA的应用领域。流变结果表明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均高于纯PLA的复数黏度,并且随着PA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种趋势在低频区比高频区明显的多,说明PA在PLA基体中形成了网络结构,从而提高了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熔体黏度。在低剪切频率区,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明显高于纯PLA的储能模量,并且随着PA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PA与PLA基体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网络结构,使得PLA分子链的自由运动受到影响,使储能模量明显高于纯PLA的储能模量。添加PA纳米粒子能改善PLA的热稳定性,当添加3 wt%PA时,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比纯PLA提高了11℃。添加PA纳米粒子提高了PLA的结晶速率,在130℃时,含3 wt%PA的复合材料的t_(1/2)为4.73 min,相比于纯PLA的18.54 min加快了13.81 min,结晶速度提高了74.5%,说明PA对PLA具有较好的异相成核作用,减小了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球晶尺寸。相比于纯PLA,PLA/PA纳米复合材料显示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结晶速率和力学性能,有望替代通用塑料应用于食品包装等领域。本研究结果可为PLA产品的物理改性和应用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聚乳酸 凹凸棒石 纳米复合材料 结构 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23
  • 1.1 聚乳酸(PLA)的研究进展9-20
  • 1.1.1 PLA的合成方法9-11
  • 1.1.2 PLA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特征11-12
  • 1.1.3 PLA的晶体结构12
  • 1.1.4 PLA的结晶性能和熔融行为12-16
  • 1.1.5 PLA的流变特性16-17
  • 1.1.6 PLA的改性研究17-20
  • 1.2 凹凸棒石及其改性高分子材料研究20-22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2-23
  • 2 实验部分23-27
  • 2.1 实验原料23-24
  • 2.2 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4
  • 2.3 主要实验设备24
  • 2.4 测试与表征24-27
  • 2.4.1 力学性能测试24-25
  • 2.4.2 动态力学测试25
  • 2.4.3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微观形貌25
  • 2.4.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25
  • 2.4.5 流变性能分析25
  • 2.4.6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DSC)25-26
  • 2.4.7 偏光显微镜(POM)观察26
  • 2.4.8 热稳定性分析(TGA)26-27
  • 3 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27-40
  • 3.1 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SEM与TEM分析27-28
  • 3.2 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FT-IR分析28-32
  • 3.3 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XPS分析32-37
  • 3.4 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37-38
  • 3.5 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38-39
  • 3.6 本章小结39-40
  • 4 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热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研究40-51
  • 4.1 PLA和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40-42
  • 4.2 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42-46
  • 4.2.1 DSC分析42-45
  • 4.2.2 TGA分析45-46
  • 4.3 PLA/PA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46-50
  • 4.3.1 等温结晶动力学46-49
  • 4.3.2 POM观察49-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5 结论51-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62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阳;翁云宣;黄志刚;杨楠;张敏;;聚乳酸成核剂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2 郭文文;顾晓华;宋雪;李博文;刘鹤;;PBC/PLA/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3 刘辉;王肖杰;张留学;;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J];广州化工;2015年16期

4 王共喜;董建廷;范仲勇;;纳米凹凸棒对聚乳酸结晶行为的影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兰小蓉;吴枫;季得运;冯建民;刘正英;杨鸣波;;成核剂及其完善剂对聚乳酸结晶行为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13年08期

6 李向阳;魏丽乔;李训刚;巩翼龙;;聚乳酸成核剂的研究进展[J];塑料科技;2012年07期

7 魏俊超;马丽莉;戴延凤;陈义旺;章培标;崔毅;陈学思;;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11期

8 张竞;程晓春;徐青海;吴建;邹俊;;稀土成核剂对聚乳酸结晶行为和热性能的影响[J];精细石油化工;2011年05期

9 郭有钢;徐翔民;张予东;张普玉;;不同纳米粒子对聚乳酸热性能的影响[J];河南化工;2010年16期

10 庄韦;贾海军;王U,

本文编号:724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724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