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纳米孔道内分子扩散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发布时间:2017-08-24 01:36

  本文关键词:纳米孔道内分子扩散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 ITQ-3分子筛 碳纳米管 扩散系数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纳米材料在工业领域的普及,受限在纳米孔道内的分子的相关性质也逐渐开始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加之计算机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得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也越来越容易实现,因而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讨论了受限在纳米孔道内的球形分子的扩散性质。首先,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基于过渡态理论,模拟研究了受限在具有特殊孔道结构的ITQ-3分子筛内的Ar分子的扩散系数与温度的依赖关系,模拟结果显示,低负载的情况下,Ar在ITQ-3分子筛窄孔道内的扩散系数与温度的依赖关系符合著名的Arrheinius关系。接着讨论了不同负载的SF_6在碳纳米管的扩散行为,模拟发现,在碳纳米管中,随着分子数的不断增多,SF_6的扩散系数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另外,本文还模拟了不同组份的几种球形分子在ITQ-3中的扩散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小分子Ar在Z方向的孔道的扩散系数随附载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状态,而在Y方向上的宽孔道中则单调递减。随后又模拟了二元混合组份SF_6和CF_4在ITQ-3分子筛中的扩散行为,模拟结果与各自纯组份SF_6和CF_4进行了对比,发现二元混合的SF_6和CF_4整体变化趋势与其单组份保持一致,在Y方向的扩散系数都是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但是二者之间还存在一种相互作用,使得在整个负载范围内扩散较快的CF_4的扩散系数比单组份的扩散系数相对小一些,而单组份时扩散相对缓慢的SF_6在二元混合中的扩散系数则相对增大。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ITQ-3分子筛 碳纳米管 扩散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O5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综述9-12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9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1 分子在碳纳米管内扩散的研究现状9-10
  • 1.2.2 受限在分子筛中的分子的扩散的研究现状10-11
  • 1.3 课题的主要内容11-12
  •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12-26
  •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12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发展历史12-13
  • 2.3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理论基础13-19
  • 2.3.1 基本原理13-14
  • 2.3.2 相关算法14-17
  • 2.3.3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函数17-19
  • 2.4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步骤19-21
  • 2.5 周期性边界条件21-22
  • 2.6 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系综22-24
  • 2.6.1 正则系综22-23
  • 2.6.2 巨正则系综23
  • 2.6.3 微正则系综23-24
  • 2.7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软件24-25
  • 2.8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25-26
  • 第三章 分子在纳米孔道的扩散性质26-38
  • 3.1 分子在纳米孔道的扩散的意义26
  • 3.2 分子筛26-32
  • 3.2.1 分子筛的简介26-27
  • 3.2.2 分子筛的结构及分类27-31
  • 3.2.3 分子筛的性质31-32
  • 3.3 碳纳米管32-33
  • 3.3.1 碳纳米管的简介32
  • 3.3.2 碳纳米管的结构和分类32-33
  • 3.4 扩散系数的基础理论33-38
  • 3.4.1 扩散的定义及分类33-34
  • 3.4.2 扩散系数的计算34-36
  • 3.4.3 气体的扩散系数36-38
  • 第四章 6Ar、SF在纳米孔道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38-45
  • 4.1 前言38
  • 4.2 Ar在ITQ-3 分子筛中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38-43
  • 4.2.1 球形分子在ITQ-3 分子筛中扩散的过渡态理论模型38-40
  • 4.2.2 ITQ-3 分子筛的结构参数40-41
  • 4.2.3 模拟方法与结果讨论41-43
  • 4.4 分子动力学模拟6SF在(8,,8)碳纳米管中的扩散行为43-45
  • 4.4.1 模拟方法和细节43
  • 4.4.2 结果与讨论43-45
  • 第五章 二元混合分子在ITQ-3 分子筛中的扩散性质45-49
  • 5.1 纯组分分子在ITQ-3 分子筛中的扩散性质45-47
  • 5.2 二元混合组分分子在ITQ-3 分子筛中的扩散性质47-4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9-51
  • 6.1 全文总结49-50
  • 6.2 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5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55-56
  • 致谢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边秀房,李辉;金属Cu液固转变及晶体生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物理化学学报;2000年09期

2 滕智津,韩振为;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蛋白质固体表面吸附构象转变中的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年03期

3 郑博恺;罗施中;;粗粒化动力学模拟在膜蛋白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年12期

4 潘龙强;耿存亮;慕宇光;刘鑫;胡毅;潘景山;周亚滨;龚斌;王禄山;;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在百万亿次集群上的部署优化[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年07期

5 滕怡群;马力;任东俊;易希璋;;蛋白质合成与调控过程的动力学模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6 熊大曦,李志信,过增元;氩气热力学参数和输运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11期

7 吴超;马路遥;黄牛;;高性能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0年04期

8 赵立岭,王吉华,窦相华,苏希玉;小蛋白天然结构与折叠速度关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4期

9 王慧娟;陈成;邓联文;江建军;;硅晶体中点缺陷结合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10 施蕴渝,翟晓泉,王存新,黄复华;枯草杆菌蛋白酶E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随机动力学模拟[J];生物物理学报;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庆生;吴洪明;吴建华;;用纳米孔道测定蛋白质序列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岳红伟;王艳;陈光巨;;不同的识别剂、剪切剂对接到DNA上的动力学模拟比较[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言天英;高学平;Gregory A.Voth;;分子动力学模拟离子液体的结构与动力学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黄世萍;;分子筛中烷烃的甲基旋转动力学: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田国才;华一新;;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离子液体中水分子的光谱和动力学[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王后芳;雷鸣;;小分子抑制剂与甲状腺结合前清蛋白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及结合自由能计算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张辉;李全伟;李英;李志强;;泡沫液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泡沫析液机制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徐爱进;周哲玮;胡国辉;;固体平板上超薄水膜润湿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张继伟;卞富永;施国军;徐四川;;多巴胺在细胞膜中扩散和透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赵克杰;陈常青;;铜单晶中纳米孔洞生长尺度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曙光超级计算机缩短病毒研究时间[N];中国电子报;2006年

2 记者 耿挺;铝如何对人体造成伤害[N];上海科技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安;微尺度下单晶硅疲劳失效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于华;蛋白质—肽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张仕通;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理论模拟分子力场的建立及其结构拓扑转变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冯婷婷;几种重要疾病蛋白和抑制剂相互作用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5 郑耀庭;金属表面初期氧化行为的原位拉曼实验及分子动力学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冯文玲;电离、电子贴附解离和氧负离子—甲烷分子反应的从头算动力学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孙浩;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结构与功能的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陈林;极端嗜热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王莹;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两种重要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薛峤;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生物大分子体系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春月;白细胞介素IL-8及受体CXCR1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正;RO/R_2O-Al_2O_3-SiO_2熔体粘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钟建峰;抑杂剂与离子型稀土矿中铝杂质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相敏;金属熔体特征温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5 胡立梅;蛋白质在材料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山东大学;2015年

6 赵智博;两种与癌症相关的酶的结构与活性的分子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黎迪晖;水碱浸泡条件下环氧树脂的性能演化与分子动力学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郭子凤;碲基材料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广西大学;2015年

9 李晶晶;服饰皮革材料热稳定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10 侯银菊;铝熔化各向异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山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28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728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