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具有负泊松比材料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8-29 14:15

  本文关键词:具有负泊松比材料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泊松比 剪切模量 体变模量


【摘要】:介绍了负泊松比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负泊松比晶体材料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 重庆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 重庆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 重庆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 重庆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 重庆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
【关键词】泊松比 剪切模量 体变模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05027)
【分类号】:TB301
【正文快照】: 0 引言 泊松比定义为负的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u。,一一£J/e, (1) 其中£j表示横向应变^表示轴向应变。·,】分别表示两相互垂直的坐标轴。 绝大多数的材料具有正的泊松比。也就是说,当材料在某一方向_卜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在与之乖直的方向上,就会发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子兴,郭宇;金属泡沫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概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2 史炜,杨伟,李忠明,谢邦互,杨鸣波;负泊松比材料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3年06期

3 郝松林;负泊松比的分析与实验[J];力学与实践;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亚斌;卢子兴;;对负泊松比泡沫材料杨氏模量预测模型的修正[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明顺;多孔材料力学性能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朝营;薄壁管堆积轻质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俊,朱如鹏,陆俊华;用遗传算法实现特殊泊松比的层合板设计[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4年03期

2 刘文庆,李强,姜秉元;不同泊松比复合材料层板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1年04期

3 史炜,杨伟,李忠明,谢邦互,杨鸣波;负泊松比材料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3年06期

4 井玉安;果世驹;李志军;韩静涛;;钢蜂窝夹芯板面内压缩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08期

5 徐根;陈枫;马春德;徐国平;;PCD弹性模量、泊松比的测试实验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09年02期

6 曾国平,黄文彬;需要考虑材料泊松比的某些塑性力学问题[J];力学与实践;1989年03期

7 徐郁文,朱庭风,梁晓瑗,马功勋;F_4CF复合管材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7年03期

8 张耀强;刘文庆;;不同泊松比复合材料的层板断裂韧性和裂纹尖端应力场[J];纤维复合材料;2006年04期

9 杨呜波,阳霞,李忠明,冯建民;负泊松比材料的结构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6期

10 张耀强,李强,刘文庆;不同泊松比复合材料的裂纹尖端应力场[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庆;李强;张耀强;姜秉元;;不同泊松比复合材料层板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和断裂韧性[A];第十四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杨雪;王源升;余红伟;;高分子材料吸声系数优化[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彬;张立宪;高华健;;泊松比在生物复合材料中的作用[A];2006年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赵亚斌;卢子兴;;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二维多孔材料力学模型[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赵亚斌;卢子兴;;对负泊松比泡沫材料杨氏模量预测模型的修正[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6 尚新春;程昌钧;;负泊松比弹性材料的研究概况及新进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7 周礼;;弹性模量泊松比与应力应变相关的轴向拉杆变形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宏伟;姚磊;赵洪;;基于动态力学方法的高分子材料低频声学性能测量[A];2005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周白杨;陈梓荣;毛宏英;李rc;;负磁伸性Sm-Fe膜系组织结构与性能[A];中国真空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马振杰;陈利;刘景艳;梁子青;李嘉禄;;三维多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纵向压缩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谭庆彪;缠绕金属丝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对铝基体的强化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曹俊;遗传算法及其在复合材料层合板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3 宋国荣;基于声学显微镜技术的小尺寸材料弹性常数超声测量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4 王文明;SiCp/6066Al铝基复合材料工艺优化及弹性模量的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06年

5 谢桂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多尺度方法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严实;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张庐陵;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组织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应良;新型负泊松比材料的合成及阻燃抗静电PVC新配方设计[D];郑州大学;2002年

2 阳霞;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高分子共混物的结构和工程实现[D];四川大学;2003年

3 刘健;大变形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均匀化理论及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4 刘旭波;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袁义云;含孔隙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的力学性能和失效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宋广兴;基于均匀化理论非编织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数值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宋宏图;高聚物共混体系细观结构与有效力学性能关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邹志明;二维机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及模态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陈健;复合材料弹性力学特性数值预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张春梅;TiAl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薄板的残余应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53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753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0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