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热轧搪瓷钢中氢扩散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4:38

  本文关键词:热轧搪瓷钢中氢扩散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搪瓷钢板 氢渗透特性 氢陷阱 抗鳞爆性能


【摘要】:针对搪瓷钢板出现的鳞爆问题,本文采用电化学法分析了三种热轧搪瓷钢的氢渗透特性。接着,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考察了搪瓷钢板的显微组织、夹杂物和第二相析出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析出物的数量和大小对其氢渗透特性以及抗鳞爆性能的影响。在25°C下,1#、2#和3#钢氢的扩散系数分别为0.530×10-6 cm2/s,1.039×10-6 cm2/s和2.599×10-6 cm2/s。厚度为1 mm的1#,2#和3#钢的氢穿透时间分别为20.55 min,10.48min和4.19 min,产生氢鼓泡的临界氢浓度分别为10.523 wppm,9.004 wppm和4.869wppm。三种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均为球状氧化物类,夹杂总级别数相差不大,分别为12,11.5和11级。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和极少量珠光体组成,没有明显区别。因此,三种钢中夹杂物和显微组织不是影响氢扩散系数的主要原因。所研究的热轧搪瓷钢中的析出物有MnS、TiS、Ti_4C_2S_2和TiC,根据尺寸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类尺寸较大,300~1100 nm左右,包括MnS、TiS和Ti_4C_2S_2析出;第二类尺寸较小,为小于35 nm的TiC析出。搪瓷钢中存在的大量析出物作为不可逆陷阱强烈影响其氢扩散行为,析出物颗粒数量越多、尺寸越小,对氢的捕获作用越大,氢的扩散系数就越小。因此,1#钢的抗鳞爆性能最好,而3#钢的抗鳞爆性能最差。
【关键词】:搪瓷钢板 氢渗透特性 氢陷阱 抗鳞爆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3;TG335.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3
  • 1.1 搪瓷钢板的开发现状9-11
  • 1.1.1 搪瓷钢板的特征9
  • 1.1.2 搪瓷钢板的研究背景9-10
  • 1.1.3 搪瓷钢板的研究现状10-11
  • 1.2 金属中氢行为的研究11-18
  • 1.2.1 金属中氢的状态11-12
  • 1.2.2 金属中氢的来源12-14
  • 1.2.3 金属中氢的扩散14-15
  • 1.2.4 氢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15-18
  • 1.3 搪瓷钢板的抗鳞爆性能18-21
  • 1.3.1 鳞爆的形成过程18
  • 1.3.2 抗鳞爆性能对搪瓷工艺的要求18-19
  • 1.3.3 抗鳞爆性能对搪瓷钢板的要求19-21
  • 1.4 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21-23
  • 第二章 实验方法23-28
  • 2.1 试验材料23
  • 2.2 氢渗透实验23-25
  • 2.2.1 实验装置23-24
  • 2.2.2 氢渗透测试的准备24
  • 2.2.3 参数的测定24-25
  • 2.3 氢鼓泡实验25-26
  • 2.3.1 氢鼓泡试样的准备25
  • 2.3.2 氢鼓泡实验装置25
  • 2.3.3 氢鼓泡实验过程25-26
  • 2.4 试验的显微组织和夹杂26
  • 2.4.1 夹杂评级26
  • 2.4.2 金相显微组织26
  • 2.5 析出物扫描实验(SEM)26-27
  • 2.6 析出物析出物透射实验(TEM)27-28
  • 第三章 热轧搪瓷钢板氢渗透特性研究28-40
  • 3.1 1#钢氢渗透特性28-30
  • 3.2 2#钢氢渗透特性30-31
  • 3.3 3#钢氢渗透特性31-32
  • 3.4 试样厚度对氢扩散系数的影响32-33
  • 3.5 抗鳞爆性能的比较33-34
  • 3.6 氢鼓泡行为34-38
  • 3.7 本章小结38-40
  • 第四章 热轧搪瓷板夹杂物和显微组织的对比研究40-50
  • 4.1 热轧搪瓷板中的夹杂物40-48
  • 4.1.1 钢板中非金属夹杂物类型鉴定40-41
  • 4.1.2 1#钢板中非金属夹杂的评级41-43
  • 4.1.3 2#钢板中非金属夹杂的评级43-45
  • 4.1.4 3#钢板中非金属夹杂的评级45-48
  • 4.2 热轧搪瓷钢板的组织48-49
  • 4.3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热轧搪瓷板析出物研究50-62
  • 5.1 TiS和Ti_4C_2S_2的析出规律50-54
  • 5.2 TiC析出规律54-58
  • 5.3 析出物对热轧搪瓷钢板氢渗透特性的影响58-61
  • 5.3.1 析出物在搪瓷钢板中的作用58-59
  • 5.3.2 析出物对氢扩散的影响59-60
  • 5.3.3 析出物对氢鼓泡实验的影响60-61
  • 5.4 本章小结61-62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2-64
  • 6.1 结论62
  • 6.2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62-64
  • 参考文献64-69
  • 在学研究成果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初潜;膜结构对钛/铌快速扩散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1994年05期

2 ;焊缝中氢的扩散行为及影响因素[J];四川冶金;2013年04期

3 曾强,马书伟,郑运荣,张德堂,王丽娟;铼在镍中的扩散行为研究[J];稀有金属;2002年01期

4 刘朝霞,佟铭明,黄成江,李殿中;低碳钢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过程中碳的扩散行为[J];金属学报;2004年09期

5 李丽媛;陈奕;许中强;周健;王仰东;贺鹤勇;杨为民;;烃类分子在分子筛中扩散行为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4年03期

6 伍怀龙,赵国庆,周筑颖,杨福家,龙兴贵,翟国良,,杨时礼,赵鹏翼;氘在钛中的扩散行为[J];核技术;1996年06期

7 李海斌;黄庆学;帅美荣;王建梅;马勤;;锡原子在25钢表面的扩散行为[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4年03期

8 杨海瑞,吕俊复,刘青,岳光溪;快速床提升管内颗粒的扩散行为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1999年06期

9 程宏涛;杨建国;刘雪松;方洪渊;;铜/锡界面间扩散行为分子动力学模拟[J];焊接学报;2009年05期

10 杨本福,曹小华,罗顺忠;用热解吸法研究锂陶瓷中氚扩散行为[J];核技术;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仲成;彭述明;杨茂年;刘琼;;氦在金属钛中的扩散行为[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2 蔡良琬;崔勵仙;梁植权;;核糖核酸在不同离子强度下的扩散行为[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生物化学)[C];1964年

3 赖君玲;刘玲爽;鞠秀芳;刘黎明;宋丽娟;孙兆林;;频率响应法研究噻吩和苯在不同分子筛上的吸附和扩散行为[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杜晓明;李静;吴尔冬;;氢气在离子交换型X沸石中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陈长安;黄志勇;刘从贤;刘卫东;陈世勋;武志刚;罗言明;;室温、高压氚在HR-2不锈钢中的扩散行为[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6 白波;郭洪波;宫声凯;;DD6/Ru扩散偶的界面扩散行为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何学浩;;带电大分子在非对称通道内的扩散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8分会:高分子科学[C];2014年

8 杜世萱;张余洋;郭伟;江楠;高鸿钧;;电场作用下分子在金属单晶表面自组装及扩散行为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刘百军;李建刚;;联苯分子在Al_2O_3膜中扩散行为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10 Xuehao He;;带电大分子在非对称通道内的扩散行为(英文)[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8分会:高分子科学[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晓;强磁场作用下镍系合金元素扩散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东刚;异质金属体系扩散行为和界面反应的强磁场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贾彦彦;碲在镍中的扩散行为与晶间脆化机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锐;热轧搪瓷钢中氢扩散行为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2 鲁燕;强磁场作用下碳在纯铁中的扩散行为及其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3 玄晓阳;拉应力下10CrSiNiCu钢氢扩散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谢武成;碘在矿物上的吸附与扩散行为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1年

5 王文丽;强磁场下不同磁性组元的扩散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6 刘恋;CH_4、CO_2及其混合气体在ZIF-8材料中扩散行为的分子模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尹亮;柴油机冷起动碳氢化合物在分子筛上吸附及扩散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马晓敏;强磁场下Al/Cu和Al/Mg二元金属体系扩散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黄燕;硅(100)表面纳米结构及附加硅的沉积扩散行为[D];苏州大学;2004年

10 樊榕;二氧化碳在多元醇中的溶解和扩散行为[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5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795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