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郑州大学》 2013年
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
吴芳
【摘要】:热电材料,也称为温差电材料,是一种通过固体中载流子的输运将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被认为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能源材料。用热电材料制作的器件具有体积小、无噪音、无污染、无运动部件、高可靠性等突出优点,在温差电致冷和温差发电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热电材料的性能用无量纲的品质因子(ZT)衡量,品质因子的大小决定于材料的电导率、赛贝克系数和热导率。具有高ZT值的材料需要同时具有高的电导率,高的赛贝克系数和低的热导率。近年来,采用掺杂和纳米化的方法提高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成为研究热点。水热合成法是制备纳米粉体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简便、低价且便于大规模生产。 本文利用水热法采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反应源、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制备了不同形貌的Bi2Te3纳米粉体,探讨了其生长机理;然后,通过真空热压法将其热压成致密块体,研究了不同形貌和稀土掺杂对Bi2Te3块体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另外一直以来,由于n型Bi2Seo.3Te2.7材料的热电性能鲜有突破,尝试了利用稀土元素(Ce,Y和Sm)掺杂来提高其热电性能。 通过水热法制备不同形貌的Bi2Te3纳米粉体发现,Bi2Te3晶体生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表面活性剂、Te源,Bi源以及合成方法和过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EDTA活性剂可以加速Bi2Te3基轴的生长速度,而SDBS活性剂可以限制Bi2Te3基轴的生长速度,而PVP活性剂的作用介于两者之间。对于Te源,Na2Te03在溶液中的溶解速度大于Te粉,这有助于大量的小Bi2Te3纳米晶粒的形成。为了控制Bi2Te3纳米粉体的形貌和尺寸,需要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反应源和反应方法及过程。 在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制备了Bi2Te3纳米线。SDBS有助于形成纳米线,且温度和时间对形貌有很大的影响。最佳的反应温度和时间为1500C和24h。在这个条件下,可制备出纯相的Bi2Te3纳米线,且直径在30nm左右。EDTA的用量对粉体的形貌也有很大的影响,当用量低时,生成的Bi2Te3粉体为纳米颗粒;当用量逐渐增加时,粉体的形貌逐步形成花状的纳米片。研究发现了有助于形成纯相Bi2Te3花状纳米片的EDTA最佳用量。 不同形貌的纳米粉体热压成块体后,其性能也有较大的差别。研究表明;一个具有合适微结构的块体应能有效散射声子但对载流子散射较少。用水热法以EDTA为表面活性剂,Te粉为Te源制备而得的花状纳米片粉体满足此要求。由花状纳米片制备的块体的微结构是大晶粒中存在一些小的晶粒。这种微结构可以有效地散射声子从而具有低的热导率,但同时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大的赛贝克系数,从而具有较高的ZT值。而相对而言,用纳米颗粒和纳米线热压制备的块体,ZT值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块体内存在过多的晶界从而使电导率下降。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电性能,试图制备稀土掺杂花状纳米片的粉体。研究表明:Ce,Y和Sm掺杂对合成粉体的形貌有显著的影响,不利于花状纳米片的形成。可能的原因是稀土元素替代Bi原子后改变了键能从而影响了Bi2Te3在a,b,c轴的生长速度。Ce,Y和Sm掺杂对Bi2Te3电导率和赛贝克系数的影响较小,但有助于降低热导率。在这三种元素中,Ce掺杂可以最有效地降低热导率。尽管没有形成花状纳米片,热压后的Ce0.2Bi1.8Te3块体的ZT值在398K仍可达1.29,高于商用区域熔炼块体的值,显示了元素掺杂与纳米技术结合的优越性。 相对于p型Bi0.5Sb1.5Te3材料,n型Bi2Se0.3Te2.7材料的ZT值一直未有显著提高,在前面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稀土(Ce,Y和Sm)掺杂提高n型Bi2Se0.3Te2.7材料的热电性能。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exBi2-xSe0.3Te2.7(x=0~0.3)纳米粉体。Ce、Y和Sm掺杂不会引起杂相的出现,但是随着掺杂量的增加粉体的形貌会发生显著地改变。研究发现最优稀土掺杂量为x=0.2。特别是Y的掺杂不仅有助于降低热导率也有助于提高电导率,其主要原因是Y掺杂在提高载流子浓度的同时可使块体有优化的微结构,可有效散射声子但较少地散射载流子。Y0.2Bi1.8Se0.3Te2.7块体有较高的ZT值,在413K达到了1.21。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B383.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欢欢;檀柏梅;张建新;牛新环;王如;潘国峰;;Bi_2Te_3热电材料研究现状[J];半导体技术;2011年10期
2 张忻;马旭颐;张飞鹏;武鹏旭;路清梅;刘燕琴;张久兴;;纳米结构碲化铋合金的制备及电热输运特性[J];物理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吉晓华;纳米结构Bi_2Te_3基热电材料的合成与性能[D];浙江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冰;李广;王丽华;何灏;张星;岳廷;;六角形Bi_2Te_3纳米片的溶剂热合成及其形貌表征[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韩名君;赵阳;柯导明;;部分重叠双栅MOSFET特性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易萍;CCD输出二极管反向漏电机理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1年06期
4 王兰喜;陈学康;王瑞;曹生珠;;晶界对AlGaN薄膜紫外探测器时间响应特性的影响[J];半导体光电;2010年01期
5 曹群;牟维兵;杨翰飞;杨治美;龚敏;;6H-SiC热氧化层高温漏电及红外光谱表征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0年05期
6 张松;席曦;王振交;唐宁;季静佳;李果华;;链式氧化制备SiO_2膜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2年02期
7 牛沈军;王建利;兰天平;;VB-GaAs晶体生长技术中掺Si浓度的控制[J];半导体技术;2006年07期
8 李若凡;武一宾;杨瑞霞;马永强;商耀辉;牛晨亮;;电化学C-V法对载流子浓度纵向分布的精确测量[J];半导体技术;2007年09期
9 朱少博;孙伟锋;李海松;陆生礼;;50 V LDMOS漏电容非线性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7年12期
10 赵懿昊;陈宏泰;陈国鹰;杨红伟;赵润;彭海涛;;高效率808nm激光器的数值模拟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志芳;;功率MOSFET低温工作特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信息与电子工程学术交流会暨第十三届四川省电子学会曙光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云;李宝河;李长江;;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真实传感器实验[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涂才根;刘诺;张曦;;Nb掺杂BaTiO3的电子结构研究[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董茂进;陈朝阳;范艳伟;丛秀云;;多重杂质(Au、Ni)掺杂n型硅材料的热敏特性[A];第四届西部十二省(区)市物理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林娟;杨培志;;叠层太阳电池中不同基质硅量子点的特性研究[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贺晓雷;吕文华;李建英;于贺军;;一种用于太阳被动跟踪的光电角偏差探测装置[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贺晓雷;吕文华;李建英;于贺军;;一种用于太阳被动跟踪的光电角偏差探测装置[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力猛;韩兵;周炳卿;陈霞;郝丽媛;;μc-Si (p)/c-Si(n)异质结太阳电池的模拟计算与优化[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9 王兰喜;陈学康;王云飞;郭晚土;吴敢;曹生珠;尚凯文;;纳米金刚石薄膜紫外探测器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欣;王淑芬;毛京湘;赵晋云;;HgCdTe环孔p-n结光伏探测器暗电流机制[A];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乘;SOA非线性应用关键参数的测量[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洪东;硅基应变引入方法与MOS器件相关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童宇;Bi_2Te_3热电材料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汪青;溶胶—凝胶技术在纺织品多功能整理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0年
5 周丽娜;Bi_2Te_3及Bi_2Te_3/碳纳米管的化学法制备和热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龚丽;ZnO基透明导电膜的制备与掺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马铭;超顺磁性氧化铁和LSMO/BCFO复合多铁薄膜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海涛;氧化物薄膜忆阻器的材料选择与行为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季梅;氧化钆掺杂对氧化铪高K栅介质氧空位抑制作用及电学性能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0年
10 贺颖;射频域巨介电/铁氧体磁电双性能材料与器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寅鑫;高功率GaAs光电导开关设计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2 张秀芳;硅、锗切割片的损伤层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明亮;碳化硅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崔震宇;电子证据可靠性问题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兴亮;Mn、Co、Al掺杂SiC薄膜制备及其光敏性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淑珍;HIT太阳电池硅片处理及复合透明导电膜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张智;掺N的4H-SiC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瑞雪;电场对Bi-Sb-Te和Mg-Si-Sn热电材料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肖凯;MNiSn(M=Hf,,Zr,Ti)基热电材料的性能优化与P型掺杂[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俊;采用PLD方法在多种基底上生长ZnMgO三元薄膜及紫外探测器的制备[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玲;张丽鹏;于先进;;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J];山东陶瓷;2007年02期
2 穆武第;程海峰;唐耿平;;射频磁控溅射制备Bi_2Te_3热电薄膜[J];材料导报;2007年S3期
3 嵇罡,季颖斐,马学鸣,董远达;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3期
4 陈鑫;黄海波;李凡;;热电材料β-FeSi_2机械合金化和热处理相变[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5 苗俊杰 ,黄蕙 ,邹昌钦;中国能源战略走向[J];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15期
6 单扬文;黄琥;栾伟玲;;Bi-Te基热电材料的能带结构计算[J];能源技术;2007年01期
7 范平;郑壮豪;梁广兴;张东平;蔡兴民;;离子束溅射制备Bi_2Te_3热电薄膜[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年01期
8 刘玮书;张波萍;李敬锋;刘静;;机械合金化合成CoSb_3过程中的固相反应机理的热力学解释[J];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9 王善禹;谢文杰;李涵唐;新峰;;熔体旋甩法合成n型(Bi_(0.85)Sb_(0.15))_2(Te_(1-x)Se_x)_3化合物的微结构及热电性能[J];物理学报;2010年12期
10 李洪林,苟立,冉均国;纳米Bi_2Te_3基热电材料最新研究进展[J];现代技术陶瓷;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汤凯;Ca_3Co_4O_9热电材料制备及其Cl~-掺杂的热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邓乐;Ti填充型和Te置换型CoSb_3方钴矿热电材料的高压制备和热电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铁军,赵新兵;β-FeSi_2热电材料的性能优化及测试方法[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4期
2 张忠模;;日本以电解水的方式用绝缘体成功制备出热电材料[J];功能材料信息;2010年Z1期
3 赵新兵,朱铁军,李伟文,邬震泰;含稀土硅化铁热电材料的电学性能初探[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5期
4 李伟文,赵新兵,朱铁军,曹高劭;Fe-Co-Si-Cu热电材料的输运特性(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8期
5 吴炳尧;梅本富;;Fe_(33)Si_(67)热电材料机械合金化的相变特点[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S1期
6 ;填充方钴矿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1年19期
7 ;热电材料掺杂1%稀土转移率提高25%[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03期
8 闵新民,安继明,南策文;稀土—铱—锑合金热电材料的结构与量子化学计算研究[J];计算物理;2000年Z1期
9 姜洪义,张联盟;Mg-Si基热电化合物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2年03期
10 陈学枝,沈静琴,赵松睿,许祝安;Na_xCoO_2晶体的制备、结构和物性[J];低温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珍;付道贵;王美玲;简敏;;热电静态转换器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2 商佳程;刘颖;付道贵;刘晓珍;邹从沛;涂铭旌;;动态熔炼法制备Bi2Te3热电材料[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张丽娟;张波萍;葛振华;于一强;李敬峰;;AgBi_3S_5多晶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林翠萍;胡淑双;武伟名;徐桂英;;B掺杂P型Si80Ge20热电材料的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张峰;樊文浩;孟庆森;张德华;;化学法制备高纯度Mg_2Si基热电材料[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晓春;;含4f态电子的原子对热电特性的影响[A];第十六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万春磊;潘伟;齐龙浩;;新型热电材料NaCo_2O_4的制备及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刘刚;赵文俞;周洪宇;程鑫;张清杰;;CoSb3/Bi2Te3宽温域热电材料界面结构的梯度设计与优化[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魏平;赵文俞;张清杰;余健;周华;;特殊结构填充方钴矿热电材料的快速制备和热电性能[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李根;杨君友;张建生;张晖;冯双龙;刘铭;彭江英;;成形工艺条件对In4Se3系热电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明;[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年
2 汪海;[N];上海科技报;2009年
3 记者 刘霞;[N];科技日报;2011年
4 王小龙;[N];科技日报;2011年
5 ;[N];科技日报;2004年
6 冯卫东;[N];科技日报;2008年
7 任红轩;[N];中国矿业报;2004年
8 任红轩 记者 束洪福;[N];科技日报;2004年
9 唐茵;[N];中国化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林妍;[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洁;过渡金属氧化物型热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姜一平;CoSb_3基热电材料的高温高压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邓乐;高性能CoSb_3基热电材料的高温高压合成及性能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周书才;Mg_2Si基热电材料的微波合成机理及热电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张睿智;热电氧化物钛酸锶电热输运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杨建青;填充型CoSb_3基热电材料的高压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7 彭华;硅化物等环境友好型热电材料电热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樊文浩;精细硅化物热电材料制备技术及其热电传输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朱铁军;β-FeSi_2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及电输运作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宿太超;高性能热电材料的高温高压合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七;稀土掺杂Mg_2Si基热电材料的快速合成及其性能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燕;稀土掺杂的钙钴氧系热电转换材料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华;非平衡结构填充方钴矿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和热电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南军;Ca_3Co_4O_9基材料的合成,结构和热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李明亮;碳化硅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龙海山;P型Mg-Si基热电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芦玉峰;快速凝固β-FeSi_2基热电材料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李伟文;β-FeSi_2基热电材料电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陈瑞雪;电场对Bi-Sb-Te和Mg-Si-Sn热电材料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林俊;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制备与物性[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0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80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