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压印ZnO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纳米压印ZnO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ZnO 光电探测器 纳米压印 三维纳米结构 金纳米颗粒 等离子体
【摘要】:氧化锌(ZnO)是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室温下其禁带宽度为3.37eV,光子能量对应紫外波段,是制备高性能紫外光电探测器的优质材料。在常规的平面ZnO薄膜光电探测器中,ZnO的光吸收能力有限,近年来很多工作围绕着提高ZnO薄膜光吸收能力展开,通过调控ZnO纳米结构(纳米线、纳米棒),增加ZnO的比表面积,提高ZnO光吸收能力。然而,ZnO纳米线、纳米棒的制备工艺复杂,不适用于大面积ZnO光电探测器的生产。本文采用了适合大面积生产的直接热压印的方法制备了三维结构ZnO薄膜;研究了三维纳米结构的陷光作用,提高了光电探测器的光吸收性能;此外,通过掺入金纳米颗粒,将ZnO光响应区间扩宽到了可见光区。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ZnO前驱体溶胶,将前驱体溶胶旋涂至Si02/Si基底得到ZnO溶胶薄膜。进一步通过纳米压印工艺,在ZnO溶胶薄膜表面构建三维纳米阵列结构,利用三维纳米结构的陷光作用,将ZnO薄膜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流提高了15倍。其次,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粒径均一、分散度较好的金纳米颗粒溶胶。利用金纳米颗粒表面自由电子的等离子共振作用将ZnO的光电响应波段扩宽到可见光区,并且与纳米压印工艺相结合制备出三维纳米结构的ZnO-Au薄膜光电探测器,其光电流是平面ZnO光电探测器的26倍。最后,探讨了三维结构的几何尺寸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几种不同宽深比的ZnO光电探测器,探索出光电转化率最优的ZnO纳米结构的宽深比为866nm/40nm,对此纳米结构进一步掺杂金纳米颗粒,制备了ZnO-Au薄膜光电探测器,其光电流是平面ZnO光电探测器光电流的208倍。
【关键词】:ZnO 光电探测器 纳米压印 三维纳米结构 金纳米颗粒 等离子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36;TB38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5
- 1.1 ZnO概述10-14
- 1.1.1 ZnO的基本性质10-11
- 1.1.2 ZnO材料的应用11-12
- 1.1.3 Zn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2-14
- 1.2 纳米压印技术14-16
- 1.2.1 纳米压印技术简介14-15
- 1.2.2 纳米压印技术的分类及工艺流程15-16
- 1.3 表面等离子共振16-19
- 1.3.1 表面等离激元的概念16-18
- 1.3.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作用机理18-19
- 1.4 光电探测器19-23
- 1.4.1 光电探测器作用机理19-20
- 1.4.2 ZnO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20-23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的研究内容23-25
- 1.5.1 选题意义23
-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3-25
- 2 三维纳米凹坑结构的ZnO薄膜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25-38
- 2.1 前言25
- 2.2 实验部分25-28
- 2.2.1 仪器和药品25-26
- 2.2.2 ZnO前驱体溶胶及ZnO薄膜的制备26-27
- 2.2.3 压印模板的制备27
- 2.2.4 ZnO薄膜纳米图案的制备27-28
- 2.2.5 光电探测器电极的制备28
- 2.3 结果与讨论28-37
- 2.3.1 Si模板形貌28-29
- 2.3.2 XRD表征29-30
- 2.3.3 SEM和AFM表征30-32
- 2.3.4 光电性能表征32-34
- 2.3.5 有限差分时域模拟34-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3 表面等离激元提高ZnO光电探测器性能研究38-51
- 3.1 前言38-39
- 3.2 实验部分39-41
- 3.2.1 仪器和药品39
- 3.2.2 ZnO-Au薄膜的制备39-40
- 3.2.3 压印模板的制备40
- 3.2.4 ZnO-Au薄膜纳米图案的制备40
- 3.2.5 ZnO-Au光电探测器电极的制备40-41
- 3.3 结果与讨论41-50
- 3.3.1 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41
- 3.3.2 XRD表征41-42
- 3.3.3 TEM表征42-44
- 3.3.4 SEM和AFM表征44-46
- 3.3.5 光电性能表征46-49
- 3.3.6 有限差分时域模拟49-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4 三维结构几何尺寸对ZnO光电探测器性能影响的研究51-60
- 4.1 前言51
- 4.2 实验部分51-53
- 4.2.1 仪器和药品51-52
- 4.2.2 ZnO溶胶薄膜和ZnO-Au溶胶薄膜的制备52
- 4.2.3 不同宽深比的压印模板的制备52-53
- 4.2.4 不同宽深比的ZnO和ZnO-Au纳米图案的制备53
- 4.2.5 ZnO光电探测器电极的制备53
- 4.3 结果与讨论53-59
- 4.3.1 SEM和AFM表征53-56
- 4.3.2 ZnO光电探测器光电性能表征56-57
- 4.3.3 有限差分时域模拟57-58
- 4.3.4 不同宽深比的ZnO-Au光电探测器光电性能表征58-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5 结论与展望60-62
- 5.1 全文主要结论60-61
- 5.2 论文的创新点61
- 5.3 工作展望61-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73
- 附录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聚兴;敏感1.5μm波长的光电探测器[J];红外;2003年06期
2 顾聚兴;适应新应用的光电探测器[J];红外;2005年03期
3 顾聚兴;;用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的光电探测器[J];红外;2006年04期
4 ;甘肃天水庆华研发的“新型光电探测器”达国际先进水平[J];红外;2006年09期
5 闫阳;肖夏;姚素英;郑云光;张寅辰;;高性能硅光电探测器设计及温度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7年01期
6 ;等离子体透镜提高光电探测器效率[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年05期
7 田晋;;激光修复光电探测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0年06期
8 А.Г.ЯКУНИН ,П.И.ГОСЬКОВ ,А.Я.СУРАНОВ ,王健良;多元光电探测器检测自动化的综合技术设备[J];红外技术;1990年06期
9 顾聚兴;增益超过10~5的光电探测器[J];红外;1994年09期
10 何民才,陈长清,郭缨,,刘志伟;基于峰域工作点的间接耦合光电探测器[J];电子学报;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崇新;王立昆;张吉英;申德振;范希武;;氧锌镁基太阳盲光电探测器[A];第十一届全国MOCVD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王晓耘;徐华盛;雷爱宏;;超快光电探测器[A];华东三省一市第三届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陈风;王骥;郑小兵;;陷阱式光电探测器的线性测量[A];第十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费丰;杨家桂;缪向红;;高速光电探测器带宽测试技术[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王晓耘;刘德林;;超快响应光电探测器时间响应特性的研究[A];第六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郭中原;;用于激光陀螺仪的硅光电探测器[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林聚承;袁祥辉;;一种新型650nm的光电探测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费丰;王宁;刘涛;;高速光电探测器带宽测试技术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杨电;赵先明;徐红春;;雪崩型光电探测器的自动老化测试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王兴妍;黄辉;王琦;黄永清;任晓敏;;新型光电探测器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苏亚兵;建国内首个光电探测器研发平台[N];珠海特区报;2010年
2 撰稿 本报记者 张希;宁企研发光电探测器 保障嫦娥三号平安“落月”[N];南京日报;2013年
3 张巍巍;IBM在芯片通信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N];科技日报;2010年
4 张巍巍;IBM芯片通信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质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里;基于硅基SU-8光波导的微环谐振器及光电探测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郭楠;新型低维光电探测器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文化锋;光载毫米波系统的毫米波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4 周弘毅;硅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张丽;有机/纳米复合物场效应光电探测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莉;双波段组合激光辐照光电探测器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李建威;高速光电探测器频率响应特性测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黄启俊;MOSFET亚阈光电特性研究及其应用系统[D];武汉大学;2010年
9 李霞;PTCDA/p-Si光电探测器的研制与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伞海生;透明导电薄膜CdIn_2O_4的研究和高速光电探测器频响的测量[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勋;强激光对光电探测器的损伤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2 石刘峰;能见度传感器测量误差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王柳;具有垂直站立结构的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的制备及光电应用[D];苏州大学;2015年
4 乔虹;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高效光电探测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吴程呈;基于黑硅材料的Si-APD功能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乔芳建;Mie散射增强的新型石墨烯光电探测器研究及Mie散射应用拓展[D];南京大学;2015年
7 李梦;SOI基CMOS RCE光电探测器结构与特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谢伟杰;表面等离子体增强的基于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光电探测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赵军;光电探测器等效电路模型和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赵文君;变组分AlGaAs/GaAs纳米线光电探测器特性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07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80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