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六羟基化合物为骨架的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发布时间:2017-09-18 06:38

  本文关键词:六羟基化合物为骨架的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更多相关文章: 固-固相变材料 相变性能 聚乙二醇 热能储存


【摘要】:分别使用三种含6个羟基的化合物(山梨醇、双季戊四醇和肌醇)作为分子骨架,聚乙二醇(PEG)作为相变功能链,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交联剂,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交联结构的新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X-射线衍射(XRD)、偏光显微镜(POM)、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量分析法(TG)分别对合成材料的分子结构、结晶性能、相变行为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材料在30~70℃温度范围内具有典型的固-固相变特性,其升温和冷却过程的相变焓最高可达107.5J/g和102.9J/g。此外,通过热重分析发现所合成材料具有较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和热稳定性。因此,合成的新型固-固相变材料在热能储存和控温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关键词】固-固相变材料 相变性能 聚乙二醇 热能储存
【基金】: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404061) 南阳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QN2013050);南阳师范学院STP项目(STP2012010)资助
【分类号】:TB34
【正文快照】: 潘万里男,硕士生,从事功能材料的研究。*联系人,柳文敏46岁,教授,从事药物合成及功能材料的研究。E-mail:liuwm1969@163.com近年来,矿物质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所导致的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和发展新型能源成为了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宏,何汉峰,葛新石,徐斌;利用焓法和有效热容法对定形相变材料熔解过程分析的比较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4年04期

2 叶宏;张栓勤;庄双勇;杨泰蓉;王西耀;;相变材料模拟金属板热特性的理论设计与实验验证[J];兵工学报;2006年03期

3 李建立;薛平;丁文赢;韩晋民;孙国林;;定形相变材料研究现状[J];化工进展;2007年10期

4 王维龙;杨晓西;方玉堂;丁静;杨建平;;聚乙二醇/二氧化硅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J];化工学报;2007年10期

5 蔡洪兵;税安泽;曾令可;程小苏;王惠;刘平安;张永伟;;新型相变材料的研究及展望[J];陶瓷学报;2008年04期

6 杜文豪;张慧萍;晏雄;;相变材料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与展望[J];产业用纺织品;2008年12期

7 ;相变材料[J];辽宁建材;2009年01期

8 杨丽;;相变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综述[J];建筑;2009年10期

9 王结良;李萌;张五龙;陈宏书;;有机相变材料应用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9期

10 费逸伟;马晓宇;佟丽萍;杨宏伟;;有机相变材料在节能领域的应用研究[J];太阳能;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蓉;;高效热能存储微结构相变材料[A];先进润滑抗磨材料研讨会论文集(PPT版)[C];2007年

2 段玉情;康丁;西鹏;刘然;何春娥;;超分子聚乙醇类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A];“力恒杯”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芳;于航;;相变材料蓄能研究进展及其应用[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太奇;褚金芳;师奇松;杨丽燕;李潭秋;杨东辉;吴晓;温玉全;;相变材料的制备及自调温功能服装的研制开发[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5 种净植;杨小凤;庄春龙;邓仲安;;冬季工况下定形相变材料的热特性实验研究[A];2007年西南地区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章学来;盛青青;杨培莹;吕磊磊;叶金;;石蜡相变材料蓄热过程实验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于树轩;章学来;施敏敏;;石蜡相变材料强化传热技术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育华;詹武刚;;一种综合利用相变材料的节能系统[A];第十四届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震;张寅平;江亿;;蓄能相变材料相变区比热特性对其蓄换热性能的影响[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杜雁霞;程宝义;贾代勇;茅靳丰;;导热反问题法在相变材料热导性能改善研究中的应用[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青 刘朝辉 宋长友;相变材料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的应用[N];中国建设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陈丹;朝朝暮暮各不同[N];科技日报;2012年

3 刘霞;相变材料能在0.5纳秒内快速切换[N];科技日报;2014年

4 酒业;德国发明智能饮料杯可控温啤酒[N];中国包装报;2009年

5 记者 冯卫东;美开发出新型纳米内存器件[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昭雯;LiNO_3-KCl/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胡志培;基于相变材料熔化特性的蓄热装置强化传热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孟多;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与建筑节能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平;石蜡类相变材料的设计及其热物性与阻燃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张梅;聚乙二醇/聚乙烯醇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磊;聚乙二醇基复合储热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相变传热过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毅;硬脂酸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自组装合成及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8 李建立;新型聚合物基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9 余念念;纳米尺度相变材料短程结构及相变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彭程;高速、高数据保持力的GeTe和SbTe基相变材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静;新型相变材料蓄放热特性的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2 丁理峰;相变材料和隔热材料在不同地区建筑中应用效果之比较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周圆;相变材料的蓄/放热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伍飞才;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及相变模型的热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李超;相变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温度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赵建辉;适用于血液疫苗相变材料的研制以及相变蓄能技术在部队冷藏库集装箱改造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7 邹复炳;石蜡类相变材料传热性能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8 牟兴瑞;多元醇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郭靖;外挂型相变材料日光温室的蓄热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胡敏;石蜡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73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873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4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