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锡纳米阵列结构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钴锡纳米阵列结构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线 四氧化三钴 核壳结构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能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传统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已然成为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因此,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储存和利用成为了全球科学研究的焦点。锂离子电池高效环保,在清洁能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商业化负极材料主要为石墨。但石墨比容量较低,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求新型负极材料。氧化物和锡等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行为及高的比容量,是研究的焦点。目前氧化物和锡负极材料仍然存在充放电过程中稳定性差等缺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结构不稳定、循环性能较差的缺点,采用纳米阵列、复合形成核壳结构等手段,提高C0304等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本文采用水热与磁控溅射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Co3O4-Sn核壳纳米线阵列电极。Sn层的引入提高了C0304纳米阵列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Co3O4-Sn纳米线的电化学性能相比于单纯的C0304纳米线有了很大的改善。Co3O4-Sn纳米线电极在电流密度为300mAg-1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78.5 mAh g-1。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为773.1 mAhg-1,远高于单纯的Co3O4纳米线电极(471.2 mAh g-1)。为了更充分地说明核壳结构纳米阵列的优异性能,本文还对比了CoO-Sn纳米阵列和CoO纳米阵列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实验结果也证明了核壳纳米线的优越性。采用两步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了Co纳米线,再通过溅射的方法制得了Co-Sn核壳结构纳米线。Co-Sn核壳结构纳米线阵列在0.5C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为975 mAhg-1,并且放电容量曲线比平板Sn平缓。在50次循环之后放电容量为710.8mAhg-1,而平板Sn在50次循环后容量只有396.6 mAh g-1。复合纳米线阵列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归功于纳米线阵列的独特结构。阵列化核壳结构一方面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导致库伦效率的提高;另一方提高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使材料的循环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纳米线 四氧化三钴 核壳结构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TM9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8
- 1.1 引言10-11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11-14
-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特性11
-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11-12
- 1.2.3 锂离子电池优缺点12-14
-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14-16
- 1.3.1 层状化合物LiMO_2正极材料15
- 1.3.2 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15-16
- 1.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16-20
- 1.4.1 碳负极材料16-17
- 1.4.2 合金化型负极材料17
- 1.4.3 过渡族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17-20
- 1.5 三维纳米结构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现状20-25
- 1.5.1 三维纳米结构电极简介20
- 1.5.2 三维纳米电极结构电极的优点20-21
- 1.5.3 三维纳米电极结构电极的研究现状21-25
-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25-28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和方法28-34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28-29
- 2.1.1 试验药品28
- 2.1.2 实验仪器28-29
- 2.2 主要实验设备29-30
- 2.2.1 水热釜29
- 2.2.2 真空管试退火炉29
- 2.2.3 磁控溅射系统29-30
- 2.3 材料表征30-32
- 2.4 器件制备32-33
-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33-34
- 第三章 Co_3O_4-Sn核壳结构纳米线阵列电极34-46
- 3.1 引言34-35
- 3.2 Co_3O_4-Sn核壳结构纳来线阵列材料制备35-36
- 3.3 Co_3O_4-Sn核壳结构纳米线阵列物相及微观形貌分析36-38
- 3.4 Co_3O_4-Sn核壳结构纳来线阵列电化学性能表征38-42
- 3.5 三维纳米阵列与平板电极性能对比42-44
- 3.6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Co-Sn核壳结构纳米线阵列性能研究46-62
- 4.1 引言46-47
- 4.2 Co-Sn核壳结构纳米线的制备47-50
- 4.2.1 C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47-50
- 4.2.2 Co-Sn核壳结构纳米阵列的制备50
- 4.3 Co-Sn核壳结构纳米阵列的物理表征50-53
- 4.4 Co-Sn核壳结构纳米阵列的电化学性能表征53-57
- 4.5 Sn层厚度对Co-Sn纳米阵列循环性能的影响57-59
- 4.6 本章小结59-62
- 第五章 全文总结62-64
- 参考文献64-74
- 致谢74-76
- 个人简介76-7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利用纳米阵列技术 基因测序成本降至5000美元[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12期
2 林莎莎;钟福新;;一维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J];梧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王斌;羊钺;刘磊;;基于泊肃叶公式的纳米阵列孔径测量[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年04期
4 左娟,孙岚,林昌健;纳米阵列结构功能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应用[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12期
5 郭子政;宣志国;张院生;安彩虹;;纳米阵列膜磁性质的蒙特卡罗模拟[J];信息记录材料;2008年03期
6 李会峰;黄运华;张跃;高祥熙;赵婧;王建;;掺铟氧化锌纳米阵列的制备、结构及性质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7 ;创新地图[J];IT经理世界;2012年07期
8 王宇;刘浪;吴大平;郭玉忠;王剑华;;纳米阵列和纳米晶薄膜锡电极性质的电化学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09期
9 林红岩;于翠艳;许涛;;氧化铝模板制备镍纳米阵列[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08期
10 李娆;刘冬雪;狄月;朱亚彬;;基于电泳法和磁控溅射技术制备金纳米阵列[J];物理实验;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小燕;李效民;高相东;邱继军;诸葛福伟;;一维半导体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其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吴明Z;杨贤锋;赵丰华;周强;田俐;;氧化物纳米阵列材料的液相制备和结构调控[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杨秋;刘熙俊;刘军枫;孙晓明;;多级纳米阵列及其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4 杨秋;陆之毅;李甜;刘军枫;孙晓明;;多层级纳米阵列的合成及其超电容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4分会:化学电源[C];2014年
5 唐纪琳;Andreas Ebner;Uwe B.Sleytr;Nicola Ilk;Peter Hinterdorfer;;基于功能化S-层蛋白纳米阵列的单分子识别[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陈鹏磊;高鹏;刘鸣华;;气/液二维界面上的超分子组装:构键规则微/纳米阵列结构的简单便捷的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安哲;何静;;水滑石纳米阵列纳微结构提高酶电子传递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季书林;叶长辉;张立德;;复配无机光吸附层的垂直排列的氧化物纳米阵列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A];安徽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孙萍;徐岭;赵伟明;李卫;徐骏;马忠元;黄信凡;陈坤基;;基于胶体球刻蚀法制备的有序半导体纳米阵列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倪赛力;常永勤;陈喜红;张寅虎;多永正;强文江;龙毅;;氧化锌纳米阵列场发射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纳米阵列实现Tb级存储密度[N];计算机世界;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之毅;纳米阵列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杨秋;多层级纳米阵列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王霖;SiC纳米阵列结构调控及其场发射特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郭迪;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结构的合成及其超电容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周张凯;贵金属纳米阵列等离激元光学性质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边捷;纳米阵列图案表面浸润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7 任鑫;一维TiO_2与ZnO纳米阵列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周正基;一维单晶TiO_2纳米阵列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9 于晓游;V,Mo氧化物纳米阵列的制备及锂电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10 刘熙俊;Fe-Co基氧化物纳米阵列的构筑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习文;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2 张永辉;模板法构筑银膜陷阱结构及其在抑制微放电中的应用[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韩建华;ZnO/硫化物核/壳纳米阵列及其光伏性能研究[D];天津城建大学;2015年
4 乔惠玲;基于表面微纳结构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减反增效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杨剑波;石墨烯/ZnO纳米阵列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6 陈春梅;阳极氧化法制备4H-SiC纳米阵列与结构调控及其光电特性[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7 宋飞;锂离子纳米阵列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王玉珍;基于金属纳米阵列的中红外超分辨率成像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钟本镔;嵌段共聚物胶束法制备纳米阵列及其荧光增强效应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10 吴满;钴锡纳米阵列结构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80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880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