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边界下纤维增强复合薄板固有频率计算及验证
本文关键词:悬臂边界下纤维增强复合薄板固有频率计算及验证
更多相关文章: 纤维增强 复合薄板 固有频率 悬臂边界 正交多项式法
【摘要】: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悬臂状态下纤维增强复合薄板的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及验证.首先,针对纤维增强复合薄板的结构特点,考虑了纤维方向的影响,对其进行了理论建模.然后,基于正交多项式法来表示振型函数,并通过Ritz法对该类型复合薄板的固有频率进行求解.最后,搭建了该类型复合薄板结构的固有特性测试系统,并以TC500碳纤维/树脂基复合薄板为例,对其固有频率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正交多项式法的纤维增强复合薄板固有频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2%~9.7%之间,进而验证了所提出的固有频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纤维增强 复合薄板 固有频率 悬臂边界 正交多项式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5070,51375079)
【分类号】:TB33
【正文快照】: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热稳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体育器械与兵器定性好,还有一定的阻尼减振能力,因此被广泛应工业等重要领域[1-2].目前,工程实际中存在大量 通过该类型材料制成的典型复合薄板结构件,它位置、开孔大小等损伤参数对其振动特性的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寓,胡小秋,袁军堂;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切割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2年06期
2 刘洪涛;周彦豪;叶舒展;刘晓洪;;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回收与再资源化[J];材料导报;2004年09期
3 刘康;汪荣顺;石玉美;顾安忠;;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低温性能[J];低温工程;2006年05期
4 田立娜;;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J];硅谷;2009年03期
5 李允锋;申世杰;王静;;纤维增强树脂/木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年05期
6 Christophe Baley;Alain Bourmaud;盛蔼伦;;利用植物纤维增强的可重复使用的复合材料[J];航空制造技术;2010年06期
7 戴光;王艳茹;蒋鹏;刘黎明;;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断裂仿真分析[J];化工机械;2011年01期
8 郭勇;李大纲;陈玉霞;李晶晶;杨莹;方菲;;声发射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13年04期
9 方成节;纤维增强金属[J];机械工程材料;1980年06期
10 吉田敏康;;在金属里加“铁筋”——纤维增强金属用纤维[J];玻璃钢资料;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在霞;张瑜;;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林再文;杜善义;侯涤洋;;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网格加筋锥壳[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姚穆;;21世纪材料科学革命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面临的任务[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卢殉;石光;章明秋;容敏智;曾汉民;;剑麻纤维增强苄基化木纤维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张华山;黄争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塑性细观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任强;武秀兰;;短纤维增强高压电瓷复合材料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许陆文;;纤维增强光弹性复合材料应变-光学定律的探讨[A];第六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6年
8 贾普荣;矫桂琼;刘达;;纤维增强韧性基体界面力学行为[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程芳超;胡英成;;纤维增强木梁的性能评价与无损检测[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吴素平;容敏智;章明秋;;剑麻纤维增强大豆油基不饱和聚酯泡沫塑料的初步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楠 白婧 黄学光;纤维增强陶瓷用碳化硅纤维专利分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玉萍;复合材料中纤维/聚合物界面粘结失效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2 方立;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姜爱菊;剑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吕祥鸿;SiC连续纤维增强Ti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扩散行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元博;纤维增强层合材料的抗弹性能和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张淑婷;纤维增强NiFe_2O_4基阳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7 任秀华;机床用钼纤维增强人造花岗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计算与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夏龙祥;钨纤维增强块体金属非晶复合材料侵彻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子瑜;外加剂对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9年
4 刘彻宇;纤维增强废旧塑料基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5 南建举;对位芳纶纤维增强复合带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文莺;纤维增强型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纤维拉拔特性对基体的阻裂作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泽宁;钼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贾青青;偏光显微镜研究PET纤维/iPP复合材料的结晶形态[D];郑州大学;2010年
9 王永波;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罗杨云;纤维增强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57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95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