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石墨烯三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7 18:18

  本文关键词:石墨烯三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工业大学》 2014年

石墨烯三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王雷  

【摘要】:由于电子设备及通讯设施在工业、商业和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电磁干扰问题日益严重。采用吸波材料衰减这些有害的电磁波能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理想的吸波材料应该具有厚度薄、吸收频带宽、质量轻、吸收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等优点。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元素通过sp2杂化轨道组成的平面二维结构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机械性能及高的比表面积。石墨烯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其有望满足理想吸波材料的上述要求,是一种潜在的理想吸波材料。但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使其阻抗匹配特性差,单独使用时吸波性能较差,与其它类型的吸波材料复合,改善阻抗匹配特性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其吸波性能的方法。目前有关石墨烯基吸波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材料方面,而对于其三维材料的研究较少。本文将石墨烯与其它类型的吸波材料复合构筑了石墨烯三维结构,并研究了其吸波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结合溶胶-凝胶和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石墨烯@Fe3O4@SiO2@NiO纳米片阵列三维复合材料。采用一缩二乙二醇作为还原剂和溶剂,,同时还原FeCl3和氧化石墨烯原位制备了石墨烯@Fe3O4;进而通过石墨烯@Fe3O4与正硅酸四乙酯的溶胶-凝胶反应制备石墨烯@Fe3O4@SiO2;最终通过水热法、结合热解过程在石墨烯@Fe3O4@SiO2表面垂直生长了NiO纳米片阵列,制备了石墨烯@Fe3O4@SiO2@NiO纳米片阵列三维复合材料。电磁参数研究表明,石墨烯@Fe3O4@SiO2@NiO纳米片阵列三维结构的吸波性能优于石墨烯@Fe3O4和石墨烯@Fe3O4@SiO2,这与其特殊的三维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及多孔结构有关。石墨烯@Fe3O4@SiO2@NiO纳米片阵列三维结构的最大吸收位于14.6GHz,为-51.5dB,-10dB以下的吸收频带宽度为5.1GHz (12.4~17.5GHz),相应的匹配厚度仅为1.8mm。 通过绿色化学方法在石墨烯@Fe3O4纳米簇@C复合材料表面构筑了MnO2纳米片阵列,制备了石墨烯@Fe3O4纳米簇@C@MnO2纳米片阵列三维复合材料。以原位溶剂热法制备了石墨烯@Fe3O4纳米簇;进而通过水热法结合热解过程制备了石墨烯@Fe3O4纳米簇@C;最后,通过石墨烯@Fe3O4纳米簇@C复合材料表面C与高锰酸钾的绿色还原,在其表面构筑了MnO2纳米片阵列,制备了石墨烯@Fe3O4纳米簇@C@MnO2纳米片阵列三维复合材料。电磁参数研究表明,石墨烯@Fe3O4纳米簇@C@MnO2纳米片阵列三维结构的吸波性能优于石墨烯@Fe3O4纳米簇,这与其特殊的三维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有关。石墨烯@Fe3O4@SiO2@NiO纳米片阵列三维结构的最大吸收位于15GHz,为-38.8dB,-10dB以下的吸收频带宽度为5.4GHz (12.3~17.7GHz),相应的匹配厚度仅为1.8mm。 通过多步反应制备了两种石墨烯@Fe3O4@C@PANI纳米棒阵列三维复合材料,分别为PANI纳米棒阵列共价键修饰的石墨烯@Fe3O4@C,和PANI纳米棒阵列非共价键修饰的石墨烯@Fe3O4@C三维结构。电磁参数研究表明,PANI纳米棒阵列与石墨烯@Fe3O4@C间的键合方式对石墨烯@Fe3O4@C@PANI纳米棒阵列三维结构的吸波性能具有显著影响。PANI纳米棒阵列共价键修饰的石墨烯@Fe3O4@C三维结构的吸波性能优于PANI纳米棒阵列非共价键修饰的石墨烯@Fe3O4@C,最大吸收位于11.4GHz,为-44.2dB,-10dB以下的吸收频带宽度为5.8GHz (9.7~15.5GHz),相应的匹配厚度为3mm。因此,可通过共价键构筑具有“薄”、“宽”、“轻”、“强”的新型石墨烯基三维材料吸波材料。 通过N-掺杂石墨烯@PANI纳米棒阵列与乙酰丙酮铁溶剂热反应制备了N-掺杂石墨烯@PANI纳米棒阵列@Fe3O4纳米簇三维复合材料,并采用XRD、Raman、FTIR、VSM、XPS、TEM和FES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粒径约40nm的Fe3O4纳米簇均匀的分布于N-掺杂石墨烯@PANI纳米棒阵列表面,由于复合材料中Fe3O4纳米簇的存在,室温下其具有超顺磁性。电磁参数研究表明,N-掺杂石墨烯@PANI纳米棒阵列@Fe3O4纳米簇三维结构的吸波性能优于N-掺杂石墨烯@PANI纳米棒阵列,增强的吸波性能可能与良好的阻抗匹配和多级界面极化有关。N-掺杂石墨烯@PANI纳米棒阵列@Fe3O4纳米簇三维结构的最大吸收为-40.8dB,位于14.8GHz,-10dB以下的吸收频带宽度为5.1GHz (14.4~15.4GHz),相应的匹配厚度为2.7mm。 使用尿素作为碳源,Co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一步热解法制备了石墨烯@碳纳米管三维复合材料,而且通过前驱体中尿素含量的控制可容易的调控石墨烯表面碳纳米管的覆盖率和长度。电磁参数研究表明,石墨烯表面碳纳米管的覆盖率和长度对石墨烯@碳纳米管三维结构的吸波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当前驱体中尿素含量为15.0g时,300~600nm长的碳纳米密集分布于石墨烯表面,这时石墨烯@碳纳米管三维结构的吸波性能较好,最大吸收位于8.6GHz,为-44.6dB,-10dB以下的吸收频带宽度为3.3GHz (7.1~10.4GHz),而其在石蜡中的添加量仅为5wt%。 通过多步反应制备了三种石墨烯@SiO2@NiO三维材料,分别为石墨烯@SiO2@NiO纳米颗粒、石墨烯@SiO2@NiO纳米片阵列和石墨烯@SiO2@NiO纳米花。电磁参数研究表明,与石墨烯@SiO2@NiO纳米颗粒和石墨烯@SiO2@NiO纳米花相比,石墨烯@SiO2@NiO纳米片阵列的吸波性能较好,其最大吸收位于11.6GHz,为-43.8dB,-10dB以下的吸收频带宽度为5.8GHz (9.2~15GHz)。此外,还对其吸波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B33;O613.7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瑛;任强富;李志鹏;张秋禹;;膨胀石墨基纳米镍、铁、钴化学镀制备复合吸波材料[J];材料保护;2009年08期

2 石敏先;黄志雄;;新型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3期

3 朱俊廷;黄艳;周祚万;;手性聚苯胺的制备及其电磁学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9年12期

4 刘海韬;程海峰;王军;唐耿平;郑文伟;;高温结构吸波材料综述[J];材料导报;2009年19期

5 程海峰;刘海韬;刘世利;周永江;楚增勇;张德勇;;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研究及其发展[J];材料工程;2006年S1期

6 赵振声,张秀成,聂彦,何华辉;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的微波磁性研究[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0年01期

7 李尚生,姜永华;隐身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导引头技术的挑战[J];飞航导弹;2000年04期

8 黄婉霞,陈家钊,毛健,涂铭旌;纳米级Fe_3O_4对电磁波的吸收效能研究[J];功能材料;1999年01期

9 ;Complex Permittivity and Microwave Absorbing Property of Si_3N_4-SiC Composite Ceramic[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08期

10 郑天亮;王月红;郑旷宇;李谦;陶冶;;改性螺旋手性碳纤维的电磁特性及其对吸波性能的影响(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娜;稀土替代锶铁氧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吸波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莉莉;毕红;王亚芬;;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方鲲,毛卫民,冯惠平,潘成,周志彪,郭志猛;轻质宽频导电高分子微波吸收材料研究[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5年02期

3 曾朝阳;吴超;吕绪良;贾其;;基于有效介质理论的吸波材料性能分析[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1年04期

4 刘辉;高云雷;赵东林;迟伟东;沈曾民;;镀镍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的吸波性能[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1年05期

5 于仁光,乔小晶,张同来,苗艳玲,任慧;新型雷达波吸收材料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2期

6 刘政,毛卫民;碳纳米管在军事上的应用前景[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4期

7 陈蕾蕾,时家明;纳米Fe_3O_4颗粒对毫米波和微波衰减特性的试验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5期

8 李瑞琦;何世禹;初文毅;;吸波涂层材料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3期

9 周雪;崔晓冬;刘顺华;;纳米硫化锑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2期

10 王志锋;史秀梅;余宗宝;李国斌;;碳纳米管涂层红外发射率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倩斐;张锐;;SiC基宽频带吸波材料制备工艺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席敏;周祚万;黄婷;;聚合物型视黄基席夫碱的合成及其表征[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一山;廖学品;石碧;;皮胶原纤维的化学改性及其雷达波吸收特性[A];2010年全国皮革化学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庄稼;迟燕华;石军宁;;铜镍铈多元复合铁氧体纳米粉体的制备及电磁学性质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毕红;吴先良;李民权;孙涛;李山东;顾民;;碳纳米管/聚苯胺/钴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特性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6 孙世清;;大变形高铬铁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磁性[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王丹;高培;王雪;谭震;李钟萍;崔国栋;;多孔Fe-Ni合金粉末的制备与电磁特性[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8 张晓红;张鸣;乔英杰;;多层复合吸波材料反射系数模型的推导[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9 商勇;王毓鹏;黄云霞;曹全喜;马格林;;微波吸收用纳米铁氧体制备过程影响因素分析[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3年

10 余春安;罗永康;匡松连;蔡建强;;碳纳米管高温吸波材料研究进展[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焜;水泥基电磁防护吸波多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敬伟;多形态聚吡咯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3 徐吉静;稀土取代六方晶系铁氧体的微观结构和电磁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彭元东;微波加热机制及粉末冶金材料烧结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张丽;Fe基双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高频性能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弘韬;γ辐射还原法制备钴镍及其复合吸波材料[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李雪爱;Fe_3O_4基磁性材料的制备及其复合薄膜电磁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周建华;介孔碳—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雷达/红外隐身特性[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刘旭光;异形截面碳化硅纤维制备及其吸波性能[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刘立东;铁磁性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佳;新型二氧化锰的形貌可控合成及其电磁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利阳;环氧树脂基吸波涂层的电磁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肖红;基于过渡金属材料储氢的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姚寅芳;模板法制备聚苯胺及其吸波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程斌;玻璃微珠为基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宋歌;纳米包覆吸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7 程燕鹏;导电聚吡咯/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磁特性[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高芳乾;搅拌磨工艺参数对制备片状铁的结构及微波电磁性能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严超;阻抗渐变型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汪超;空心微球化学镀Ni和FeNi工艺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仁光,乔小晶,张同来,苗艳玲,任慧;新型雷达波吸收材料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2期

2 郭伟凯,李家俊,赵乃勤,郭新权;微量碳纤维平行排布吸波材料结构模型(Ⅰ)[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4期

3 赵东林,周万城;结构吸波材料及其结构型式设计[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年06期

4 陈利民,亓家钟,朱雪琴,葛副鼎;纳米γ-(Fe,Ni)合金颗粒的微观结构及其微波吸收特性[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4期

5 黄远,李家俊,马铁军,王玉林;一种新型结构吸波材料的设计与制备[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4期

6 任慧;焦清介;崔庆忠;;膨胀石墨干扰8毫米波特性研究[J];兵工学报;2006年06期

7 沈国柱,徐政,李轶;短切碳纤维/铁氧体填充的复合材料对8mm波吸收性能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5年06期

8 余洪斌,赵振声,聂彦,邓联文;一种多晶铁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J];表面技术;2002年01期

9 王连杰,高焕方;吸波涂料概述[J];表面技术;2004年06期

10 邱贞慧,彭著良,孙元宝,费逸伟,魏贤勇;现代伪装涂料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永江;PAN基吸波纤维和吸波结构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宗红;;石墨烯——二维碳的奇妙世界[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李永玺;陈彧;庄小东;张斌;朱金辉;李佩佩;牛丽娟;;石墨烯化学及潜在应用[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常艳丽;陈胜;曹傲能;;压力促进氧化石墨烯水热还原反应的机理[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4 王耀玲;罗雨;陈立宝;李秋红;王太宏;;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S1期

5 任文才;高力波;马来鹏;成会明;;石墨烯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J];新型炭材料;2011年01期

6 王延相;刘玉兰;王丽民;季敏霞;王成国;;由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探索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3期

7 刘霞;;石墨烯:硅的“终结者”?[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9期

8 ;科学家观察到石墨烯内电子间相互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7期

9 袁文辉;李保庆;李莉;;改进液相氧化还原法制备高性能氢气吸附用石墨烯[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10 ;美开发出人工合成高质量石墨烯新方法[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帅志刚;龙孟秋;唐令;王冬;;纳米带状石墨烯与石墨炔的电子结构与电荷输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王琳;赵立峰;孙淮;;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搀硅石墨烯的热传导系数[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刘吉洋;郭少军;翟月明;李丹;汪尔康;;肉豆蔻酰磷脂酰甘油保护石墨烯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刘云圻;魏大程;狄重安;武斌;郭云龙;于贵;;少数层石墨烯的可控制备和电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张佳利;沈广霞;郭守武;;化学还原的单层氧化石墨烯的电学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付磊;刘楠;戴博雅;刘迅;张朝华;刘忠范;;石墨烯的表面控制生长[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中日青年化学家论坛摘要集[C];2010年

8 张智军;张立明;黄洁;夏景光;;基于氧化石墨烯的新型功能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刘洪涛;郑健;刘云圻;于贵;朱道本;;氨水和氨水蒸汽还原法制备石墨烯[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10 陈永胜;黄毅;马延风;王燕;许艳菲;张小岩;梁嘉杰;吕歆;;可溶性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制备及其器件应用[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王艳红;[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芃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N];电脑报;2010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N];证券时报;2010年

5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N];计算机世界;2010年

6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N];泰州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纪爱玲;[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8 周科竞;[N];北京商报;2011年

9 王小龙;[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霞;[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华;类石墨烯纳米片和模型体系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廖清;石墨烯及其相关结构的生长和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谢月娥;石墨烯纳米结构电子输运的调制[D];湘潭大学;2011年

4 袁建辉;石墨烯中的电子及其输运性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徐华;石墨烯界面电荷转移的拉曼光谱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徐宇曦;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组装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11年

7 康朝阳;碳化硅、蓝宝石与铜箔表面石墨烯的生长和表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李占成;高质量石墨烯的可控制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吕伟;石墨烯的宏量制备、可控组装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江林海;石墨烯负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同鑫;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复合电极材料储锂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吕翔;石墨烯的制备及高分子改性[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杜欣;可流动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谢声意;还原石墨烯氧化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邹燕;功能化石墨烯气敏特性的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晓晓;单层石墨烯超晶格中的输运特性和散粒噪声[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超群;石墨烯在不平整表面上吸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静;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制备、表征与应用[D];南京大学;2011年

9 王宽;石墨烯的室温简易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廖旭;石墨烯摩擦性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石墨烯三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6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96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b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