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梁结构设计优化方案
本文关键词:一种悬臂梁结构设计优化方案
【摘要】:针对目前自升式悬臂梁结构的形式和特点,以某自升式平台为例提出一种优化方法,使用较小的修改成本即可以使得站位作业区域最远点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加,扩大悬臂梁的作业范围。
【作者单位】: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优化设计 悬臂梁 载荷表 自升式平台
【分类号】:U674.38
【正文快照】: 油价不断创出新低的背景下,性价比高且日均消耗低的自升式平台势必占有较大的市场优势。须在市场的低谷期做好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性能更好的新产品,才能跟上客户的新要求。悬臂梁作为自升式平台关键结构之一,其承载能力提升对自升式平台整体性能提升效果明显,在站立作业区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宗煜;;最佳刚度悬臂梁的设计——提高摇钻内立柱刚度的途径[J];湖北机械;1982年04期
2 马玉龙;;悬臂梁压电发电技术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12期
3 王军龙;鲍丙豪;闻凤连;龚勇镇;;双晶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09期
4 岳东旭;于虹;袁卫民;;静电驱动的亚微米悬臂梁谐振器非线性特性[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4期
5 田玉滨;闫维明;高振闯;胡世强;;基于自振频率的悬臂梁损伤识别方法[J];结构工程师;2011年S1期
6 郭抗抗;曹树谦;;压电发电悬臂梁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及响应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4年01期
7 谢祥;靳国永;宿柱;;谱单元法的悬臂梁裂纹识别[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8 王建华;胡大琳;张满平;;双悬臂梁结构的应用研究[J];力学与实践;2005年06期
9 武恩;;悬臂梁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21期
10 ;大跨度装配式悬臂梁结构简介[J];建筑结构;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牛文杰;;重物冲击下悬臂梁动力响应的能量法[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陈荣梅;郭勤涛;张定;;悬臂梁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预测与确认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赵晓锋;王丙利;李斌;温殿忠;;采用MEMS制作悬臂梁结构设计模拟与制作工艺研究[A];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震;郝丽娜;薛定宇;徐心和;刘艳梅;;基于压电智能材料悬臂梁微力传感器研究进展[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梦伟;佟建华;崔天宏;董维杰;崔岩;王兢;王立鼎;;基于PZT薄膜的集成式微悬臂梁结构设计与制作[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冰;多尺度硅悬臂梁吸附的理论模型[D];东南大学;2015年
2 金大重;生化检测用集成微机械悬臂梁谐振传感器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6年
3 杨尊先;硅基集成纳机电探针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4 葛悦涛;基于纳米金标记的MEMS压阻悬臂梁生物芯片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陈卓;空心玻璃微球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悬臂梁结构的阻尼智能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丽;分布式光纤光栅智能悬臂梁温度解调系统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言浩;基于在线递归辨识方法的悬臂梁—移动滑块惯性力辨识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张凤云;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悬臂梁扭转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包华宇;悬臂梁阵列式压电俘能输出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杨;用于振动检测的超磁致伸缩薄膜悬臂梁的制备、性能研究[D];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
6 李小强;悬臂梁压电陶瓷发电装置发电性能研究及结构优化[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7 卢有为;复合型悬臂梁压电俘能器理论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许颖颖;悬臂梁压电发电装置的结构设计与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9 王晓宇;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庞高磊;车路耦合振动对压电陶瓷机电转换性能影响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50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05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