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散货船结构轻量化及振动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09:16

  本文关键词:散货船结构轻量化及振动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船舶轻量化 动力学分析 多刚体等效模型 参数化建模 多目标优化


【摘要】: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船舶轻量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局部舱段到整船,国内外学者利用有限元方法及各类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大量研究。参数化的应用使船舶结构优化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提高了研究效率,获得了更好的效果。经过阅读文献、仔细思考,可以发现在船舶结构轻量化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特别是形成一种能够解决一系列类似问题的指导方法,因此针对有限元分析的缺点与不足,本文以一艘54m机动散货船为研究对象,对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了研究,以此希望对船舶结构轻量化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1)全船动力特性分析。建立了全船有限元模型,确定了边界条件,计算了船舶激振频率禁区、附连水质量,进行了全船动力特性分析,得出了散货船全船的固有频率。结果表明该船舶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2)散货船分段刚体等效模型的建立。提出了一种新的等效方法,将弹性船体模型转换为分段刚体模型,成功引入到多刚体动力学软件,使模型可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达到既减小模型规模、加快分析速度,又可加入多种影响因素的目的。此等效方法既保留了传统传递矩阵法的传递思想,可以达到工程精度要求,又使分析对象保持了原本的几何形状,保证了船体等效为刚体后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中运行的必要条件与意义。本文从理论上详细论述了分段刚体等效思想,选用杆、轴、梁模型进行了等效方法可行性与有效性的验证。其后研究了散货船机舱主要机械设备、附连水质量、边界条件的等效方法,确定了散货船等效成分段刚体时原始数据的选取规则,进而建立了散货船的分段刚体模型。(3)散货船分段刚体模型的参数化设计。通过分析船体实际结构,选取了纵、横向主要骨材构件的长、宽、高作为设计变量,将全船构件分组,编写了各个构件的表达式,总结了通用的表示方法,获得了参数化的散货船分段刚体模型。当骨材构件的长、宽、高任一尺寸发生变化时,模型属性皆可作出相应改变。进行了设计变量的灵敏度分析,筛选出了对于质量、固有频率灵敏度较大的设计变量,将其作为最终的全船轻量化设计变量。建立了效果显著且快捷实用的分段刚体参数化模型,为参数化优化提供了基础。(4)散货船的多目标优化。阐述了优化的步骤,介绍了多目标优化的优点,计算了全船外板、骨材构件尺寸约束条件,选择了全船质量最轻和第二阶固有频率最小作为优化目标,进行了散货船轻量化和被动振动控制研究。获得了既满足质量最轻又使第二阶固有频率最小优化的质量结果、频率结果及相应构件的尺寸。结果表明,散货船总质量减少了2.7%;第二阶固有频率减少了3.1%。进行多目标优化,既可减少船舶总质量,在动力学上又增加了频率储备。(5)全船静力强度的校核。对优化后的散货船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强度校核,检验优化后的外板、骨材尺寸能否达到强度要求。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船舶性能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所得结果也说明了所用轻量化方法不仅有着较好的可行性,还有着巨大的工程价值和社会意义。(6)相对移动的物体与船舶相互作用的研究。总结并计算了散货船受到的各种振动激励,将其等效后添加在分段刚体等效模型上。利用充液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将压载水分为三种情况进行等效,等效为固定质量块和单摆的形式;货物的等效则以货物重心移动的轨迹为约束,建立了晃动的压载水与相对移动货物等效模型,探讨了相对移动的物体与散货船的互相影响。针对船舶横摇运动,对比了不同货物模拟方法的区别,验证了压载水对维持船舶稳性的作用。校核优化后的船舶稳性,结果表明,优化后船舶稳性良好,满足规范要求与实际需要。
【关键词】:船舶轻量化 动力学分析 多刚体等效模型 参数化建模 多目标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74.134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绪论12-24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2 轻量化的研究现状13
  • 1.3 船舶结构优化研究现状13-17
  • 1.3.1 有限元法在船舶结构优化的研究14-15
  • 1.3.2 船舶的参数化建模15-16
  • 1.3.3 灵敏度分析16-17
  • 1.4 船舶的受力分析17-18
  • 1.5 船舶模型的简化18-19
  • 1.6 多刚体动力学的研究现状19-20
  • 1.7 振动控制20-21
  •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1-22
  • 1.9 本章小结22-24
  • 第二章 全船有限元分析24-38
  • 2.1 有限元的基本思想24-25
  • 2.2 船舶的主要参数25-26
  • 2.3 全船有限元模型26-27
  • 2.4 全船动力特性分析27-37
  • 2.4.1 附连水的计算28-33
  • 2.4.2 边界条件33
  • 2.4.3 船舶激振频率禁区33-35
  • 2.4.4 全船动力特性分析结果35-37
  • 2.5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散货船分段刚体模型的建立38-64
  • 3.1 悬臂梁模型的验证39-49
  • 3.1.1 杆的纵向拉伸模型39-42
  • 3.1.2 轴的扭转模型42-45
  • 3.1.3 悬臂梁的弯曲模型45-48
  • 3.1.4 ADAMS中分段刚体模型的实现及模型检验48-49
  • 3.2 散货船分段刚体模型的建立49-63
  • 3.2.1 机舱主要机械设备的建立50-52
  • 3.2.2 分段模型的附连水质量52-59
  • 3.2.3 边界条件的建立59
  • 3.2.4 原始数据的选取规则59-60
  • 3.2.5 全船分段刚体模型的振动分析结果60-63
  • 3.3 本章小结63-64
  • 第四章 散货船分段刚体模型的参数化设计64-74
  • 4.1 参数化设计64-68
  • 4.2 参数化分析68-70
  • 4.3 灵敏度分析70-72
  • 4.4 本章小结72-74
  • 第五章 全船结构多目标优化74-86
  • 5.1 多目标优化的基本理论74-75
  • 5.1.1 多目标优化要素74-75
  • 5.1.2 优化问题的处理步骤75
  • 5.2 全船结构优化研究75-84
  • 5.2.1 全船构件尺寸约束75-78
  • 5.2.2 全船结构优化过程78-82
  • 5.2.3 全船优化结果及分析82-84
  • 5.3 本章小结84-86
  • 第六章 全船有限元静力强度校核86-92
  • 6.1 载荷86-88
  • 6.2 强度准则88
  • 6.3 静力分析结果88-91
  • 6.4 本章小结91-92
  • 第七章 振动激励92-100
  • 7.1 螺旋桨激励92-94
  • 7.2 柴油机激励94-96
  • 7.3 波浪激励96-98
  • 7.4 其他激励98
  • 7.5 在模型上的添加方法98-99
  • 7.6 本章小结99-100
  • 第八章 相对移动的物体100-122
  • 8.1 压载水的等效100-110
  • 8.2 货物的等效110-116
  • 8.3 相对移动的物体与散货船的互相影响116-120
  • 8.4 本章小结120-122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122-126
  • 9.1 总结122-123
  • 9.2 论文的创新性及意义123-124
  • 9.3 展望124-126
  • 参考文献126-132
  • 致谢132-134
  • 附录 硕士期间的成果和奖励1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丽芳;霍明磊;李威;;六杆柔顺机构的伪刚体模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2 田亚平;康军凤;;基于3R伪刚体模型的柔顺杆动力学建模及分析[J];机械传动;2013年05期

3 于会涛;孙洪;马培荪;;基于伪刚体模型法的柔顺机构驱动特性研究[J];传动技术;2006年04期

4 冯忠磊;余跃庆;王雯静;;模拟柔顺机构中柔顺杆件末端特征的2R伪刚体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5 李姣;李瑞琴;;平面柔顺机构伪刚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2年12期

6 季宏宇;;改进算法的非刚体模型碰撞检测研究[J];硅谷;2011年22期

7 胡永陶,符世祥,曾建华,洪景丰;脉冲堆堆芯结构抗震分析[J];核动力工程;1991年01期

8 邢宇帆;应用刚体模型表面瞬压积分法研究高层建筑脉动响应[J];广州建筑;2001年02期

9 王营;张兴准;;系统运动对弹性梁固有频率的影响[J];振动与冲击;1990年02期

10 邱丽芳;楚红岩;杨德斌;王涛;;基于伪刚体模型的多层LEMs建模与仿真[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永祯;张本悟;赵志成;武清玺;;人体有限块刚体模型的动力学计算[A];第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198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瑜;履带式集矿机海底行走的单刚体建模研究与仿真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忠磊;柔顺机构的2R伪刚体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2 孙东波;柔顺储能脚的伪刚体建模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刘晗;散货船结构轻量化及振动控制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4 崔锦羽;基于虚拟样机的ATV舒适性仿真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5 匡振中;基于内容的非刚体模型检索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6 张建锐;大变形柔顺仿生足的刚度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7 艾森;大型整流罩分离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77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077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b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