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船舶电缆绝缘老化规律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8:20

  本文关键词:船舶电缆绝缘老化规律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船舶电缆 丁苯橡胶 剩余硬度保留率 绝缘老化规律 快速检测


【摘要】: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以及电力推进船舶的出现,船舶电气系统也随之日益复杂,船舶电缆在船舶电气系统中担任着传输能量和信号的重要任务。众所周知,船舶电缆的工作环境复杂,在温度、湿度、机械振动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电缆绝缘层材料容易老化,进而导致电缆的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失效,从而导致船舶电气系统失效,甚至引起船舶火灾。可见,船舶电缆绝缘状态和老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船舶的安全和生产。另外,我国正在服役的老旧船舶众多,其上使用的依然是最初的船舶电缆(丁苯橡胶电缆为主),其绝缘性能的好坏无从知晓。为消除船舶电缆稳定运行中的安全隐患,明确电缆更换时机,就迫切需要对其绝缘老化寿命进行快速检测。 在影响绝缘材料的众多老化因素中,温度占主导地位。目前对船舶电缆绝缘寿命进行预测主要是依据GB/T11026和IEC60216标准,在实验室对船舶电缆开展高温加速老化实验,通过测量老化试样的断裂伸长率来推断其在实际使用温度下的寿命。这种方法是破坏性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从船舶电网中截取待检测电缆;同时需要很长的试验周期才能得到实验结果;另外,船舶电缆穿越不同舱室,其工作环境必然存在差异,这意味着所截取的样品只能代表局部,无法对全船电缆的绝缘寿命进行检测。 综上,若能提出一种在线、快速的电缆寿命检测方法,无论是对船舶的安全性还是减少盲目更换电缆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问题,本文以目前众多老旧船舶上广泛应用的丁苯橡胶电缆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一种基于硬度的船舶电缆绝缘老化寿命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完成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1)依据相关标准,选取135℃、150℃、165℃、180℃四个老化温度点,对新的丁苯橡胶电缆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并分别对老化后试样的硬度、断裂伸长率、密度和绝缘电阻等性能指标进行测量,获得了船舶丁苯橡胶电缆绝缘老化的定量规律。结果发现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即老化程度的加深,绝缘层硬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密度缓慢增加,绝缘电阻在老化后期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硬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与其老化程度之间线性关联明显,为对电缆绝缘寿命进行快速无损检测,选取硬度为特征参量。 (2)建立了丁苯橡胶电缆绝缘层伸长比、断裂伸长率以及老化交联密度等与其硬度之间的理论模型,阐明丁苯橡胶伸长比、断裂伸长率以及交联密度等与其硬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提出剩余硬度保留率概念,参考GB/T11026和IEC60216标准中规定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所测硬度数据进行了统计验证以及系统分析,进而提出基于剩余硬度保留率的船舶丁苯橡胶电缆绝缘寿命快速检测新方法。 (3)参照GB/T11026和IEC60216标准,对丁苯橡胶电缆绝缘寿命快速检测新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剩余硬度保留率的检测新方法具有与上述标准较高的相符性,不但结果准确而且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并提出以剩余硬度保留45%作为新方法的检验失效标准,即丁苯橡胶电缆的寿命终点。另外绝缘电阻测试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基于剩余硬度保留率对船舶丁苯橡胶电缆绝缘老化寿命进行快速检测的有效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揭示了船用丁苯橡胶电缆绝缘层老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硬度的船舶电缆绝缘老化寿命快速检测方法,在应用该方法时,首先需按照文中所述过程建立基于剩余硬度保留率的寿命预测模型(不同电缆模型不同),在实船检验时只需对要检验的船舶电缆绝缘部位进行硬度测试,随后带入相应模型便可得知其剩余使用寿命。这意味着检验人员可以在船上随时对不同部位的船舶电缆进行检验,不需再反复进行取样以及漫长的老化试验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65;U6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冠洲;船用电力电缆的选择与计算[J];船舶;1994年04期

2 郝t ,王庆春;船用电缆剩余寿命无损检测法[J];船电技术;2003年03期

3 胡纪五,吴庆明,马晋嵘;电缆绝缘电阻在线测量的研究[J];电测与仪表;2000年05期

4 徐阳,钟力生,曹晓珑,G CHEN,Jason Y TIAN,A E DAVIES;XLPE电缆及接头局部放电的超高频测量与分析[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2年01期

5 郭俊,吴广宁,张血琴,舒雯;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2期

6 李华春;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的分析比较[J];电力设备;2005年05期

7 王立;李华春;薛强;周作春;;220kV电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运行情况分析[J];电力设备;2007年06期

8 龙望成;高炎辉;关根志;郑良华;朱大铭;;交叉互联接线的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理论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3期

9 郑晓泉,王国红;直流法XLPE电缆绝缘在线诊断中的几个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电线电缆;2000年05期

10 郑晓泉,屠德民;采用直流法对 XLPE 电缆进行在线检测的抗干扰技术研究[J];电线电缆;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1236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236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7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