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六层金字塔点阵夹芯板结构在水下近距爆炸载荷下的冲击实验

发布时间:2018-02-02 03:11

  本文关键词: 金字塔点阵 夹芯板 水下爆炸 吸能 实验研究 数值仿真 出处:《中国舰船研究》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研究多层金字塔点阵夹芯板结构在水下近距爆炸载荷下的抗爆性能,加工制作了六层金字塔点阵夹芯板结构模型,通过水下爆炸实验,揭示了多层金字塔点阵夹芯板结构的变形模式,并对模型结构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了夹芯板结构的吸能情况。上面板呈整体下沉变形模式;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存在动态屈曲变形模式;屈曲芯层之间的夹层板呈波浪褶皱变形;下面板呈平台变形模式,靠弯曲和拉伸变形吸能。实验结果表明:夹芯结构的第1层和第6层破坏较为严重,同时由于夹芯层的吸能作用,对下面板起到了一定的缓冲防护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anti-explosion performance of the multi-layer pyramid lattice sandwich board structure under underwater close-range explosion load, a six-layer pyramid lattice sandwich plate structure model was fabricated, and the underwater explos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he deformation mode of the multi-layer pyramid lattice sandwich panel structure is revealed,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model structure is carried out,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of the sandwich plate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e pyramid lattice sandwich structure has dynamic buckling deformation mode. The sandwich plate between the buckling core layer is wave-fold de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layer and the sixth layer of the sandwich structure are damaged seriously,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of the sandwich layer is also due to the energy absorption of the sandwich layer. For the lower panel to play a certain role in buffer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工程系;
【基金】:国家级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9253)
【分类号】:U674.70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将点阵结构应用到舰艇上以提高其抗爆抗毁伤性能的研究引起了舰船学术界的关注。对于点阵夹芯结构的研究,国内则主要集中于其静态力学性能。熊健等[1]提出利用碳纤维预浸料细条通过模具来制备金字塔点阵结构,并利用此制备工艺制作出4种成型的金字塔点阵结构,通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弓晓芸,陈晓明;新型夹芯板的研究及应用[J];钢结构;2000年02期

2 丁瑞金,杨静;夹芯板及其安全防火第二部分——避免垮塌[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0年07期

3 彭伟斌,朱森元,胡泽保,刘莹青;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屈曲分析[J];宇航学报;2001年04期

4 王海忠,何保康;建筑夹芯板结构性能试验研究[J];钢结构;2001年05期

5 孙恽勤;复合夹芯板的生产工艺[J];水运工程;2002年12期

6 高云,万旭;建筑夹芯板破坏模式[J];低温建筑技术;2003年02期

7 郑瑾;张其林;;建筑用夹芯板研究新进展[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8 刘忠玲;陈兆春;孙杰;;超轻隔热夹芯板简介及应用[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6年05期

9 王建平;郑瑾;;夹芯板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7年04期

10 Jeom Kee Paik;Anil K.Thayamballi;Gyu Sung Kim;;铝制蜂窝夹芯板的强度特性[J];钢结构;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瑾;张其林;;建筑用夹芯板研究新进展[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郑瑾;张其林;;建筑用夹芯板研究综述[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春川;李凤明;;几何非线性夹芯板结构的冲击振动特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4 苏幼坡;徐悦;苏静萍;;混凝土夹芯板内力与变形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5 罗振彪;赵彤;戴自强;;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夹芯板的开发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6 ;金属面夹芯板安装及验收规程(征求意见稿)[A];绝热隔音材料轻质建筑板材新产品新技术论文集[C];2003年

7 ;金属面夹芯板安装及验收规程 征求意见稿[A];2005年绝热隔音材料轻质建筑板材新技术新产品论文集[C];2005年

8 ;金属面夹芯板安装及验收规程 条文说明[A];2005年绝热隔音材料轻质建筑板材新技术新产品论文集[C];2005年

9 徐悦;苏幼坡;;预应力砼夹芯板正截面承载力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10 查晓雄;秦培成;余敏;;金属面夹芯板均布面荷载作用下挠度计算公式的研究[A];2008中国绝热隔音材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文心;《建筑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国家标准即将问世[N];中国建材报;2008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N];中国建设报;2008年

3 驻河南记者 秦军舰;多功能彩钢隔热夹芯板复合流水线投产[N];中国建材报;2003年

4 袁正雄 邹志超;决不让安置点群众第二次受灾[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海忠;夹芯板的冷弯薄壁型钢面层板在泡沫芯层支承下的屈曲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2 栾旭;金属蜂窝夹芯板疲劳和冲击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徐朝阳;木质复合蜂窝夹芯材料性能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田伟;夹芯纺织结构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5 宋滨娜;金属泡沫铝夹芯板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6 孙直;碳纤维夹芯材料/结构界面破坏及界面增韧的多尺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李鑫;强动载荷作用下多孔金属夹芯方板的动态力学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亓歌;轻质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连接设计及性能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利猛;复合材料蜂窝夹芯板力学性能及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周雪清;平面夹芯板统一理论及圆弧夹芯板抗弯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晓浩;PVC泡沫浮板等的水库防蒸发节水试验及轻质复合夹芯板的研发[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慧;隔板增强复合材料泡沫夹芯梁剪切性能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6 刘佳;泡沫铝夹芯板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陈博;PVC泡沫夹芯碳纤维/环氧树脂夹芯板低速冲击数值模拟[D];中北大学;2016年

8 关童;混凝土夹芯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9 胡金萍;蜂窝夹芯板动态力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葛培培;基于能带理论的周期夹芯板振动传播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83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483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a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