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基于有限元能量流的混合结构间耦合损耗因子

发布时间:2018-03-17 09:31

  本文选题:耦合损耗因子 切入点:有限元能量流法 出处:《中国舰船研究》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减轻船舶结构重量,降低重心,高速船往往采用钢、铝混合结构,两者之间采用过渡接头进行连接会影响结构声波的传递。耦合损耗因子(CLF)作为统计能量分析法的一个关键参数,对船舶舱室噪声预报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有限元能量流法构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写计算程序,将其应用于某典型钢、铝混合结构的计算中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同时还研究了连接接头参数及加筋板对结构耦合损耗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接头的重量或横截面积可以减小中高频段的耦合损耗因子。所编程序可以为该类型船舶的噪声预报及减振降噪提供建议与指导。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ship's structure and reduce the center of gravity, high-speed ships often use steel and aluminum mixed structure, The coupling loss factor (CLF) is a key parameter of 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energy flow method, 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the calculation program is compiled by Matlab software, which is applied to a typical steel. The effect of connection parameters and stiffened plate on the coupling loss factor is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upling loss factor can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weight or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joint, and the program can provide advice and guidance for the noise predic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of this type of ship.
【作者单位】: 中国船级社温州办事处;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基金】: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专项资助项目(工信部联装[2010]337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zyo-22)
【分类号】:U66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永水;吴卫国;陈景昊;周雍;周超;;钢铝结构连接耦合损耗因子计算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5年03期

2 张瑾;马兴瑞;韩增尧;邹元杰;;基于有限元的能量流分析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年08期

3 卢兆刚;郝志勇;郑旭;;基于有限元能量流模型的复杂耦合结构中低频段耦合损耗因子的计算[J];振动与冲击;2011年11期

4 王承权,张京立;舰船钢—铝结构过渡接头的应用及节点设计[J];船舶工程;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景昊;吴卫国;林永水;;基于有限元能量流的混合结构间耦合损耗因子[J];中国舰船研究;2016年04期

2 邢鹏;卢炽华;华林;邓松;苏卓宇;杜松泽;;黏弹性约束阻尼结构对车内噪声控制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3 赵兴科;邱忠超;黄继华;陈树海;;电刷镀镍钢-铝钎焊接头的界面组织与力学性能[J];热加工工艺;2015年09期

4 林永水;吴卫国;陈景昊;周雍;周超;;钢铝结构连接耦合损耗因子计算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5年03期

5 朱卫红;马兴瑞;韩增尧;邹元杰;;基于有限元的板结构能量流分析[J];强度与环境;2014年02期

6 林健;杨上陆;雷永平;;钢/铝异种材料连接接头的强度及失效模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7 陈斌;;结构过渡接头在舰船结构上应用的若干问题[J];造船技术;2013年05期

8 崔立;;舰船应用钢/铝结构过渡接头质量控制的分析[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1年01期

9 崔立;;铝合金舰船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探讨[J];船海工程;2008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兆刚;郝志勇;郑旭;;基于有限元能量流模型的复杂耦合结构中低频段耦合损耗因子的计算[J];振动与冲击;2011年11期

2 黄益民;刘伟;刘永寿;岳珠峰;;充液管道模态的参数灵敏度及其共振可靠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0年01期

3 朴明伟;方吉;赵钦旭;兆文忠;;基于刚柔耦合仿真的集装箱车体振动疲劳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9年03期

4 谢基榕;吴文伟;沈顺根;;基于有限元的功率流分析方法及实现[J];船舶力学;2009年01期

5 许芝芳;于长亮;;铝-钢过渡接头在船舶结构焊接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6期

6 周平;赵德有;;动态刚度阵法的研究概况[J];振动与冲击;2006年04期

7 李湘南;林哲;;船舶机械设备联接处非保守耦合损耗因子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5年04期

8 伍先俊,朱石坚;基于有限元的功率流计算及隔振系统优化设计技术研究[J];船舶力学;2005年04期

9 王承权,张京立;舰船钢—铝结构过渡接头的应用及节点设计[J];船舶工程;2004年06期

10 王宏伟,赵德有;平板与周期加筋阻尼板间耦合损耗因子的研究[J];船舶力学;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瑞森;孙进才;;非保守耦合结构间耦合损耗因子的计算[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2 明瑞森;建筑结构间耦合损耗因子测量的新方法[J];声学学报;1996年02期

3 盛美萍,孙进才,王敏庆,黄协清;直接和间接耦合损耗因子的计算方法[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7年06期

4 孙进才,王冲,,孙朝晖;间接耦合机械结构之间的耦合损耗因子[J];声学学报;1995年01期

5 明瑞森;应用结构声强技术测量耦合损耗因子[J];振动工程学报;1997年01期

6 蒋华伟;李向丽;谭玉波;;管内电缆导体绞缆序列比对耦合损耗作用的优化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1期

7 赵宇宁;杨晓冬;程东伟;;闭域空间中泄漏同轴电缆耦合损耗的研究[J];应用科技;2007年12期

8 张昕;郭黎利;杨晓冬;李文兴;;泄漏同轴电缆耦合损耗影响因素[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9 卢兆刚;郝志勇;郑旭;;基于有限元能量流模型的复杂耦合结构中低频段耦合损耗因子的计算[J];振动与冲击;2011年11期

10 杨晓华,姚德源;有限长圆筒壳与圆板连接的耦合损耗因子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媛;;漏泄电缆耦合损耗的测试方法[A];中国通信学会2006年光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敬亚军;WCDMA多网络共存干扰分析[N];通信产业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英诚;铝蜂窝夹层板耦合损耗因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赵宇宁;闭域空间泄漏同轴电缆耦合损耗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任晓勇;泄漏同轴电缆耦合损耗计算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4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624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