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和直接计算技术的航行器阻力系数算法研究
本文选题:水下航行器 切入点:CFD数值模拟计算 出处:《中国科技论文》2016年19期
【摘要】:为了准确计算水下航行器阻力系数,实现水下航行器操纵性能预报和运动控制,以某型水下航行器为例,开展了基于CFD数值模拟计算和理论直接计算的水动力阻力系数算法研究工作。首先在建立水下航行器主尺度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运用CFD建立航行器简化模型并划分网格,然后计算此模型在3个平动方向上不同航速时所受的力,进而拟合出阻力系数;其次运用理论公式直接计算航行器阻力系数;最后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2种方法的有效性,并采取均方融合技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Abstract]:In order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drag coefficient of underwater vehicle and realize the prediction of maneuvering performance and motion control of underwater vehicle, a certain type of underwater vehicl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research work of hydrodynamic drag coefficient algorithm based on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Firstly,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in scale physical model of underwater vehicle, the simplified model of underwater vehicl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CFD and the mesh is divided. Then the force of the model at different speeds in three translational directions is calculated, and then the drag coefficient is fitted out. Secondly,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rag coefficient of the vehicle directly.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the two methods is verified by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mean square fusion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01421200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9111,51209100)
【分类号】:U661.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光;施瑶;杜晓旭;黄桥高;;驻留航行器沉底稳定性的数值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2 刘海军,徐德民,高新;确定航行器组成部分的设计要求[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3 刘海军,,徐德民,高新,王崇伟;用递层分析法确定水下自主航行器的设计要求[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4 ;智慧岛[J];现代舰船;2005年12期
5 朱珉虎;;中国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飞鳐水面航行器[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6 朱珉虎;飞鳐水面航行器[J];船舶;2002年03期
7 宁涛;党建军;陈伟华;;水下高速航行器壳体联结强度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08期
8 傅金祝;;甚浅水使用的UUV系统[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2009年03期
9 汤浩;罗凯;李代金;;水下超高速航行器首舵控制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08期
10 罗凯;段鹏;高亚强;;一种新型的超空泡航行器流体动力布局[J];计算机仿真;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贾力平;康顺;;基于FINE/Marine的水面高速航行器的水动力数值模拟[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袁亚新;法制成新型水下航行器[N];科技日报;2001年
2 记者 李佳彬;中马澳三方将重点水下搜寻失联客机[N];光明日报;2014年
3 孙滨生;澳科学家设计革命性航行器[N];中国航空报;2004年
4 国防大学教授 李大光;十天后,搜寻MH370将如大海捞针[N];中国经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何漫丽;水下自航行器水动力学特性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温秉权;小型浅水域水下自航行器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张宏伟;可着陆水下自航行器系统设计与动力学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侯巍;具有着陆坐底功能的水下自航行器系统控制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王晓鸣;混合驱动水下自航行器动力学行为与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刘潮东;水下信号处理与航行器路径规划方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芳;过驱动水面航行器的控制分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王昊;基于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的自主海洋航行器协同路径跟踪[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正华;基于超短基线的水下自主航行器回收导航策略的研究与仿真[D];浙江大学;2013年
2 翟刘慧;面向监测与探测应用的水面自主航行器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周宏祥;波浪能推进水面航行器的路径规划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唐传璋;基于北斗卫星的小型水上航行器终端控制系统设计[D];燕山大学;2016年
5 白莹;可着陆水下自航行器外形设计与优化[D];天津大学;2007年
6 李波;水下无人航行器发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张智伟;水下仿生航行器自主游动的三维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刘同辉;水下自航行器传感系统集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刘锟;混合型水下自航行器的概念设计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王晓鸣;水下自航行器运动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1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67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