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船体板的屈曲和极限强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1 00:11

  本文关键词:船体板的屈曲和极限强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船体是由加筋板组成的薄壁箱形梁结构。船体梁的总体失效通常取决于甲板、船底板,有时候是舷侧加筋板的屈曲和塑性破坏。因此,对于衡量船体结构的安全性而言,对甲板、底板、舷侧板进行屈曲和极限强度分析是十分重要且必须的。对于加筋板而言,加强筋间的板格之局部屈曲和失效是最基本的失效模式。因此对组合载荷作用下加强筋间的板格的屈曲和极限强度的评估也很重要。 船体板的屈曲和极限强度取决于很多影响因素,主要有:板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载荷特征、初始缺陷(如初始变形和焊接残余应力)、边界条件以及腐蚀的影响、疲劳裂纹等。 作用在船体板上的载荷分量通常可以分为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应力。面内载荷分为轴向压应力或拉应力、边缘剪切应力以及面内轴向弯曲应力。实际的船舶结构中面内载荷通常由船体梁的总纵弯曲或者船体梁的扭转引起。侧向压应力则由水压力和货物压力引起。 本文以船体板的屈曲和极限强度为研究目标,主要内容有: ·指出研究船体板屈曲和极限强度的意义和目的,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 · 考虑残余应力、侧向压应力、开孔和扭转约束对于板格的屈曲强度的影响,讨论了各个因素影响下的板格的屈曲强度计算公式。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对屈曲强度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根据大变形理论,通过板的非线性控制微分方程的分析,得到了各种组合载荷情况下的板格的极限强度计算公式。并考虑初始缺陷对极限强度的影响; · 按照CCS “油船结构直接计算分析指南”(2004)对110,000DWT原油船进行有限元直接计算。针对各种规定的计算载荷工况,对该船船体结构进行了强度校核。并对其主要的船体板如甲板、底板、舷侧、内壳和纵横向舱壁板等板格进行了平板屈曲校核。
【关键词】:船体结构 直接计算 屈曲强度 极限强度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U661
【目录】:
  • 第1章 绪论8-16
  • 1.1 引言8-9
  • 1.2 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即存在的问题9-11
  • 1.2.1 基于板理论的简化方法9-10
  • 1.2.2 实验及有限元分析10-11
  • 1.2.3 存在的问题11
  • 1.3 加筋板的失效模式11-13
  • 1.4 加筋板的非线性分析13-15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15-16
  • 第2章 船体板的屈曲强度分析16-36
  • 2.1 基本假设16-22
  • 2.1.1 板的几何和材料属性16-17
  • 2.1.2 边界条件17-18
  • 2.1.3 载荷18-19
  • 2.1.4 初始缺陷19-22
  • 2.2 屈曲强度公式22-23
  • 2.2.1 设计公式22-23
  • 2.3 各种缺陷和损伤对板格屈曲强度的影响23-33
  • 2.3.1 残余应力的影响23-27
  • 2.3.2 侧向压应力的影响27-28
  • 2.3.3 开孔的影响28-30
  • 2.3.4 扭转约束的影响30-33
  • 2.4 计入各种影响因素后的屈曲强度公式33-34
  • 2.4.1 纵向压应力载荷作用下的弹性屈曲应力公式33-34
  • 2.4.2 横向压应力载荷作用下的弹性屈曲应力公式34
  • 2.4.3 剪切应力载荷作用下的弹性屈曲应力公式34
  • 2.5 计算公式和有限元结果的比较34-36
  • 第3章 船体板的极限强度分析36-54
  • 3.1 板的极限强度标准和校核36-39
  • 3.2 组合载荷作用下板格的极限强度公式39-48
  • 3.2.1 板的非线性控制微分方程39
  • 3.2.2 纵向压应力载荷和侧向压力共同作用下的板格的极限强度公式39-44
  • 3.2.3 侧向压力作用下的板格的极限强度公式44
  • 3.2.4 横向压应力载荷和侧向压应力共同作用下的板格的极限强度公式44-47
  • 3.2.5 剪应力和侧向压力共同作用下的板格的极限强度公式47-48
  • 3.2.6 轴向载荷、剪应力和侧向压应力共同作用下的板格的极限强度公式48
  • 3.3 算例48-52
  • 3.3.1 单轴向压应力作用下的正方形板格的极限强度49
  • 3.3.2 矩形板格在纵向或者横向压应力作用下的极限强度49-50
  • 3.3.3 双轴向压应力载荷作用下的板格的极限强度50-51
  • 3.3.4 纵向压应力和剪应力作用下的正方形板格的极限强度51-52
  • 3.4 屈曲强度和极限强度的比较52-54
  • 第4章 110000 DWT原油船舱段有限元计算分析54-67
  • 4.1 概述54-55
  • 4.2 有限元模型55-61
  • 4.2.1 计算模型55
  • 4.2.2 坐标系55
  • 4.2.3 材料特性55
  • 4.2.4 分组55-56
  • 4.2.5 单元特性56-57
  • 4.2.6 整体有限元模型57-61
  • 4.3 边界条件61-62
  • 4.4 计算工况及载荷计算62-66
  • 4.4.1 一道纵舱壁油船计算工况62-64
  • 4.4.2 载荷64-66
  • 4.5 计算结果66-67
  • 第5章 110,000DWT原油船结构强度及平板屈曲校核67-76
  • 5.1 强度校核67-72
  • 5.1.1 许用应力67-68
  • 5.1.2 梁单元应力结果及校核68-71
  • 5.1.3 板单元应力结果及校核71-72
  • 5.2 平板屈曲检查72-76
  • 5.2.1 一般规定72-73
  • 5.2.2 平板屈曲强度有限元校核方法73-75
  • 5.2.3 屈曲强度分析75-76
  • 第6章 结论76-77
  • 参考文献77-81
  • 致谢81-82
  • 附录82-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少荣,高轩能,孙祖龙;板的弹-塑性屈曲强度[J];南昌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1996年04期

2 裴俊厚;厚壳式玻璃钢船体板的静、动态响应分析[J];中国造船;1990年04期

3 查煜峰;焊接圆柱壳屈曲强度的敏感因子及可靠性分析[J];力学季刊;1992年02期

4 查煜峰;不同规范的焊接圆柱壳屈曲强度实验比较及可靠性分析[J];中国造船;1991年01期

5 余金生,张文华;川江及三峡库区标准型载货汽车滚装船船底板屈曲强度研究[J];船海工程;2005年01期

6 冯刚,朱锡,张振华;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受损加肋圆柱壳的剩余屈曲强度计算[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唐志祥;薄板梁腹板超临界屈曲强度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1985年01期

8 魏玉卿,陈斌;缝纫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屈曲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9 陈炜;张少雄;;基于共同规范的散货船屈曲强度评估[J];船海工程;2011年02期

10 成戎;王志浩;;复合加劲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与制作方案分析[J];工业建筑;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飞;秦太验;段梦兰;;海洋平台结构的屈曲强度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成名;李洛东;梁园华;陈瑞峰;林钟明;;深水半潜平台框架强度分析研究[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黄学伟;蔡力勋;李想;;考虑温度效应的新型钢塑复合管屈服与失稳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滕锦光;赵阳;;钢筒仓结构中环梁的屈曲强度设计准则[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赵阳;滕锦光;;钢筒仓转折连接的试验研究[A];第十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张立平;;张拉整体塔结构安全性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嵇晓宇;徐兵;郁向东;杨玉明;;薄壳结构非线性屈曲有限元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8 黄燎原;徐荣明;朱文杰;;乆绳肌肌腱重建膝前十字韧带的研究进展[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李荣锋;;爆炸冲击波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技术的研究及其在钢铁行业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10 陈骥;;英国建筑钢结构标准中受弯和压弯构件的稳定设计[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甘丰录;HCSR箭在弦上 业界应枕戈以待[N];中国船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莫时旭;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行为试验研究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韩志军;直杆的撞击屈曲及其应力波效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雪彪;船体曲面钢板完全线加热成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岩;含腐蚀损伤船体结构屈曲评估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闫发锁;计及结构弹性效应的砰击载荷与响应[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尚高峰;轻量化船舶结构极限强度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1年

7 师桂杰;集装箱船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良;船体板的屈曲和极限强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培涛;双壳油船结构屈曲强度分析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小卉;基于协调共同规范的散货船屈服和屈曲强度直接计算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杨万鹏;腐蚀损伤船体结构屈曲强度评估方法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卓帅;深水半潜平台全寿命期结构健康状态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元美;基于共同结构规范的屈曲强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祺;基于油船共同结构规范的屈曲和疲劳强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唐亮;基于结构共同规范的船体板屈曲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林杰;纵向及横向载荷作用下的骨材侧倾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Adil Farooq;基于ABS和DNV规范的某风电安装船屈服强度和屈曲强度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船体板的屈曲和极限强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58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8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