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水下滑翔机的柔性后缘机翼研究
【图文】:
图 1-2 Slocum 混合驱动滑翔机Figure 1-2 Slocum hybrid glider图 1-3AUV Powered GliderFigure 1-3 AUV Powered Glider日本JAMSTEC (JapanAgency for Marine-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研究中心也在 2006 年研制了一台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17],如图 1-4 所示。该机机身
AUV[21],如图 1-8 所示。该机全长 2.29 米,外径 0.3 米,滑翔机尾部装有螺旋桨推进器,并带有可控垂直尾舵和升降翼。该滑翔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具有三种工作模式,,而且每一种工作模式的航行速度不同,因此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滑翔运动需采取的控制方式不同。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674.9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宫宇龙;马捷;刘雁集;张凯;;实验尺度水下滑翔机的机翼设计与水动力分析[J];船舶工程;2015年08期
2 王树新;刘方;邵帅;王延辉;牛文栋;吴芝亮;;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动力学建模与海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3 官源林;李华峰;杨熙鑫;;基于MFC的复合型仿生鱼尾的振动性能[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3年S2期
4 田文龙;宋保维;刘郑国;;可控翼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运动性能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李颖虹;任小波;;深海的呼唤——深海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5期
6 周怀阳;王虎;;一所独特而令人深省的海洋研究机构:蒙特利海湾研究所(MBARI)[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7 武建国;陈超英;王树新;张宏伟;王晓鸣;;混合驱动水下滑翔器滑翔状态机翼水动力特性[J];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马冬梅;马峥;张华;姚惠之;;水下滑翔机水动力性能分析及滑翔姿态优化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6期
9 金翔龙;;二十一世纪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展望[J];科学中国人;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方;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系统设计与运动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武建国;混合驱动水下滑翔器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志金;可变翼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变翼系统设计与航行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孙梦瑶;水下滑翔机粘性水动力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李承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自适应后缘结构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0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61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