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基于强度监测系统的船体结构疲劳评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7 09:39
【摘要】:船舶在整个营运期内遭受随机波浪载荷作用,船体结构在随机交变载荷作用下易引起结构强度、疲劳等问题。本文对船体强度监测系统的拓展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基于船体强度监测系统数据的结构疲劳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以某集装箱船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船体结构强度监测系统对该集装箱船的疲劳损伤计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一种长基线应变仪的船体强度监测系统,对该系统的组成,包括功能框架、硬件以及软件进行总结,针对总体载荷监测,分析了涉及到的系统内部弯-扭矩分解算法和基于该系统的几种监测方案。(2)为了获取外力矩作用下节点的应力传递函数,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集装箱整船和舱段模型,并用AQWA软件计算了船体的波浪载荷,根据薄壁结构力学研究了舱段端面扭心的计算方法。(3)针对单一长基线应变仪监测剖面的情况,ANSYS结合AQWA进行规则波频域计算,基于总纵弯矩频域结果计算监测剖面评估点的应力响应传递函数和疲劳损伤,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4)针对联合双剖面监测分解船体弯、扭矩情况,ANSYS结合AQWA进行规则波频域计算,基于弯、扭矩频域结果计算监测剖面评估点的应力响应传递函数和疲劳损伤,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图文】:

监测系统,船体


个多世纪的发展,船体结构监测系统目前可分为商用、军用、科研三方面。外在这方面起步早,韩日及欧美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对船体结构监测系统的研究应用到了实船上。世界各大船级社,如英国的 LR 船级社、挪威的 DNV 船级社 ABS 船级社等也都很早制定了有关船体结构监测系统的标准。世纪七十年代,Lindemann 对船体结构监测技术开展了初步研究,考虑了天气统的影响,基于全尺度试验,针对垂向加速度和纵向弯矩,建立了波浪载荷临而发展了探测波浪特性和呈现波浪载荷图像的辅助模块[11-12]。1994 年,为准确估船体全寿命周期内的结构状况,欧洲开展了一份先进系统研制的两年计划,技术等多家公司以及法国的 BV 船级社联合开发一种可用于监测船体结构腐蚀展以及疲劳损伤的船体综合预测系统[13];1997 年 Hjelme 等用两种光纤光栅应系统,分别在一艘缩尺双体船模型上测量了砰击力和弯矩[14];同年 8 月国际船员会(ISSC)的报告中介绍了一种船体响应监测系统(HRMS),该系统可用舶运动响应和结构应力响应[15],给海员提供决策支持,以降低危险的应力水平1.1 所示。

光纤技术,轻结构,球罐,结构安全


4图 1.3 球罐型 LNG 船构公司自 2001 年起一直致力于光纤技术以及结构安全技术的开船舶与海洋装备,该公司研发的船体应力系统有助于增加船舶经广泛地运用于各大主流船型上和近海装备上[18-19]。2002 年 Karianne[20]等人在两艘舰船的船壳上布置光纤光栅传感器,监过有限元建立船体模型,分析受力状态,以进行对比分析。同于光纤光栅传感器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度的船舶健康监测系有高解调速度,,可以从上百个光纤光栅传感器中分解出信号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661.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慧龙;贾连徽;甄春博;刘宁;李俊男;;船舶结构应力监测与强度评估系统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2 贾连徽;任慧龙;孙树政;李积德;唐浩云;;船体结构应力监测点的选取方法研究[J];船舶力学;2013年04期

3 汪雪良;顾学康;魏纳新;徐国徽;吴宴华;;航行船舶在波浪中响应长期监测技术[J];舰船科学技术;2012年02期

4 胡雄;孙德建;金永兴;续秀忠;;集装箱船舶结构状态的在线监测技术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9年04期

5 袁广超;田旭东;陈恩;程镇;鲁飞;;振弦传感器在船舶应力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传感器世界;2009年03期

6 王然章,彭文科,詹志鹄,胡毓仁,陈伯真;采用简化方法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校核[J];中国造船;1999年02期

7 崔维成,蔡新刚,冷建兴;船舶结构疲劳强度校核研究现状及我国的进展[J];船舶力学;1998年04期

8 李积轩;欧洲联手研制船体监测系统[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1994年11期

9 洁茹;;船体应力监视装置[J];技术经济信息;1992年04期

10 王振国;;船舶应力监测系统[J];技术经济信息;199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浩云;任慧龙;贾连徽;冯国庆;;船舶结构实时监测系统[A];2013年CAD/CAM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为;光纤光栅在船舶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冯国庆;船舶结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崔明;面向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石杨;基于CSR和HCSR的油船结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朱紫贵;结构监测技术在海上重大件运输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4 孙昊;散货船结构疲劳评估的设计波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张帆;基于简化方法的薄膜型LNG船疲劳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岚;基于FBG技术的散货船结构监测传感器布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侯超;船体强度状态监测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蒋志岩;船舶结构疲劳评估及其应力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冯国庆;船舶结构疲劳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30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630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f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