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电动缸在减摇鳍装置上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30 17:51
【摘要】:在舰船全电化设计及舱室辅机轻量化、电驱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未来船舶稳定装置将有采用电驱动方式的需求,在明显减少设备体积重量的同时,彻底解决传统液压系统效率低、漏油、噪声大及发热问题,大幅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以舱室辅机轻量化设计技术以及电驱化机构技术为基础,通过开展船舶轻量化稳定装置集成优化设计、伺服系统驱动控制技术、陆上台架试验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完成面向中小型船舶的轻量化稳定装置研制,实现中小型船舶轻量化稳定装置轻量化需求下对新型驱动方式的配置选择,并完成试验验证与示范应用。此次应用试验研究的目标对象是已有的一套减摇鳍装置执行机构,对其改造之后将电动缸代替原有的液压缸,进行试验。首先完成系统设计,根据原设备应用船舶的流体计算输入,对电动减摇鳍装置样机的总体参数进行核算,并以此作为伺服电动缸选型的依据。然后对电动缸性能进行测试,搭建试验平台,全面测试电动缸性能,为电动缸在减摇鳍装置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根据减摇鳍双缸协同控制及相关动作要求编制驱动控制程序,开展电动缸在减摇鳍装置上的应用试验,整个试验系统由电动减摇鳍样机和模拟加载设备组成。本研究属于电动缸应用试验,目的是验证该型电动缸在减摇鳍上应用的可行性、连续运行时的可靠性及传动参数匹配的合理性。后续工作内容主要是试验验证电动减摇鳍装置在加载工况下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文】:

应力变化,支承座,应力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两油缸安装上、下板加载,对支承座面板进行约束,比较切割前后的应力水平。如图 2-8 所示,切割前后最大应力由 114.9Mpa 增大至 126Mpa,应力水平在切割前后变化不大,且由于支承座采用 25 钢,屈服强度为 215Mpa,可见强度仍满足要求。

零件图,执行机构,零件图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动减摇鳍样机执行机构是在原某型减摇鳍装置基础上改造而成,核心设计更改是采用 FT60-2406(Exlar)电动缸取代原执行机构上的往复油缸,设计中遵循最大化利用原执行机构的原则,完成电动缸在执行机构中支承座上的安装、电动缸输出杆与鳍柄的连接,在电控系统驱动下由伺服电机带动电动缸往复运动,使鳍柄绕其中心线作回转运动,,工作转角为±28o,极限转角为±32o,保证电动缸平稳运行且不与支承座、鳍柄等干涉,如图 3-7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664.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静;陈洪;;电动缸系统控制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2 杨继东;刘昆;杨中山;车海伟;;电动缸性能参数测试系统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3 陈超;赵升吨;崔敏超;蔡后勇;李雪;;电动缸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机械传动;2015年03期

4 魏艳红;韩丽洁;许昌;;基于PLC的电动缸伺服控制系统设计[J];电气传动;2014年10期

5 韩丽洁;许昌;;电动缸伺服控制系统老化试验[J];机床与液压;2014年11期

6 李宏杰;朱士伟;黄庆学;张伟;;液压滚切剪电液伺服协同控制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4年06期

7 史成城;张宏立;;电动缸测控系统的仿真与通信[J];自动化仪表;2013年07期

8 邹宁;;船舶减摇装置及其应用[J];船舶工程;2012年S2期

9 王威;;船舶减摇装置[J];世界海运;2012年05期

10 张智;李开明;;行星滚柱丝杠电动缸精确度分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池;全电驱船舶电网能量优化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2 孙凤铭;电动缸伺服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3 汪东申;伺服电动缸的运行能耗测试与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周昊;电动缸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5 杨中山;基于IPC的电动缸实验平台测控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2014年

6 韩丽洁;座椅电动缸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D];中国计量学院;2014年

7 陈少楠;船舶陀螺减摇装置设计及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闫飞飞;电动缸的测试系统设计及建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庞强;船舶减摇鳍电驱动系统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王指国;减摇鳍电伺服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88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688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a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