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21:19

  本文关键词: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船舶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船舶电站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站控制系统也由局部、就地的控制向综合、集散的方向发展,尤其伴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在船舶上的广泛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船舶电站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82000DWT散装货船的设计要求,懫用上位机与下位机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了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上位机(主站)、发电机控制单元(从站)及泵载控制单元组成。主站与从站之间通过MODBUS协议进行通信,共同实现船舶的自动化运行,泵载控制单元则独立控制重要泵载的自动起动。设计完成82000DWT散装货船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了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包括主电网失电、机组过载、重载询问、机组解列与停机及泵载起动。 运用船舶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82000DWT散装货船电站进行可靠性分析,建立船舶电站稳态可用度的计算模型,确定电站可靠性的定量指标。 最后根据船舶电力系统的结构,分别建立原动机及其速度控制系统、同步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负载的数学模型,并结合82000DWT散装货船的各项参数和实际工作情况,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对突加/突减负载、发电机组准同期合闸、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等工况进行仿真试验,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船舶电站 自动控制 可靠性分析 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6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10-11
  • 1.2 船舶电站控制系统11-13
  • 1.2.1 主要发展阶段11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3-14
  • 第2章 船舶电站的构成与工作原理14-26
  • 2.1 船舶电站的构成14-15
  • 2.1.1 电站基本模型14-15
  • 2.1.2 电站容量15
  • 2.2 船舶电站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5-25
  • 2.2.1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15-20
  • 2.2.2 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调整20-23
  • 2.2.3 电压及无功功率的调整23-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6-47
  • 3.1 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构成26-28
  • 3.2 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28-38
  • 3.2.1 控制网络的设计28-31
  • 3.2.2 控制电路的设计31-38
  • 3.3 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38-45
  • 3.3.1 主电网失电控制38-39
  • 3.3.2 机组过载控制39-41
  • 3.3.3 机组解列与停机控制41-42
  • 3.3.4 重载询问42-44
  • 3.3.5 泵载的起动控制44-45
  • 3.3.6 泵载的切换控制45
  • 3.4 本章小结45-47
  • 第4章 船舶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47-57
  • 4.1 可靠性的基本理论47-50
  • 4.1.1 基本概念47
  • 4.1.2 可靠性基本指标47-48
  • 4.1.3 马尔可夫过程分析方法48-50
  • 4.2 船舶电站可靠性分析50-56
  • 4.2.1 发电机组的概率模型50-52
  • 4.2.2 系统负荷的概率模型52-55
  • 4.2.3 可靠性分析55-56
  • 4.3 本章小结56-57
  • 第5章 船舶电站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57-74
  • 5.1 船舶电力系统的建模57-67
  • 5.1.1 同步发电机模型57-59
  • 5.1.2 柴油机和调速系统模型59-62
  • 5.1.3 励磁系统模型62-63
  • 5.1.4 负载模型63-64
  • 5.1.5 斜坡升压软起动器模型64-66
  • 5.1.6 恒流软起动器模型66-67
  • 5.2 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67-73
  • 5.2.1 突加/突减负载仿真试验67-69
  • 5.2.2 并联运行仿真试验69-70
  • 5.2.3 斜坡升压软起动仿真试验70-72
  • 5.2.4 恒流软起动仿真试验72-73
  • 5.3 本章小结73-74
  • 结论74-75
  • 参考文献75-78
  • 附录78-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82-83
  • 致谢83-84
  • 作者简介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高飞;李江;赵跃平;;船用发电机数字励磁系统的精确建模研究[J];船舶工程;2011年01期

2 周艳红,张启平,李江;同步发电机并联时的功率分配与调节[J];船电技术;2005年02期

3 于风卫;孙红英;张志德;;PLC控制的船舶电站准同期并网合闸控制[J];电气应用;2007年04期

4 吕金华;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J];电力学报;2002年02期

5 黄元田;叶家玮;张扯;;现场总线技术在船舶中的应用[J];广东造船;2006年01期

6 孙才勤;王贝贝;张灵杰;许建;;船舶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数学建模与仿真[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7 张建;;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自动化机舱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J];电子世界;2013年04期

8 张为峰;吕开东;;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趋势及企业生产经营建议[J];船舶工程;2013年02期

9 苗百春;于军;;浅析船舶电站自动化系统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9期

10 杜江;杜太行;黎霞;张长勇;;基于SIMULINK感应电动机恒流软起动的仿真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73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9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