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螺旋桨铣磨复合机床动态特性分析及其结构参数优化

发布时间:2020-06-27 08:12
【摘要】:螺旋桨是轮船中必不可少的驱动部件,它的精度会影响到整个轮船的行驶,要想得到质量更好的螺旋桨就得使用可靠性、抗振性和稳定性更好的数控机床来加工螺旋桨。本文研究的是整体螺旋桨铣磨复合机床,其加工的螺旋桨叶片面积大,精度要求较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机床发生变形或振动,因此,本文基于机床静动态特性分析结果与结构优化技术设计出一种综合性能更好的机床结构,改善机床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本文结合横向项目“整体螺旋桨铣磨复合机床控制系统及软件开发”课题,在ADAMS中建立了螺旋桨加工机床整机的虚拟模型,并对其进行相关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然后在ANSYS中对机床开展了静、动态特性分析以及机床零部件的结构优化。主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螺旋桨铣磨复合机床的结构特点,应用了虚拟样机技术在ADAMS中对机床建立了简化的虚拟三维样机,并模拟机床实际运动过程得到数控机床的运动学、动力学性能,验证机床是否会发生运动干涉以及指导驱动电机的型号选择等。然后结合了有限元分析理论与机床加工螺旋桨时的实际工况,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加工机床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机床的位移变形云图以及整机的应力云图;在软件中对机床进行的模态、谐响应分析得到机床的主要模态及对应振型,还建立了模态测试系统对机床进行了相关模态实验验证了软件中仿真分析的准确性,通过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机床薄弱环节的辨识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应用了ANSYS workbench中的优化模块对机床薄弱部件中的磨头杆、立柱及其底座进行结构参数优化,得到性能更好的机床结构,使得机床的加工质量提升,重量减少,还降低了机床的生产制造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671;U664.33
【图文】:

机床,螺旋桨,曲面,数控机床


图 1.1 整体螺旋桨 图 1.2 螺旋桨加工机床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螺旋桨是船舶行业中的关键动力部件,具有大直径,复杂曲面型面和高精度要求,加工螺旋桨与加工自由曲面一样都是机械制造中比较难加工的,因为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曲面类零件加工中,从而大大地改变了传统手工落后的生产形势。用 CNC 机床加工曲面类零件通常在三轴 CNC 机床上进行,但对于形状结构很复杂的曲面类部件,只能使用四坐标或五坐标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使用五坐标数控机床时,因为机床本身自由度的增加,可以根据工件的表面形态确定最合适的刀具空间姿态。现如今,数控机床的加工性能已满足大部分机械领域中的制造需求,我们现在更加地重视起来数控机床的动态和静态特性,对机床进行静动态特性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机床的刚度、强度、振动、噪声、热变形等等,根据预测分析结果优化机床获得综合

螺旋桨,机床


图 1.1 整体螺旋桨 图 1.2 螺旋桨加工机床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螺旋桨是船舶行业中的关键动力部件,具有大直径,复杂曲面型面和高精度要求,加工螺旋桨与加工自由曲面一样都是机械制造中比较难加工的,因为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曲面类零件加工中,从而大大地改变了传统手工落后的生产形势。用 CNC 机床加工曲面类零件通常在三轴 CNC 机床上进行,但对于形状结构很复杂的曲面类部件,只能使用四坐标或五坐标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使用五坐标数控机床时,因为机床本身自由度的增加,可以根据工件的表面形态确定最合适的刀具空间姿态。现如今,数控机床的加工性能已满足大部分机械领域中的制造需求,我们现在更加地重视起来数控机床的动态和静态特性,对机床进行静动态特性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机床的刚度、强度、振动、噪声、热变形等等,根据预测分析结果优化机床获得综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俊;韩秋实;彭宝营;李大;;车磨复合机床主轴系统模态分析[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03期

2 刘哲;王红军;孙锡娜;韩秋实;;车磨复合机床的结构设计与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年01期

3 王涛;韩秋实;孙志永;;数控车磨复合机床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年04期

4 孙锡娜;韩秋实;杨占玺;;车磨复合机床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8年01期

5 ;意大利开发出切削灵活性更高的5轴复合机床[J];机械;2005年11期

6 ;复合机床:展现强大的加工能力[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18年03期

7 安虎平;;用于加工特殊螺杆的车-铣复合机床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年02期

8 保罗·百渡西;;新时代的代表——高柔性复合机床[J];机电新产品导报(数控机床市场);2006年01期

9 徐润伯;;复合机床在曲轴加工中的应用[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6年19期

10 Ann Mazakas;;在车铣复合机床上的连续车削加工[J];现代制造;2008年4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向俊;韩秋实;彭宝营;;车磨复合机床工件主轴箱系统模态分析[A];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C];2011年

2 杨峻;;用车铣复合机床加工万向接头[A];第二届民用飞机制造技术及装备高层论坛资料汇编(大会报告)[C];2010年

3 李渊;申雷;王飞;黄小伟;;基于车铣复合机床的铣齿加工工艺研究[A];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8年

4 申雷;邓强;翟冲;陈栓;;WFL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防碰撞的应用[A];2018年军工装备技术专刊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MEB记者 李留申;复合机床的“多面手”本色[N];机电商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杨建琨;国内首台车磨复合机床亮相北展[N];中国工业报;2007年

3 通讯员 胡建武;七轴五联重型车铣复合机床打破技术封锁 武重集团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N];机电商报;2013年

4 周蒙;国内首台1500mm大口径非球面超精密车磨复合机床研制成功[N];中国质量报;2016年

5 MEB记者 李留申;机床版“私人订制”[N];机电商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邓文龙;福建宏茂科技走专、精、尖发展道路[N];中国工业报;2010年

7 吴秀霞 陈福盈 彭小民;国产螺旋桨用复合机床通过鉴定[N];中国船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邓文龙 通讯员 陈虹;宏茂科技:从制造到“智造”的嬗变升华[N];中国工业报;2014年

9 张叔伟 刘建平;上海机床厂突破高精复合机床磨削技术[N];中国工业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徐俊霞;JIMITOF2006日商瞄准海外市场[N];机电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峰;五轴车铣复合加工功能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巧巧;螺旋桨铣磨复合机床动态特性分析及其结构参数优化[D];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

2 吴丽媛;多功能复合机床误差测量与建模技术[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3 黄利康;多功能复合机床静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4 曹伟;车铣复合机床运动学建模及几何误差补偿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5 李鹏鹏;车铣复合机床静动态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6 孙蕴晨;车铣磨复合机床的结构设计及性能优化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6年

7 沈丹丹;车磨复合机床动态性能分析[D];东北大学;2012年

8 张圣平;立式车铣复合机床的控制技术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6年

9 胡兵兵;数控多功能复合机床运动控制卡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江国焱;卧式车铣复合机床数控系统的研发和精度检测[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31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731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b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