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核发电船(平台)结构疲劳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21:05
【摘要】:疲劳损伤是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对石油和天然气等海洋油气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海洋核电平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海洋核电平台作为小型核反应堆和船舶工程的有机结合体,本身不搭载任何动力系统,在其作业使用时由其他船只拖航至工作地点,为海上天然气、石油勘探平台提供电力、热力和淡水资源。核电平台的疲劳评估与常规船舶在波浪载荷、结构特点、设计疲劳寿命、安全性要求等都有所不同,本文研究了海洋核电平台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和典型节点优化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使用CCS规范简化计算法对海洋核电平台进行疲劳强度评估。阐述了规范中关于疲劳评估简化计算的基本原理,详细地介绍了简化计算的内容和步骤,包括疲劳载荷的计算、简化应力的分析、S-N曲线的选取、疲劳累计损伤度以及疲劳寿命的计算。选取船中和首尾1/4处三个典型剖面,对剖面上的纵骨节点进行疲劳评估,并根据疲劳简化计算的结果进行具体分析。2)结合海洋核电平台自身的特点以及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流程,提出一套适用于海洋核电平台疲劳谱分析评估的方法。详细地论述了谱分析法的原理,包括应力响应的传递函数、应力的响应谱、应力范围的短期分布、应力范围的长期分布以及疲劳累积损伤的计算。结合海洋核电平台的特点,对具体操作问题进行了说明,如有限元建模及有限元细化原则、腐蚀余量的考虑、波浪载荷的计算、热点位置的选取、PCL自动加载技术、热点应力插值的计算以及应力的提取等,从而形成了基于谱分析法的海洋核电平台疲劳强度评估方法。3)结合海洋核电平台自身结构的特性,针对单点系泊工作状态以及拖船拖航状态采用首向浪向不等概率分布和全浪向等概率分布两套不同的波浪载荷进行疲劳强度分析。根据谱分析的计算结果,分别得出各浪向所造成的疲劳损伤度,从各浪向所贡献的疲劳损伤度占比、海况资料、热点结构位置、是否满足设计疲劳寿命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4)阐述了尺寸优化、形状优化以及拓扑优化三种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结合海洋核电平台结构的特点和谱分析法疲劳损伤度的计算结果,选取部分典型节点进行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设计。通过优化改进方案,有效地降低节点结构的应力水平,验证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节点的抗疲劳能力,可以为海洋核电平台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623;U674.38
【图文】:

示意图,水动压力,相位系数,位置


的幅值系数,可按下式(2-29)、(2-30)、(2-31)计算;为H1和H2工况所对应的逡逑沿船体纵向的相位系数,可按下表2.8取值;和F2工况所对应的沿船体纵向逡逑的相位系数,可按下表2.9取值。;^2的分布如图2.1所示。逡逑?邋?逦IZy邋 ̄h邋A.邋一邋125^邋z邋l^yl逦^邋\逡逑PHF=fJrfpCj逦逦逦(-1—+邋^邋+邋1)逦(2-26)逡逑v邋L逦dLC,邋B,逡逑式中,对于工况HI、H2,系数/;,取1.5,对于工况FI、F2,系数久取2.6;马为所逡逑选取横剖面水线位置对应的船宽;Z的取值不应大于<a;邋/I为波长;X,,逡逑^为计算点的坐标值。逡逑‘=1邋+旱(1-^1)^-0.5邋当邋0_0<x/K0.5邋时逦(2-27)逡逑^=l邋+邋A(3_tel)£-0.5逦当邋0.5<x/L<1.0邋时逦(2-28)逡逑U=l邋+邋(3.5-2逦当邋0<x/L<0.2时逦(2-29)逡逑a邋Bt邋L逡逑1=1.0逦当邋0.2Sx/L<0.9时逦(2-30)逡逑1邋+邋15(1-0.9)逦当邋0.9SX/LS1.0邋时逦(2-31)逡逑Bi邋L逡逑15逡逑

示意图,水动压力,载荷工况,位置


第2章疲劳强度评估简化方法逡逑对于工况RIP、R2P、R1S以及R2S,水线下外板上任意某点的水动压力计算逡逑公式如下表2.10所不。压力分布由图2.2所tk。逡逑表2.10载荷工况R1P、R2P、R1S和R2S的水动压力逡逑载荷工况逦水动压力(kN/m2)逡逑逦RIP逦Pmp=PRP逦逡逑逦R2P逦Pr2p=-Prp逦逡逑逦R1S逦Pms=PRS逦逡逑逦R2S逦Pr2S=-Prs逦逡逑表中,4、4可按下式(2-32)、(2-33)所示:逡逑PRP邋=邋10邋j邋sin邋^邋+邋0.88/rfPC邋1^^邋f邋^邋+邋0逦(2-32)逡逑v逦L逦\邋B邋)逡逑^邋=邋-1sin邋^邋+邋0Mfr/Pc邋[^f^|邋^邋+1]逦(2-33)逡逑V逦L逦、B邋J逡逑式中,0为最大横摇角;;l为波长,可按下式(2-34)进行计算;7^为横摇的遭遇逡逑周期。逡逑入=逦(2-34)逡逑In逡逑左眩逦叐逦右舷左is逦|逦右舷逡逑if,:逡逑图2.2船中位置处水动压力和&的分布示意图逡逑对于工况P1P、P2P、P1S和P2S,船体外板水线下任意某点的水动压力化见表2.11。逡逑压力分布由图2.3所示。逡逑表2.11载荷工况P1P、P2P、P1S和P2S的水动压力逡逑载荷工况逦水动压力(kN/m2)逡逑逦PIP逦PnP=邋Ppp逦逡逑P2P逦Pp2p= ̄Ppp逡逑逦P'S逦逦pns=邋Pps

示意图,水动压力,和分布,载荷工况


第2章疲劳强度评估简化方法逡逑对于工况RIP、R2P、R1S以及R2S,水线下外板上任意某点的水动压力计算逡逑公式如下表2.10所不。压力分布由图2.2所tk。逡逑表2.10载荷工况R1P、R2P、R1S和R2S的水动压力逡逑载荷工况逦水动压力(kN/m2)逡逑逦RIP逦Pmp=PRP逦逡逑逦R2P逦Pr2p=-Prp逦逡逑逦R1S逦Pms=PRS逦逡逑逦R2S逦Pr2S=-Prs逦逡逑表中,4、4可按下式(2-32)、(2-33)所示:逡逑PRP邋=邋10邋j邋sin邋^邋+邋0.88/rfPC邋1^^邋f邋^邋+邋0逦(2-32)逡逑v逦L逦\邋B邋)逡逑^邋=邋-1sin邋^邋+邋0Mfr/Pc邋[^f^|邋^邋+1]逦(2-33)逡逑V逦L逦、B邋J逡逑式中,0为最大横摇角;;l为波长,可按下式(2-34)进行计算;7^为横摇的遭遇逡逑周期。逡逑入=逦(2-34)逡逑In逡逑左眩逦叐逦右舷左is逦|逦右舷逡逑if,:逡逑图2.2船中位置处水动压力和&的分布示意图逡逑对于工况P1P、P2P、P1S和P2S,船体外板水线下任意某点的水动压力化见表2.11。逡逑压力分布由图2.3所示。逡逑表2.11载荷工况P1P、P2P、P1S和P2S的水动压力逡逑载荷工况逦水动压力(kN/m2)逡逑逦PIP逦PnP=邋Ppp逦逡逑P2P逦Pp2p= ̄Ppp逡逑逦P'S逦逦pns=邋Pp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三平;船体结构的疲劳强度分析[J];船舶;1998年05期

2 陈佐添;顾含;王孝霖;蔡鹏飞;苏先明;;基于应力云图和有限元的柴油机曲轴疲劳强度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9年19期

3 陈超核;船体结构疲劳强度分析直接计算法[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5年01期

4 刘庆教;王秀君;张虹源;;液压缸用弹簧疲劳强度分析及改进[J];工程机械;2012年10期

5 徐晓冬;黄小平;崔维成;;大型客滚船结构细部疲劳强度分析[J];中国造船;2010年02期

6 陈强;赖茂河;张建辉;史帅星;;基于液固耦合的搅拌轴疲劳强度分析[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8年06期

7 黄天成;袁新梅;周思柱;吕志鹏;;柱塞泵十字头有限元疲劳强度分析[J];煤矿机械;2009年02期

8 耿新宇;米彩盈;;基于ANSYS的焊接结构疲劳强度分析[J];电焊机;2013年07期

9 汪洪文;鞠华;朱忠奎;;高速客车空心车轴的疲劳强度分析及优化[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1年11期

10 邵文蛟;船舶结构疲劳强度分析研究进展[J];上海造船;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徐晓冬;黄小平;崔维成;;大型客滚船结构细部疲劳强度分析[A];2010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2 李源;陈昌林;;大型贯流机组焊接主轴疲劳强度分析[A];第十九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3 罗广恩;陈家旺;张延昌;王自力;;基于共同规范的散货船舷侧肋骨疲劳强度分析[A];第四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文;杨俊杰;;基于整体变形的机车齿轮箱螺栓疲劳强度分析[A];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7 综合轨道交通体系学术沙龙论文集[C];2015年

5 王涛;潘淑华;李赫;;空气悬架半承载式客车整车建模方法研究及焊缝疲劳强度分析[A];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Volume3)[C];2015年

6 彭贵胜;;导管架平台冰振疲劳分析[A];2009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船舶学术界进入ISSC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杰鸣;;单点系泊导管架结构疲劳强度分析[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鲁寨军;田红旗;刘堂红;;270 km·h~(-1)高速动车车体疲劳强度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梓锋;内河沥青船热应力参数敏感性及疲劳强度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鑫;核发电船(平台)结构疲劳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3 战庆文;动车组车轮疲劳强度分析及程序设计[D];大连交通大学;2018年

4 梁园华;海洋平台结构中K型管节点疲劳强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朱文婷;基于动应力测试的疲劳强度分析软件设计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韩钰;30.8万吨VLCC的结构疲劳强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7 田志飞;海洋柔性管道疲劳强度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8 唐瑞宏;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的稳定性与疲劳强度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9 余泉;汽车钢圈的疲劳强度分析与形状优化[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10 冯祥;柴油机曲轴疲劳强度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7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787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8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