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载荷下复合材料帽形接头的设计及优化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3;U671
【图文】:
[15]。图1-1 瑞典复合制备的隐形船 Symge 及复合材料材料螺旋桨表1-1 船用复合材料及结构复合材料分类 应用领域结构复合材料 舰船壳体,隔板,电缆盒,舱门等声学复合材料 声纳导流罩,船舵,隔声起等阻尼复合材料 螺旋桨,管路系统等防护复合材料 指挥舱,燃油舱,弹药舱等1.2.2 复合材料胶接连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胶接连接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周期短及可连接异种材料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复合材料连接的主要方式之一[16,17]。相比于机械连接,复合材料胶接连接具有载荷传递均匀、损伤容限高、抗疲劳性能及密封性能好,同时还避免了钻孔引起的应力集中
种基本破坏模式外,还会发生组合破坏,胶接连接发生何种破坏模式,与连接形式,连接几何参数,复合材料临近胶层区域的纤维方向以及载荷性质有关。图1-3 复合材料单搭接板胶接的失效模式[18]Yang 和 Pang[19,20]采用一阶剪切理论分析弯曲和拉伸载荷下的单搭接复合材胶接接头,首次对两个复合材料层合板都采用经典层合板理论分析,通过傅立叶变化和近似边界条件推导出了理论解,理论求解的应力分布与“ALGOR”有限元计算结果十分吻合。单搭接板由于其结构形式简单是最常见的胶接形式,然而,在胶层的末端存在剪应力和剥离应力的应力集中,为了提高单搭接的连接性能,提出了改变胶层[21,22]的及被胶接件的几何参数[23,24]等措施减小应力集中。Fitton[25]等人采用改变胶层模量的方法对胶接接头进行优化设计,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比较了不同区域胶层模量对剪切应力和剥离应力分布的影响,表明了变模量胶层能够减小应力(特别是剥离应力)的大小,为接头的优化提供新的方向。Khalili[26]等人通过试验方式研究了在拉伸、弯曲、冲击和疲劳载荷下的单搭接板胶接接头的强度和破坏模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连接方式:单搭接、双搭接、对接、斜面连接和阶梯形连接等几种形式。图1-4 平面胶接的常见形式对于单搭接胶接接头,研究发现通过试验发现胶层的厚度增加导致胶接接头的强度降低[27,28],这是由于胶层厚度较小时容易控制胶层的质量,掺杂较少的微孔洞、裂纹,同时降低胶层的界面应力[29-31]。当被胶接件很薄,连接强度足够时,被胶接件发生拉伸(或拉弯)破坏;当被胶接件较厚,但偏心力矩尚小时,易在胶层发生剪切破坏,当被胶接件厚到一定程度,胶接连接长度不够时,在偏心力矩作用下,将发生剥离破坏。剥离破坏将使胶接连接的承载能力显著下降,应力求避免[32]。杨银环[33]等人研究了复合材料单搭接板中胶层缺陷对接头力学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瑜;温家伶;;10Ti钢CO_2保护焊接头性能的研究[J];武钢技术;1987年02期
2 田锡唐;钟国柱;郭海丁;黄立德;陈绍庚;徐淑敏;;铝合金薄壁结构法兰焊后逐点挤压矫形工艺的研究[J];焊接;1988年02期
3 彭荫堂;尚东;;拖拉机用快换接头[J];拖拉机;1988年03期
4 陆文雄;孙咸;王宝;;30MnNbXt钢组合匹配接头性能的研究[J];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钢筋接头研究组;粗直径螺纹钢筋套筒压结接头[J];施工技术;1989年04期
6 余宝海,成亚男;焊缝多次返修对接头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压力容器;1989年01期
7 徐平;翟攀攀;张天航;董新平;;盾构隧道衬砌管片接头弯曲刚度类指数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8年S2期
8 石好男;王继辉;张桂明;;复合材料L型接头的损伤与破坏模式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年03期
9 冯静,王玉,陈中中;浅谈用神经网络预测摩擦焊接头性能[J];大众科技;2005年08期
10 姚为;吴爱萍;邹贵生;任家烈;;塑性变形条件对扩散焊接头性能的影响[J];焊接;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回丽;王岩;王磊;周松;张莹莹;;铝锂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性能研究[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2 王若愚;李大东;陆鑫;;U71MnH轨接头热处理后硬度和组织不合原因分析[A];中国铁道学会材料工艺委员会、工务委员会2018年钢轨使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年
3 粘向川;杜家政;;6N01铝合金在不同焊接位置时的接头性能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4 程东海;陈益平;胡德安;朱富强;;结合线伸入对电阻焊接头性能的影响[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张杰;周玉;杨世伟;奈贺正明;;连接工艺对Cu-Zn-Ti钎料钎焊氮化硅陶瓷接头性能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6 周仲强;王焱琳;顾伟平;朱俊杰;刘志东;;高频焊H型钢接头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张伟;王磊;王晓晖;;3A21与6063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性能分析[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李海宾;陈铠;肖荣诗;陈树君;;热成形硼钢激光焊接与电阻点焊接头性能对比研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陈树君;夏羽;于洋;卢振洋;;铝合金与不锈钢磁脉冲焊接初探[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周仲强 王焱琳;高频焊H型钢接头性能试验研究[N];建筑时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积厚;Cu/Sn/Cu超声辅助TLP连接机理及接头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石俊秒;ZrC-SiC陶瓷与TC4钛合金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宋波;Mg/Al异种合金搅拌摩擦连接材料流动及接头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4 商乔;搅拌摩擦焊接与加工AZ31镁合金的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5 王绿原;Mg-Gd-Y-Zr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组织性能调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6 张志函;AA2024搅拌摩擦焊接头局部—全局力学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7 范以撒;温度湿度对车用聚氨酯粘接剂静态强度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8 杨敏;Si_3N_4/Inconel600部分液相扩散连接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9 王义峰;氧化铝与镍铝合金表面生长晶须及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费鑫江;钢—铝异种金属激光加热辅助搅拌摩擦焊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锦涛;202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焊后电脉冲处理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李昊岳;Al_2O_3/不锈钢钎焊接头组织及应力调控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张炎鑫;大厚度差异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搭接成形与接头承载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4 郑文翔;靶材高纯铝和5083铝合金电子束焊接工艺及接头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5 吴莘扬;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接头的轴向电机械性能及氧扩散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6 贾银磊;弯曲载荷下复合材料帽形接头的设计及优化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7 王晓阳;ZTA陶瓷与TC4钛合金空气反应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8 闵桃源;小井眼钻具接头力学行为分析及结构改进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9 张星yN;超声波辅助Zr基非晶态合金低温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10 樊国才;工业纯钛TA2的焊接及接头耐蚀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本文编号:2787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78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