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含裂纹船体板和加筋板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8 09:03
   船舶的大型化发展已经成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船舶尺寸越大则其在恶劣海况中受到的应力水平也越大,由船舶结构疲劳断裂引起的海上事故时常发生,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对其裂纹尖端应力场和张开位移场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在研究结构疲劳寿命问题时,对其裂纹扩展速率展开分析也十分重要。大型船舶基本结构的疲劳问题应针对其不同的结构形式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本文着重研究含裂纹船体板和加筋板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1)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考虑循环载荷作用下裂尖区域钝化机理,对含裂纹船体板和加筋板的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张开位移场展开理论研究,从理论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2)基于Chaboche随动强化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以AH32高强度船用钢材为材料,考虑基于循环载荷下累积递增塑性对不同工况中板和加筋板裂尖区域应力场及张开位移场的影响展开分析。同时,以CT试件(compact tensile specimen)为模型,对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的闭合效应展开分析。(3)选取多种加强筋刚度比和过载峰,分别研究不同加强筋刚度比对加筋板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同时对材料为AH32高强钢的CT试件和加筋板施加多种过载峰,分析过载峰的迟滞效应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4)引入COD-a曲线和P_(OP)-a曲线:COD-a曲线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张开位移场跟裂纹长度的关系;P_(OP)-a曲线能够直观反映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裂尖区域张开载荷变化情况。对不同工况下二者的变化趋势展开分析,同时通过这两种曲线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结合,对有限元分析的合理性进行验证。(5)利用实验室设备MTS疲劳试验机,以AH32高强度船用钢材为材料,分别开展CT试件和加筋板的静载拉伸试验、常幅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以及过载峰作用下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从试验角度对结构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展开研究,同时通过试验方式对有限元结果进行合理性验证。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U661
【部分图文】:

实例图,船舶,实例,船体结构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众所周知,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为适应该发展的需求,船体结构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船体结构越来越大以满足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船舶采用高强钢材料来减轻船体重量。该变化趋势使得船体受到的应力应变工况也越来越大,在结构不连续或者存在缺陷的地方易产生疲劳破坏[1]。以新下水运营的 ULCS 为例,该船最大运载量为 18000 TEU,船体总长大于 300 m;相较之 20 世纪 70 年代的第 1 代集装箱船船长小于 200m,最大运载量也只有 1500TEU,到 20 世纪 80 年代的第 4 代集装箱船的运载量也只有4400TEU。作为造船和航运大国,我国大型化船舶的建造和运营量增长速度惊人,根据 2011 年中国船级社年报[2]的统计,我国船舶入级突破 5000 万总吨。船舶的大型化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船舶大型化也对船体结构的要求更高,否则有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过去三十年间,根据 IMO的统计结果,约有 700 艘大型船舶发生海难事故,其中有近 400 艘船舶发生总体断裂破坏,图 1-1 给出了 2 个船体结构总体折断的实例:

实例图,实例


题而造成船体结构断裂的数目多于 100 艘。最近一次大型船舶疲劳断裂的海难是发生在 2013 年 6 月 17 日的“MOL Comfort”号。“MOL Comfort”号是日本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于 2008 年交付完成的集装箱船,2013 年 6 月 17 日在也门外海200 英里处发生结构断裂事故。“MOL Comfort”号船长 316m、宽 46m、排水量90000t、设计载箱量为 8110TEU,“MOL Comfort”号事故是近年来较大的一起海难。“MOL Comfort”号是由造船技术先进的日本造船厂建造、采用了高强度钢材、营运仅 4 年时间的新船竟发生了事故,因此造成该事故的原因备受国际造船界及航运业界的关注。虽然目前对此次事故的具体原因没有准确结论,但是该船工作环境为恶劣海况,由波浪外载作用所引起的交变应力累积破坏可能会是造成“MOL Comfort”号船体总体断裂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虽然高强度钢材具有很高的屈服强度,但对于船体结构疲劳强度并无改善,船舶结构在由波浪产生的交变载荷工况中,其塑性变形产生不断累积从而形成低周疲劳裂纹,随着低周疲劳裂纹的扩展进行,最终发生断裂破坏,图 1-2 给出了“MOL Comfort”号断裂时刻的情况。事实上,船体结构在交变载荷下的总体折断就涉及到了低周疲劳问题。

形貌,偏析,裂纹尖端,形貌


个时间范围内的 da /dN 可通过对常幅工系数由过载比和过载循环数共同决定;纹扩展的迟滞效应要比大气中的影响范测公式,如式(1-4)所示;2( )cf thcfcfdaB K KdN = Δ Δ 扩展的阻抗系数;thcfΔ K为其门槛值。ulin Zheng 得出的结论虽与 Borrego 提出作用比单调塑性区下所获得的裂纹长度分有借鉴意义。A.A.Aguilar Espinosa 等开展裂纹闭合效应和与裂纹张开应力相和低载的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该试验使和 950 倍率的显微镜来观测动态的裂形貌图如图 1-4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斐;缪新婷;周昌玉;;孔洞对单边裂纹板裂纹扩展方向的影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2 姜潮;龙湘云;韩旭;刘杰;;一种随机裂纹结构的裂纹扩展路径分析方法[J];固体力学学报;2014年01期

3 杨小林;孙博;褚怀保;;煤体爆破裂纹扩展速度试验研究[J];爆破;2011年04期

4 吴子科;张延松;;岩石单一裂纹扩展率的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4期

5 王生楠,方旭;改进的多裂纹扩展算法和程序设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年08期

6 陈静曦;裂纹扩展速度监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7 牛林,林海潮,曹楚南,宋光铃,史志明;环境促进开裂中裂纹扩展速度的测定方法述评[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8年03期

8 张俊彦,张淳源;裂纹扩展条件及其温度场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01期

9 陈秉照,张妃二;机械零件裂纹扩展的灰色预测[J];广东工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10 魏德敏;深裂纹弯曲试件裂纹扩展的突变模型[J];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毅;;铆接结构孔边裂纹扩展计算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2 王蒙;朱哲明;应鹏;施泽彬;;一种测试裂纹扩展的新技术[A];第九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3 戴上秋;杜成斌;陈灯红;;基于多边形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的动力裂纹扩展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高存法;;磁场对软磁铁介质内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郭瑞;陈章华;班怀国;;裂纹扩展的无网格有限元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亚明;左建平;刘连峰;柴能斌;刘靖;;不同埋深玄武在细观实验下裂纹扩展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祁涛;;管道内表面非中心裂纹扩展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刘彬;贾延杰;朱文鹏;李腾;;Ⅰ型超音速裂纹扩展的机理和定量关系研究[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9 周磊;郭雅芳;;金属镁中沿晶裂纹扩展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陈志伟;O.S.Lee;;随机谱下裂纹扩展分析模型研究[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孟群;双相不锈钢板疲劳强度和裂纹扩展行为的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2 郭龙佼;警惕修养上的“裂纹扩展”[N];解放军报;2018年

3 贾成厂;耐热钢及焊接接头蠕变裂纹扩展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7年

4 杨雄飞;应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钢轨中裂纹扩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5 傅一飞 毛宏观;高铌板坯在冷却和再加热中内部裂纹扩展的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5年

6 杨雄飞;LNG用9%Ni钢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7 全荣;载荷形式对高强钢超高周期疲劳断裂行为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8 李小兵;长寿连铸辊开发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冶金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欣;一致性高阶无单元伽辽金法及裂纹扩展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2 郑祥隆;锈蚀钢丝疲劳性能及桥梁缆索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3 蔡永昌;流形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张敦福;无网格GALERKIN方法及裂纹扩展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邓国坚;微尺度下疲劳小裂纹扩展特性的试验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艺陶;加筋板裂纹扩展概率模型与船体结构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7 王雁冰;爆炸的动静作用破岩与动态裂纹扩展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8 林浩博;高速动车组S38C车轴疲劳、裂纹扩展特性及可靠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9 孟彬彬;SiC陶瓷材料刻划去除机理及裂纹扩展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张玉财;多轴应力状态下钎焊接头蠕变损伤与裂纹扩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旋;基于XFEM的激光热裂法切割玻璃裂纹扩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2 余志锋;含裂纹船体板和加筋板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3 季则亮;考虑复合裂纹的铁路钢桥节点裂纹扩展路径和寿命评估[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4 张世明;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的镍基单晶合金裂纹扩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5 祝赫锴;地铁齿轮箱齿轮裂纹扩展分析及累积损伤预测[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6 冉红瑞;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裂纹扩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7 檀世昱;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PBX试件裂纹扩展数值模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8 徐丽海;基于DIC类岩石材料裂纹扩展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9 黄晓之;聚乙烯管材慢速裂纹扩展试验与粘弹性断裂规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10 沈迎咏;PBX裂纹扩展的细观及宏细观耦合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3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813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1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