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直升机着舰过程的流场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20-10-13 17:45
   随着舰载直升机在舰船战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能否安全、快速起降决定了能否最大限度发挥舰船的海战能力。根据先前研究者们的理论和试验分析表明,直升机着舰区域的流场结构会对其起降过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但在数值模拟方面,以前多是将舰船尾流场与旋翼流场分开讨论,再通过提取某一流场信息到另一流场中进行研究,却忽略了两种流场会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本文综合考虑了两种流场相互干扰的特性,采用FLUENT、ICEM等商业软件,构建了舰船/直升机系统模型,对着舰域的耦合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动量源方法对旋翼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比试验数据,以验证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模拟旋翼流场。其次,采用某型护卫舰为模型,研究了舰船来流风向、表面建筑物以及在航行过程中的倾斜、摇摆对舰船尾部流场的影响。然后,在舰船尾流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动量源方法,采用某型直升机为模型对着舰域附近的耦合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简单叠加流场做出对比,进一步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研究耦合流场。再次,针对直升机着舰过程中流场的变化以及直升机各气动力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机库门顶层遮挡物对旋翼及机身各气动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来流风向的变化指出了适合直升机着舰的最佳路径。最后,对后续风洞试验所需的相似准则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通过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了适用于试验的缩比尺寸。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采用6)-模型和混合网格能够有效模拟舰船尾流场的流场特性,并能进一步得到着舰域耦合流场的流动结构特征和流动参数分布规律,这对分析直升机着舰过程的受力情况和指导直升机的着舰方式有所助益。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211.52;U674.70
【部分图文】:

出流,法向速度,边界,远场


=0 0 00 0 1/0000, 为当地音速, ,进一步可知这四个特征值代表了该 沿特征线 = ± 不变,称为 Rieman速问题,有 Riemann 不变量= += 内场法向速度值, 代表来流法向速度值变换,可得:= ( + )= ( + )法向速度和音速。

关系图,直角坐标系,计算域,倒角


如图2.4 所示,两者转换关系如下:=cos sin sin cos sin0 cos sinsin sin cos cos cos× (2.20)其中, 代表桨盘侧倒角, 代表桨盘后倒角。显然,当桨盘处于悬停状态时, = = 0,( , , )为两种坐标系的原点,也即桨盘中心位置。

关系图,盘圆,柱坐标系,直角坐标系


图 2.5 桨盘直角坐标系与桨盘圆柱坐标系关系图项推导的气流速度(包含了诱导速度)在计算域直角坐(2.21)转化为桨盘直角坐标系下的各方向的速一微元 为例,此时桨叶的方位角为 且微元所的剖面。图 2.6 微元剖面角度、来流及升阻力示意图记入桨叶的一阶挥舞项的情况为例,即 =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军;赵辉;;浅谈直升机指标的统计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19年12期

2 林韬;;直升机动作场面的拍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3 程广新;邹勇;;高速直升机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年08期

4 于宝成;仲伟红;王哲;何建政;董魁星;郑利星;岳宝玲;;陆航直升机飞行人员睡眠质量调查[J];空军医学杂志;2016年06期

5 王萌;;直升机飞行术语的特征及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5年04期

6 贺小青;;汪滔:无人机载着梦想飞[J];求学;2016年47期

7 袁立明;;缔造绝美画面的航拍神器[J];地球;2017年06期

8 徐生伟;温翔宇;;直升机飞行员如何火线逃生?[J];时代报告;2017年03期

9 炮火;;“黑鹰”之前:中国直升机的首次进藏之旅[J];航空世界;2017年06期

10 冯敏超;;南征北战俊“山猫”[J];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1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吉洪蕾;直升机舰面起降风限图与驾驶员操纵负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2 周华志;直升机抗坠毁吸能结构设计、分析与优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3 陈仲生;直升机旋转部件故障特征提取的高阶统计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沈国际;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在直升机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陈文兵;仿生感知机器人实验平台相关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孙传伟;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与飞行品质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7 李攀;旋翼非定常自由尾迹及高置信度直升机飞行力学建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岂常春;一种直升机下视雷达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何攀;直升机桨毂裂纹声发射信号特性仿真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3 刘婷婷;基于升维处理的直升机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4 王超;直升机着舰过程的流场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5 杨明;直升机电子飞行显示器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吴雪芬;直升机传动部件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开发及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徐逸;舰船艉流场的控制及对直升机着舰飞行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8 吴兆景;直升机主减磁流变隔振系统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9 侯学理;基于大数据的直升机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曹燕;复合式高速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9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839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7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