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驳抬撬沉船打捞过程提升力计算与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6 05:34
随着打捞工程中船舶吨位的增大,带有液压同步提升系统的双驳抬撬沉船打捞方法在大吨位船舶整体打捞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沉船起浮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海面波浪的作用,引起水面驳船的六自由度运动,并通过钢丝绳传递至沉船使其也产生相应的运动。数百吨的提升力将使钢丝绳发生长度变化,驳船与沉船之间的相对耦合运动将会导致提升钢丝绳的受力变化十分复杂。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双驳抬撬沉船打捞过程进行研究,并针对波浪条件下的双驳抬撬打捞系统内钢丝绳提升力变化情况与沉船运动情况进行计算。本文通过将沉船打捞过程分为沉船扳正、离底与提升、出水上浮三个阶段,对双驳抬撬沉船打捞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个阶段进行了静力学分析,还分析了波浪对提升打捞过程的影响。应用GHS软件对打捞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与计算,研究了打捞过程中的搁坐力、提升力、船体纵向最大剪力与船体纵向最大弯矩变化的一般规律。根据船舶在波浪上运动的三维势流理论,引入了船舶在规则波中的运动方程,并结合不规则波中的船舶运动响应求解方法,对驳船进行了系泊状态下的时域运动响应计算,分析了在不同波浪入射角度及有义波高条件下的驳船运动响应规律。通...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畅通,,轮艘段打捞
?双驳抬撬沉船打捞过程提升力计算与仿真研究???完成了打捞任务,但在打捞过程中由于波浪及偏载的影响出现了单根钢缆受力过??大的情况[1()],图1.1所示为“畅通”轮艉段打捞出水图。2017年上海打捞局打捞韩??国“世越号”失事客轮的过程中同样应用到带有液压同步提升系统的双驳抬撬打??捞法,考虑到沉船需要以原姿态起浮的要求及沉船上层建筑的强度问题,采用了??托底钢梁来托底的方式,最后通过对称布置于沉船两侧水面驳船上的33套液压提??升系统的同步牵引将沉船逐步提升出水[11]。图1.2所示为“世越号”失事客轮打捞出??水图,总提升力最高达到了?11500吨以上,安全控制提升力成为打捞工程成功的??关键。??
丝绳传递作用下引起的沉船运动形式进行了分析。??2.1沉船打捞作业过程分析??双驳抬撬沉船打捞示意图如图2.1所示,在待打捞沉船左右两侧各布置一艘驳??船,通过驳船上的提升系统将沉船提升起浮,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采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实现沉船的提升起浮过程。该系统采用柔性钢绞线承重、液压同步提升油??缸集群、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新原理,结合现代化施工方法,可将沉船由??海底提升至海面,且在提升过程中,不但可以控制结构件的运动姿态,还可以使??沉船船体在水中滞留或进行微动调节,沉船的提升和下降动作是由每台液压千斤??顶上下2个夹持器的交替动作来完成Ml。在沉船打捞过程中,需要将提升千斤顶??固定在工作驳船远离沉船一舷上,沉船过底钢丝经驳船舷侧滑轮的导向作用,通??过连接器与拉力千斤顶上的钢绞线相连接。??提升千斤顶钢绞线连接器?连接器钢绞线拉力千斤顶????丄?-寸????,1左侧工作驳船?J?|?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回转起重船多系统耦合运动响应仿真分析[J]. 韩端锋,周桐,昝英飞,李志刚,王双. 船舶工程. 2018(01)
[2]基于AQWA的起重船打捞作业安全性分析[J]. 林七贞,艾军,王彬,甘进,郭国虎. 中国水运.航道科技. 2017(06)
[3]“世越号”双驳抬吊方案设计[J]. 金桐君,蒋岩,王伟平,陈世海. 世界海运. 2017(09)
[4]“夏长”轮打捞起浮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 张永强. 船海工程. 2017(04)
[5]升沉补偿系统应用于沉船抬撬打捞设计与实施[J]. 金桐君,蒋岩,汪有军,朱海荣. 中国水运. 2017(07)
[6]基于AQWA的沉船打捞作业安全性分析[J]. 张明,代路,甘进,李佳卫,高晓圆.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6(03)
[7]海流作用下沉管—双驳船沉放系统沉放过程的阻力特性分析[J]. 李艳,伍绍博,李欣. 船舶力学. 2015(11)
[8]大倾角搁浅船舶扳正过程分析[J]. 潘德位,林成新,孙德平,刘志杰,周超玉.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5(02)
[9]基于GHS软件的倾覆船舶扳正计算与分析[J]. 潘德位,林成新,孙德平,刘志杰,周超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06)
[10]起重机械打捞沉船的计算与分析[J]. 潘德位,孙德平,林成新,周超玉,徐鹏.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4(04)
博士论文
[1]深海浮式结构物系泊系统的非线性时域分析[D]. 袁梦.上海交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机械结构设计及分析[D]. 杨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
[2]半潜船运输与浮卸Spar平台性能研究[D]. 王阔.天津大学 2010
[3]工程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及优化研究[D]. 任思杨.武汉理工大学 2008
[4]船体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方法研究[D]. 杜庆喜.武汉理工大学 2007
[5]基于海浪谱的海浪模拟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 刘洁.湖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19626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畅通,,轮艘段打捞
?双驳抬撬沉船打捞过程提升力计算与仿真研究???完成了打捞任务,但在打捞过程中由于波浪及偏载的影响出现了单根钢缆受力过??大的情况[1()],图1.1所示为“畅通”轮艉段打捞出水图。2017年上海打捞局打捞韩??国“世越号”失事客轮的过程中同样应用到带有液压同步提升系统的双驳抬撬打??捞法,考虑到沉船需要以原姿态起浮的要求及沉船上层建筑的强度问题,采用了??托底钢梁来托底的方式,最后通过对称布置于沉船两侧水面驳船上的33套液压提??升系统的同步牵引将沉船逐步提升出水[11]。图1.2所示为“世越号”失事客轮打捞出??水图,总提升力最高达到了?11500吨以上,安全控制提升力成为打捞工程成功的??关键。??
丝绳传递作用下引起的沉船运动形式进行了分析。??2.1沉船打捞作业过程分析??双驳抬撬沉船打捞示意图如图2.1所示,在待打捞沉船左右两侧各布置一艘驳??船,通过驳船上的提升系统将沉船提升起浮,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采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实现沉船的提升起浮过程。该系统采用柔性钢绞线承重、液压同步提升油??缸集群、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新原理,结合现代化施工方法,可将沉船由??海底提升至海面,且在提升过程中,不但可以控制结构件的运动姿态,还可以使??沉船船体在水中滞留或进行微动调节,沉船的提升和下降动作是由每台液压千斤??顶上下2个夹持器的交替动作来完成Ml。在沉船打捞过程中,需要将提升千斤顶??固定在工作驳船远离沉船一舷上,沉船过底钢丝经驳船舷侧滑轮的导向作用,通??过连接器与拉力千斤顶上的钢绞线相连接。??提升千斤顶钢绞线连接器?连接器钢绞线拉力千斤顶????丄?-寸????,1左侧工作驳船?J?|?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回转起重船多系统耦合运动响应仿真分析[J]. 韩端锋,周桐,昝英飞,李志刚,王双. 船舶工程. 2018(01)
[2]基于AQWA的起重船打捞作业安全性分析[J]. 林七贞,艾军,王彬,甘进,郭国虎. 中国水运.航道科技. 2017(06)
[3]“世越号”双驳抬吊方案设计[J]. 金桐君,蒋岩,王伟平,陈世海. 世界海运. 2017(09)
[4]“夏长”轮打捞起浮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 张永强. 船海工程. 2017(04)
[5]升沉补偿系统应用于沉船抬撬打捞设计与实施[J]. 金桐君,蒋岩,汪有军,朱海荣. 中国水运. 2017(07)
[6]基于AQWA的沉船打捞作业安全性分析[J]. 张明,代路,甘进,李佳卫,高晓圆.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6(03)
[7]海流作用下沉管—双驳船沉放系统沉放过程的阻力特性分析[J]. 李艳,伍绍博,李欣. 船舶力学. 2015(11)
[8]大倾角搁浅船舶扳正过程分析[J]. 潘德位,林成新,孙德平,刘志杰,周超玉.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5(02)
[9]基于GHS软件的倾覆船舶扳正计算与分析[J]. 潘德位,林成新,孙德平,刘志杰,周超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06)
[10]起重机械打捞沉船的计算与分析[J]. 潘德位,孙德平,林成新,周超玉,徐鹏.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4(04)
博士论文
[1]深海浮式结构物系泊系统的非线性时域分析[D]. 袁梦.上海交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机械结构设计及分析[D]. 杨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
[2]半潜船运输与浮卸Spar平台性能研究[D]. 王阔.天津大学 2010
[3]工程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及优化研究[D]. 任思杨.武汉理工大学 2008
[4]船体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方法研究[D]. 杜庆喜.武汉理工大学 2007
[5]基于海浪谱的海浪模拟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 刘洁.湖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19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91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