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型艇自扶正性能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14:06
在船舶的设计中首先考虑的就是船舶的安全性能,其中船舶的稳性无疑是一个研究的重要因素,主要分为初稳性和大倾角稳性。船舶在横倾0 180之间的任意角度都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回复到原来平衡状态,表明船舶具有自扶正的功能,对船舶自扶正能力的研究就是在船舶大倾角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船舶的极限稳性,大大地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而且在现阶段对船舶自扶正能力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对船舶自扶正能力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一艘长为20m的中大型艇进行了在静水和波浪中的自扶正能力的分析研究,具体如下:1)分析了船舶的自扶正过程,认为船舶在倾斜0 180内的任意角度下的复原力臂l恒大于零就具有自扶正功能,研究了船舶自扶正能力的计算方法;2)通过Maxsurf软件的建立了目标艇的三维计算模型,并计算了艇在有无上层建筑的情况下的复原力臂曲线,分析了目标艇能够实现自扶正的原因,然后计算研究了目标艇随纵倾状态、排水量和重心位置的变化规律;3)研究了船舶在波浪中横倾后的复原力臂的计算方法:通过描述波浪运动和船舶相对运动的三种坐标系以及对船舶在波浪和静水中自扶正能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计算船体湿表面的水压力,求解船舶...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稳性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稳性研究现状
1.2.2 国外稳性研究现状
1.3 船舶自扶正性能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自扶正性能研究主要原理及方法
2.1 引言
2.2 船舶的自扶正介绍
2.2.1 船体坐标系
2.2.2 自扶正过程分析
2.3 船舶浮态
2.3.1 正浮时的浮心位置计算
2.3.2 横剖面计算
2.3.3 横倾时的浮心位置计算
2.4 复原力臂的计算
2.4.1 变排水量计算法
2.4.2 自由液面的修正
2.5 本章小结
3 静水中船艇自扶正能力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计算软件的介绍
3.1.1 TRIBON软件简介
3.1.2 CATIA软件简介
3.1.3 MAXSURF软件简介
3.2 目标艇的自扶正能力计算
3.2.1 艇的基本参数
3.2.2 三维计算模型
3.2.3 自扶正能力计算
3.3 自扶正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上层建筑对自扶正能力的影响分析
3.3.2 自扶正能力随纵倾状态的变化
3.3.3 自扶正能力随排水量的变化
3.3.4 自扶正能力随重心位置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波浪中船艇自扶正能力计算分析
4.1 规则波的特性
4.1.1 坐标系
4.1.2 规则波的描述
4.2 波浪中船舶复原力臂的计算
4.2.1 波浪中船的自扶正能力变化原因分析
4.2.2 船体湿表面的水压力计算
4.2.3 波浪中船舶复原力臂的计算
4.2.4 波浪中船体瞬时参数的确定
4.2.5 目标艇在波浪中的自扶正能力计算
4.2.6 静水和波浪中目标艇的自扶正能力对比分析
4.3 自扶正能力随波浪参数的变化
4.3.1 波谷位于船中时自扶正能力的变化
4.3.2 波峰位于船中时自扶正能力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速艇自扶正计算及优化[J]. 景帅文,赵自奇. 广船科技. 2016(02)
[2]基于Hydromax的14000DWT成品油船大倾角稳性计算[J]. 陈明敏,张宝吉. 船舶工程. 2014(S1)
[3]福建“2·18”“X6”轮沉没事故调查报告[J]. 中国海事. 2014(02)
[4]“8·16”马和汽车轮渡事故的启示[J]. 周健松.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3(05)
[5]自卸砂船稳性分析及其倾覆后应急施救方案[J]. 周驰. 中国航海. 2011(03)
[6]一种船舶最小稳性和自由浮态计算的改进算法[J]. 孙承猛,刘寅东. 中国造船. 2007(03)
[7]船舶破舱稳性计算方法研究[J]. 肖维维,李俊华,何刚,陶伟,冯佰威.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6(11)
[8]“11.24”特大海难事故发生的原因与教训——“大舜”轮事故给我们的警示[J]. 王寿松. 航海技术. 2001(01)
[9]波浪中船舶横摇稳性的研究[J]. 董艳秋,纪凯,黄衍顺. 船舶力学. 1999(02)
[10]船舶随浪运动稳性仿真计算[J]. 林焰,邢殿录,纪卓尚,杨. 海洋工程. 1994(03)
硕士论文
[1]基于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的渔船稳性安全研究[D]. 李新萌.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基于第二代完整稳性的集装箱船稳性研究[D]. 方莉.大连海事大学 2016
[3]船舶稳性三维计算方法研究及软件开发[D]. 姜玲.大连海事大学 2015
[4]基于CATIA三维建模的船舶稳性计算方法研究[D]. 崔阳.大连理工大学 2015
[5]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稳性研究及危险性分析[D]. 黄武刚.大连理工大学 2010
[6]船舶在大风浪中非线性摇荡运动建模与仿真[D]. 李子富.大连海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62258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稳性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稳性研究现状
1.2.2 国外稳性研究现状
1.3 船舶自扶正性能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自扶正性能研究主要原理及方法
2.1 引言
2.2 船舶的自扶正介绍
2.2.1 船体坐标系
2.2.2 自扶正过程分析
2.3 船舶浮态
2.3.1 正浮时的浮心位置计算
2.3.2 横剖面计算
2.3.3 横倾时的浮心位置计算
2.4 复原力臂的计算
2.4.1 变排水量计算法
2.4.2 自由液面的修正
2.5 本章小结
3 静水中船艇自扶正能力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计算软件的介绍
3.1.1 TRIBON软件简介
3.1.2 CATIA软件简介
3.1.3 MAXSURF软件简介
3.2 目标艇的自扶正能力计算
3.2.1 艇的基本参数
3.2.2 三维计算模型
3.2.3 自扶正能力计算
3.3 自扶正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上层建筑对自扶正能力的影响分析
3.3.2 自扶正能力随纵倾状态的变化
3.3.3 自扶正能力随排水量的变化
3.3.4 自扶正能力随重心位置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波浪中船艇自扶正能力计算分析
4.1 规则波的特性
4.1.1 坐标系
4.1.2 规则波的描述
4.2 波浪中船舶复原力臂的计算
4.2.1 波浪中船的自扶正能力变化原因分析
4.2.2 船体湿表面的水压力计算
4.2.3 波浪中船舶复原力臂的计算
4.2.4 波浪中船体瞬时参数的确定
4.2.5 目标艇在波浪中的自扶正能力计算
4.2.6 静水和波浪中目标艇的自扶正能力对比分析
4.3 自扶正能力随波浪参数的变化
4.3.1 波谷位于船中时自扶正能力的变化
4.3.2 波峰位于船中时自扶正能力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速艇自扶正计算及优化[J]. 景帅文,赵自奇. 广船科技. 2016(02)
[2]基于Hydromax的14000DWT成品油船大倾角稳性计算[J]. 陈明敏,张宝吉. 船舶工程. 2014(S1)
[3]福建“2·18”“X6”轮沉没事故调查报告[J]. 中国海事. 2014(02)
[4]“8·16”马和汽车轮渡事故的启示[J]. 周健松.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3(05)
[5]自卸砂船稳性分析及其倾覆后应急施救方案[J]. 周驰. 中国航海. 2011(03)
[6]一种船舶最小稳性和自由浮态计算的改进算法[J]. 孙承猛,刘寅东. 中国造船. 2007(03)
[7]船舶破舱稳性计算方法研究[J]. 肖维维,李俊华,何刚,陶伟,冯佰威.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6(11)
[8]“11.24”特大海难事故发生的原因与教训——“大舜”轮事故给我们的警示[J]. 王寿松. 航海技术. 2001(01)
[9]波浪中船舶横摇稳性的研究[J]. 董艳秋,纪凯,黄衍顺. 船舶力学. 1999(02)
[10]船舶随浪运动稳性仿真计算[J]. 林焰,邢殿录,纪卓尚,杨. 海洋工程. 1994(03)
硕士论文
[1]基于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的渔船稳性安全研究[D]. 李新萌.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基于第二代完整稳性的集装箱船稳性研究[D]. 方莉.大连海事大学 2016
[3]船舶稳性三维计算方法研究及软件开发[D]. 姜玲.大连海事大学 2015
[4]基于CATIA三维建模的船舶稳性计算方法研究[D]. 崔阳.大连理工大学 2015
[5]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稳性研究及危险性分析[D]. 黄武刚.大连理工大学 2010
[6]船舶在大风浪中非线性摇荡运动建模与仿真[D]. 李子富.大连海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62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336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