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船舶协同设计的动态工作流程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9:39
本文关键词:面向船舶协同设计的动态工作流程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船舶设计 动态工作流 层次模型 访问控制 变更策略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普及,工作流技术正在逐步应用到船舶设计领域。传统的工作流可以实现船舶设计某些固定的流程按照工作流定义去执行的目的,而实际设计过程往往存在着设计环节多、设计反馈不及时和任务流程复杂的问题,这就要求船舶设计需要支持设计流程动态调整的能力,即设计过程中设计内容能够随着船东或者船厂等方面的要求及时地做出修改而不影响设计流程的正常进行。工作流技术包括工作流建模和工作流执行,传统的工作流定义方式往往难以处理设计过程的动态性问题。本文首先在分析船舶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分别从过程模型、资源模型、组织模型和角色模型方面分析了船舶设计的动态性需求,提出支持工作流动态调整的层次模型;其次,本文设计了灵活的工作流动态调整策略,通过设计的调整策略可以实现设计流程的动态调整;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应用于船舶协同设计领域的动态工作流管理系统原型平台。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内容章节安排如下: (1)第一章对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的组织结构。 (2)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工作流相关知识和船舶设计相关内容,详细分析了船舶设计过程以及设计过程中的组织关系、协同关系以及设计过程的动态性,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基于Petri网的船舶设计工作流模型。在阐述目前船舶设计工作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船舶设计动态工作流技术。 (3)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工作流模型与工作流访问控制相关内容,根据传统工作流模型的不足分析了工作流模型的动态性,提出了支持动态调整的工作流层次模型。在分析传统的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访问控制模型,解决了船舶设计中的直接授权问题。 (4)第四章结合船舶协同设计流程,详细阐述了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工作流动态变更实例、变更类型和变更策略,并且对变更策略中包含循环逻辑的工作流模型进行了验证,奠定了系统实现的基础。 (5)第五章具体介绍了系统实现的技术以及工作流原型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特别对工作流动态调整方面的功能做了详细的介绍。 (6)第六章是对论文的总结,,简要介绍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船舶设计 动态工作流 层次模型 访问控制 变更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0-11
-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11-13
- 1.2.1 工作流建模技术研究现状11-12
- 1.2.2 动态工作流变更处理研究现状12
- 1.2.3 面向船舶协同设计的工作流管理研究现状12-13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组织结构13-14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14
- 1.4 本章小结14-15
- 第二章 面向船舶协同设计的工作流建模15-35
- 2.1 工作流相关概念及其发展和应用15-20
- 2.1.1 工作流相关概念15-16
- 2.1.2 工作流模型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16-19
- 2.1.3 动态变更介绍19-20
- 2.2 船舶设计流程规划20-25
- 2.2.1 船舶设计概述20-21
- 2.2.2 船舶总体设计流程21-24
- 2.2.3 船舶详细设计流程24-25
- 2.2.4 船舶生产设计流程25
- 2.3 船舶设计流程分析25-29
- 2.3.1 船舶设计中的人员关系25-26
- 2.3.2 船舶设计中的协同26-28
- 2.3.3 船舶设计中的动态性28-29
- 2.4 基于 Petri 网的船舶设计流程建模29-33
- 2.4.1 基于 Petri 网的工作流建模方法介绍30
- 2.4.2 船舶设计流程 Petri 网建模30-33
- 2.5 面向船舶设计的动态工作流技术33-34
- 2.6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支持动态的工作流模型与访问控制35-44
- 3.1 传统的工作流模型的不足35
- 3.2 支持动态变化的工作流层次模型35-39
- 3.2.1 过程模型的动态性35-36
- 3.2.2 资源模型的动态性36-37
- 3.2.3 组织模型的动态性37-38
- 3.2.4 动态工作流层次模型的提出38-39
- 3.3 访问控制与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39-42
- 3.3.1 访问控制39-41
- 3.3.2 传统的 RBAC 模型41-42
- 3.4 改进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42-43
- 3.5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动态工作流变更及实现机制44-56
- 4.1 船舶设计工作流动态变更实现44-50
- 4.1.1 过程模型变更实现44-48
- 4.1.2 组织、人员变更实现48-50
- 4.2 动态迁移策略50-54
- 4.2.1 目前动态迁移方法研究状况50-51
- 4.2.2 改进的动态迁移策略51-54
- 4.3 工作流模型验证54-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动态工作流平台的实现56-69
- 5.1 引言56
- 5.2 原型平台支撑技术介绍56-58
- 5.2.1 PHP56
- 5.2.2 MySQL56-58
- 5.2.3 Apache58
- 5.3 面向船舶协同设计动态工作流程管理平台应用原型58-68
- 5.3.1 用户管理58-59
- 5.3.2 项目管理59-61
- 5.3.3 工作流管理61-68
- 5.4 本章小结68-69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69-71
- 6.1 总结69
- 6.2 展望69-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5
- 附录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澄宇,赵大利;中国船舶配套业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船舶工程;2005年01期
2 曾芬芳;陈万领;江艳芬;严晓光;;船舶异地协同设计系统[J];船舶工程;2005年06期
3 管官;林焰;申玫;;船舶设计项目人力资源评价方法研究[J];船舶工程;2011年06期
4 刘寅东;苏绍娟;;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环境及关键技术[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郝玫;王道平;;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合理性验证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3期
6 邓勇;张琳;王汝传;张梅;;网格计算中基于信任度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0年01期
7 韩道军;高洁;翟浩良;李磊;;访问控制模型研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0年11期
8 陈翔;刘军丽;;ECA规则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7年13期
9 单徐梅;虞慧群;;基于RBAC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授权约束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年04期
10 张静乐;杨扬;高昂;王元卓;;基于随机Petri网的柔性工作流可用性分析[J];计算机工程;2010年22期
本文编号:752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75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