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进化和并行计算的船舶管路布置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协同进化和并行计算的船舶管路布置方法
【摘要】:为解决船舶管路协同布置问题,提出一种适合求解多管路或分支管路协同布置的算法框架.通过为每条管路或分支生成对应的进化种群,将管路间的协同布置转换为种群间的协同进化.基于提出的路径连接点概念,生成管路接口间的候选路径种群,并对种群进行交叉、变异操作.使用A~*算法作为寻路算子,提高了生成路径的质量,同时保证了路径的有效性.为了提高运算效率,引入并行计算策略对算法框架和A~*算法进行改进.最后,两个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关键词】: 船舶管路 A*算法 协同进化 并行计算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9034)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3024)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2012018)
【分类号】:TP18;U664.84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运龙;王晨;韩洋;林焰;;船舶管路智能布局优化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2 王运龙;王晨;彭飞;金朝光;林焰;纪卓尚;;基于人机结合遗传算法的船舶管路三维布局优化设计[J];中国造船;2015年01期
3 董宗然;林焰;;基于最短路径快速算法的船舶管路自动敷设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年12期
4 姜文英;林焰;陈明;于雁云;;基于粒子群和蚁群算法的船舶机舱规划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5 范小宁;林焰;纪卓尚;;多蚁群协进化的船舶多管路并行布局优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邬君;林焰;纪卓尚;范小宁;;基于协同进化的舰船分支管路系统路径优化研究[J];船海工程;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纯军;基于A*算法的多管线通道化自动敷设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宗然;林焰;;基于协同进化和并行计算的船舶管路布置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2 袁媛;;自适应遗传算法在船舶线路布局中的应用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6年10期
3 宋培培;汤文成;;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空间管道无网格布局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6年05期
4 秦伟;;船舶管路布局优化探究[J];明日风尚;2016年09期
5 隋海腾;牛文铁;;基于迷宫算法和遗传算法的船舶管路路径规划[J];工程设计学报;2016年02期
6 张禹;白晓兰;;面向航空发动机管路智能布局的空间信息提取方法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年02期
7 董宗然;林焰;;船舶布管系统的结构设计及自动化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年03期
8 王运龙;王晨;韩洋;林焰;;船舶管路智能布局优化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9 邱季飞;;基于协同进化的船舶分支管路空间布局优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年01期
10 刘检华;刘少丽;宁汝新;唐承统;赵柏萱;贾美慧;;管路数字化布局设计与制造及检测集成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妮;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出租车调度优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运龙;王晨;纪卓尚;赵学国;;船舶居住舱室智能布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造船;2013年03期
2 沈海澜;王玉斌;陈再良;曹子文;;一种基于分层图的改进SPFA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2年13期
3 王成恩;柳强;白晓兰;王健熙;李明;;航空发动机复杂约束空间内管路敷设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年11期
4 范小宁;林焰;纪卓尚;;多蚁群协进化的船舶多管路并行布局优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邬君;林焰;纪卓尚;范小宁;;基于协同进化的舰船分支管路系统路径优化研究[J];船海工程;2008年04期
6 路志芳;宁汝新;刘检华;万毕乐;;虚拟环境下的管路布局设计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08期
7 范小宁;林焰;纪卓尚;;船舶管路三维布局优化的变长度编码遗传算法[J];中国造船;2007年01期
8 樊江,马枚,杨晓光;基于协进化的管路系统智能寻径[J];航空动力学报;2004年05期
9 陈],沈洁,秦玲,陈宏建;基于分布均匀度的自适应蚁群算法[J];软件学报;2003年08期
10 樊江,马枚,杨晓光;航空发动机外部管路自动敷设研究[J];机械设计;2003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科选;人工智能寻路算法及其在游戏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何文雅;3D游戏场景中虚拟角色的智能寻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云;杨炳儒;王树鹏;张德政;安冰;;基于协同进化机制的欠采样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2 于晴;周文翰;;协同进化[J];明日风尚(生活态度);2006年01期
3 杨莉萍;黄厚宽;;基于双向维度抽取的协同进化存档算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4 ;协同进化:中国可持续性城市发展 中国-丹麦合作研究项目[J];重庆建筑;2007年03期
5 罗杰;段建民;陈建新;;一种引入局部交互的群体协作行为协同进化机制[J];机器人;2007年04期
6 丁卫平;王建东;施Oz;管致锦;;基于量子混合协同进化的自适应多级联属性约简(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2年02期
7 严宣辉;曾庆盛;舒才良;;融合免疫机制的协同进化模型[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1期
8 陈羽;滕弘飞;;变粒度协同进化设计算法及其在卫星舱布局设计中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马向东;孙金华;胡震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J];水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10 陈琪锋,李晓斌,戴金海;导弹总体参数优化设计的合作协同进化MDO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海波;科学与艺术可以协同进化[N];光明日报;2014年
2 徐艳梅 司高飞;生态学对企业的启发[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奇 云;蜂鸟与鲜花协同进化和谐共存[N];大众科技报;2005年
4 电脑商报记者 彭敏;红旗IVI:追求协同进化[N];电脑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志华;基于免疫系统的协同进化机制及其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2 刘健;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图书馆知识生态化机理与技术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霍军周;人机结合协同进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慕彩红;协同进化数值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殷红春;品牌生态系统复杂适应性及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刘文俊;基于协同进化的群体规划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喜文;基于集体智慧的生态型企业协同进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羽;应对未料灾变的实存装备局部再设计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基于协同进化的混合智能优化算法在SMT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石江坤;基于复杂适应性的青岛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李阳;基于协同进化和谱聚类的大规模数据集快速聚类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李同喜;支持学习的协同进化模型研究及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桂娟;自适应协同进化模型及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腾月;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园内组织成员协同进化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7 李岩;基于共生协同进化的多目标算法及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8 范颖;基于协同进化与强化学习的多代理协作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静莲;协同进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献崇;基于协同进化的聚类问题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7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75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