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 多普勒测速仪 组合导航 误差补偿 可观测性 联邦滤波
【摘要】:本文根据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工作特点与导航需求,设计了以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INS)为主,多普勒测速仪(Doppler Velocity Logger, DVL),电子磁罗盘(Magnetic Compass, MCP)和深度计(Depth Meter, DM)为辅的水下组合导航系统。论文就水下组合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的工作有:1.详细介绍了、分析了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多普勒测速仪,电子磁罗盘、深度计的工作原理和误差机理,并建立了各传感器误差模型。2.研究了航位推算(Dead Reckoning, DR)算法的原理,设计并仿真验证了一种利用DR算法实现SINS与DVL之间安装误差标定的方法。3.设计了一种DVL安装误差与刻度系数误差的补偿方法。该方法以DVL仪器坐标系速度和SINS载体坐标系速度之差为量测,通过设计合理的机动方式来提高SINS/DVL系统的可观测性,并利用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出DVL误差参数,最后根据估计值进行了补偿。仿真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估计出DVL安装误差和刻度系数误差,降低了DVL测速误差,从而提高了SINS/DVL组合系统的导航精度。4.研究了联邦滤波器的原理和结构,鉴于系统容错性和实时性考虑,设计了水下组合导航系统滤波器和相应的滤波算法,建立了各子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并仿真验证了滤波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 多普勒测速仪 组合导航 误差补偿 可观测性 联邦滤波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6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水下导航技术及发展状况11-14
- 1.2.1 惯性导航11
- 1.2.2 声学导航11-12
- 1.2.3 多普勒导航12
- 1.2.4 地球物理导航12-13
- 1.2.5 组合导航13-14
- 1.3 多普勒测速仪误差标定方法的研究现状14
- 1.4 卡尔曼滤波方法的发展及其应用14-15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15-16
- 1.6 本章小结16-18
- 第二章 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系统方案设计18-34
- 2.1 引言18
- 2.2 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方案设计18-19
- 2.3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19-26
- 2.3.1 常用坐标系及坐标系转换19-20
- 2.3.2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20
- 2.3.3 导航参数的更新及解算20-23
- 2.3.4 惯性器件误差模型23-24
- 2.3.5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方程24-26
- 2.4 多普勒测速仪26-30
- 2.4.1 多普勒测速仪测速原理27-29
- 2.4.2 多普勒测速仪误差分析29-30
- 2.4.3 多普勒测速仪误差模型30
- 2.5 电子磁罗盘和深度计30-33
- 2.5.1 电子磁罗盘工作原理30-31
- 2.5.2 电子磁罗盘误差分析31-32
- 2.5.3 深度计工作原理及误差模型32-33
- 2.6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组合系统滤波方法研究34-48
- 3.1 引言34
- 3.2 卡尔曼滤波34-36
- 3.3 联邦滤波36-44
- 3.3.1 联邦滤波算法原理37-41
- 3.3.2 联邦滤波器结构41-44
- 3.4 组合导航卡尔曼滤波校正方法44-45
- 3.4.1 输出校正44-45
- 3.4.2 反馈校正45
- 3.4.3 混合校正45
- 3.5 本章小结45-48
- 第四章 多普勒测速仪的误差补偿研究48-66
- 4.1 引言48
- 4.2 惯性/多普勒安装误差标定48-52
- 4.2.1 航位推算算法49-50
- 4.2.2 惯性/多普勒安装误差标定50-51
- 4.2.3 仿真实验51-52
- 4.3 多普勒测速仪误差参数的在线估计52-64
- 4.3.1 惯性/多普勒组合导航系统模型52-55
- 4.3.2 PWCS可观测性分析方法55-59
- 4.3.3 一种新可观测性分析方法59
- 4.3.4 惯性/多普勒组合导航系统可观测性分析59-62
- 4.3.5 惯性/多普勒组合导航系统仿真分析62-64
- 4.4 本章小结64-66
- 第五章 水下组合导航系统联邦滤波器的设计66-76
- 5.1 引言66
- 5.2 水下组合导航系统联邦滤波器结构66-67
- 5.3 水下组合导航系统联邦滤波器设计67-71
- 5.3.1 SINS/DVL子滤波器67-69
- 5.3.2 SINS/MCP子滤波器69-70
- 5.3.3 SINS/DM子滤波器70-71
- 5.4 水下组合导航系统联邦滤波器算法71-72
- 5.4.1 子滤波器算法71
- 5.4.2 主滤波器算法71-72
- 5.5 仿真实例72-74
- 5.5.1 仿真条件72-73
- 5.5.2 仿真结果73-74
- 5.6 本章小结74-76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6-78
- 致谢78-80
- 参考文献80-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取得科研成果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连荪;;国内外舰船组合导航系统综述[J];江苏船舶;1986年01期
2 徐胜红,张宗麟;测量融合组合导航方法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1年02期
3 陈建勇;王树宗;;模糊超球神经网络辅助组合导航融合算法[J];航天控制;2006年02期
4 王金友;;分布式MIMU/GPS组合导航计算机的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06年04期
5 陈永奇;马迎建;;组合导航计算机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6年04期
6 边德飞;熊智;刘建业;;基于多传感器的组合导航接口子系统[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6年03期
7 陈世华;潘鸿飞;朱璐;;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技术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2期
8 周翟和;刘建业;赖际舟;;组合导航直接滤波模型中的高斯粒子滤波[J];应用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9 周旦辉;李东宾;潘鸿飞;;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技术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11年03期
10 王仲涛;王龙;王楠;;一种组合导航低成本地面验证技术[J];四川兵工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姜伟;张旭东;高隽;范之国;潘登凯;崔帅;;一种利用偏振光的组合导航移动系统设计与实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董劲峰;张岩;臧岩;;组合导航的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鹏;陆明泉;沈军;冯振明;;组合导航体系性能仿真分析[A];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0年
4 袁信;;发展多传感器惯性组合导航的一点思考[A];2003年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乔玉坤;张金生;张琪;蔡欣华;王仕成;常新龙;;飞行器惯性地磁组合导航仿真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九)——防灾减灾与国家安全[C];2013年
6 戴磊;齐俊桐;宋大雷;王启久;韩建达;;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组合导航方法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显林;卢鸿谦;王宇飞;;组合导航非等间隔联合滤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彭东立;马海涛;许伟杰;;DVL在组合导航技术中的发展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刘伟;刘婷;来奇峰;袁洪;罗晓燕;;GPS/INS深组合全链路仿真[A];第二十五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2年
10 黄康;刘成;;一种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新算法框架[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9 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万里;惯性/多普勒组合导航回溯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梁浩;非线性高斯滤波方法研究及其在CNS/SAR/SINS组合导航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何晓峰;北斗/微惯导组合导航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徐田来;车载组合导航信息融合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汪秋婷;自适应抗差UKF在卫星组合导航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崔留争;MEMS-SINS/GPS组合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7 柯熙政;亚音速飞行器组合导航方案研究[D];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02年
8 周卫东;组合导航系统应用软件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卢鸿谦;SINS/GPS组合导航性能增强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易大江;组合导航中的鲁棒滤波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铭阳;基于GBAS的高精度进近着陆组合导航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云天;再入机动飞行器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张亮;低成本车载BDS/DR组合导航滤波算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周涵;WSN/INS/Vision室内组合导航中非线性滤波方法的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妍妍;GPS/INS耦合结构和融合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纪龙;基于粒子滤波的INS/GPS组合导航数据融合及故障诊断[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刘志鹏;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王志坤;车载组合导航技术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房永鑫;惯性/卫星/多普勒组合导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0 张健;惯导与多普勒组合导航技术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68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76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