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摩擦离合器热流耦合动态仿真及带排转矩预测
本文关键词:湿式摩擦离合器热流耦合动态仿真及带排转矩预测
更多相关文章: 离合器 流场仿真 计算流体动力学 带排转矩 热流固耦合
【摘要】:大型船用倒顺离合型齿轮箱中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一般成对安装,当一个处于接排状态时,另一个处于脱排状态。研究发现,,离合器过热不仅可能出现在接排过程中,脱排状态下也可能因摩擦片滑摩或润滑油剪切导致离合器过热,并产生较大的带排转矩,造成能量损失。因此,开展脱排状态下离合器分片过程模拟及带排转矩预测,对解决离合器过热问题,提高离合器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课题来源于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针对脱排状态下空转时的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进行流场动态模拟及带排转矩预测,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①在ANSYS/CFX软件中,建立了离合器润滑油流场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结合离合器片瞬态运动方程,采用动网格技术对离合器流场仿真,研究了离合器分片过程流场动态特性及分片弹簧对分片状态的影响,得出分片弹簧有利于油层厚度的均匀分布。 ②以流场仿真分析所得的实际油路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油层剪切发热原理,采用热流耦合分析方法,计算离合器润滑油温度场,得出油温随空转速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流量的增加而降低。 ③建立了含径向油槽的片间润滑油层流体动力学模型,基于牛顿内摩擦原理,仿真分析了离合器的带排转矩。结果表明摩擦片上的油槽使带排转矩减小,且随空转速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④以离合器片及片间流体为研究对象,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传热学及结构热弹变形理论,采用热流固耦合分析方法,计算了离合器空转过程中摩擦副的流场、温度场、应力场及位移场,得出油压随油层厚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温度、应力和位移均随油层厚度增加而减小,随转速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离合器 流场仿真 计算流体动力学 带排转矩 热流固耦合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6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4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流场动态仿真研究现状概述9-10
- 1.2.2 离合器空转带排转矩预测方面概述10-11
- 1.2.3 湿式摩擦离合器发热问题研究概述11-12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2-14
- 2 离合器分片过程动态仿真14-32
- 2.1 引言14
- 2.2 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14-19
- 2.2.1 计算流体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14-17
- 2.2.2 湍流模型动力学控制方程17-19
- 2.2.3 壁面函数法19
- 2.3 离合器油路结构及相关参数19-21
- 2.4 离合器片受力及运动分析21-22
- 2.5 离合器润滑油流场动态仿真22-30
- 2.5.1 离合器油路有限元模型22-23
- 2.5.2 油路流场分析结果23-30
- 2.6 本章小结30-32
- 3 离合器油路流场的热流耦合分析32-42
- 3.1 引言32
- 3.2 能量守恒方程32-34
- 3.3 离合器油路的热流耦合分析34-37
- 3.3.1 热流耦合边界条件34-35
- 3.3.2 离合器油路热流耦合分析结果35-37
- 3.4 使用工况对润滑油温度的影响37-41
- 3.4.1 主动轴转速对润滑油温度的影响37-39
- 3.4.2 入口流量对润滑油温度的影响39-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4 离合器脱排空转时的带排转矩预测42-52
- 4.1 引言42
- 4.2 带排转矩理论分析42-45
- 4.2.1 带排转矩传统计算公式42-43
- 4.2.2 带排转矩新计算模型43-45
- 4.3 不同摩擦片表面下带排转矩分析45-50
- 4.3.1 考虑摩擦片油槽45-47
- 4.3.2 不考虑摩擦片油槽47-50
- 4.5 本章小结50-52
- 5 离合器脱排空转过程中的热流固耦合分析52-64
- 5.1 引言52
- 5.2 热流固耦合控制方程52-54
- 5.3 空转状态下热流固耦合分析54-59
- 5.3.1 分析模型的建立54-56
- 5.3.2 耦合结果分析56-59
- 5.4 热流固耦合影响因素分析59-63
- 5.4.1 油层厚度对摩擦副特性的影响59-61
- 5.4.2 主动轴转速对摩擦副特性的影响61-63
- 5.5 本章小结63-64
- 6 结论与展望64-66
- 6.1 结论64
- 6.2 展望64-66
- 致谢66-68
- 参考文献68-72
- 附录72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丹,魏宸官,宋文悦;离合器片表面温度的测量与表面应力的计算[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0年04期
2 蔡丹,魏宸官,宋文悦;湿式摩擦离合器片翘曲变形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李哲;魏志军;张平;;调压阀内流场数值模拟及动态特性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张媛;周满山;姜雪;谷明霞;;液黏测功机带排扭矩的有效利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5 胡纪滨;荆崇波;彭增雄;王斌;;Research on Drag Torque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Wet Clutch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8年04期
6 林腾蛟;张世军;吕和生;;湿式摩擦离合器流道结构对油压分布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孙冬野;胡丰宾;邓涛;罗勇;;湿式多片离合器翘曲特性模拟与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杨为;陆国栋;吕和生;刘阳;林利红;;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对偶钢片热-机耦合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9 石丽娜;陈志平;章序文;兰建华;;基于动网格的高压煤浆输送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优化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10 刘伟;李火坤;刘成梅;刘玮琳;;基于FLUENT的动态高压微射流内部孔道流场的数值模拟[J];高压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志刚;关于湿式离合器几个工作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86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886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