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转双桨船舶的等效舵效模型
本文关键词:可回转双桨船舶的等效舵效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可回转双桨 桨-舵合一 分离型运动建模 船舶运动模型 等效舵
【摘要】:常规船舶通过操舵获得舵效来控制船舶航向,而对于可回转双桨船舶,由于桨-舵合一,船舶的回转运动依靠双桨的回转或双桨的推力差所产生的舵效完成。针对这种取消了常规舵的可回转双桨的船舶运动,根据船舶分离型运动建模方法,建立了可回转双桨船舶的运动方程及其在船舶纵荡、横荡和艏摇3个自由度上的作用力;通过分析船舶常规舵受力情况,并与可回转双桨船舶回转力进行比较,提出可回转双桨船舶等效舵效的概念,导出了可回转双桨作用下的船舶等效舵效模型。对可回转双桨船舶在此等效舵模型下的运动状态进行了数值仿真,对比了不同舵效下船舶运动的差异,验证了可回转双桨船舶等效舵效模型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可回转双桨 桨-舵合一 分离型运动建模 船舶运动模型 等效舵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04186) 交通部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13329810350) 上海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专项资助项目(11170501700)
【分类号】:U675.9;U661
【正文快照】: 可回转双桨电力推进船舶是一种新型电力推进船舶,区别于常规的尾轴推进船舶的是其动力和舵向均由推进电机提供。由于取消了船舵,可回转螺旋桨在船舶作回转运动时通过桨的回转或桨的转速差(推力差)产生不同的舵效,即可看作船舶的“等效舵”,因此研究在此“等效舵”作用下电力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昭明;盛子寅;冯悟时;;多用途货船的操纵性预报计算[J];船舶工程;198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义锋;赵铁军;;深海石油平台支援船动力定位数学模型与仿真研究[J];船舶工程;2011年05期
2 沈定安,马向能,孙芦忠,罗荣彪;波浪中船舶操纵性预报[J];船舶力学;2000年04期
3 马向能,沈定安,何春荣;大型集装箱船受风工况下操纵性计算预报[J];船舶力学;2001年04期
4 史杰平,劳国升;单锚系泊浮体运动及系泊力分析[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5 张俊杰;李遵强;柏玉建;;海图线状要素之间最短距离的解算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6 刘畅,朱仁庆,杨松林;船舶操纵运动预报计算及三维仿真[J];江苏船舶;2002年04期
7 唐晓光,刘祖源;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操纵运动水动力预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1期
8 季沈华;陈锦标;肖英杰;周伟;;沉管隧道管节浮运操纵运动模拟[J];科技视界;2012年32期
9 吴楠;陈红卫;;船舶动力定位仿真系统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13年05期
10 李庆杨;郑俊芳;;登陆舰抢滩运动建模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薇;边晓丽;邹早建;;船舶设计初始阶段的操纵性预报[A];2004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邓涛;李正莲;刘瑜;宋长亮;洪碧光;;单锚泊船在强流中的偏荡建模及研究[A];2008船舶安全管理论文集[C];2008年
3 沈定安;马向能;毛海斌;;顶推渡航船队风浪中操纵性预报[A];2004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师超;韩阳;赵战华;刘长德;;深水铺管船在波浪中的操纵运动仿真[A];2013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影;舰船航行纵向补给对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杨盐生;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及其在船舶运动控制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3 程细得;内河船舶操纵及避碰决策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袁士春;船舶运动与主推进线性变参数联合控制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叶光;基于VV&A的船舶运动控制系统仿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胡江强;基于克隆选择优化的船舶航向自适应控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孙霄峰;单船中层拖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王新屏;舵鳍联合系统的简捷非线性鲁棒控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刘小健;不同装载状态下船舶的操纵性能及推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徐言民;基于操纵模拟的桥区水域船舶通航安全预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凌丽;船舶运动的风浪影响建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救助船相对受援船动力定位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伟明;波浪中船舶六自由度“操纵—摇荡”耦合运动数值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朱碧春;大型舰船在补给过程中的操纵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谢笑颖;环境最优船舶区域动力定位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俭;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受风作用下的操纵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Ely Ould Mohamed(艾力);努瓦克肖特港拖船协助船舶操纵技术[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王丽丽;低速域船舶运动仿真平台的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何舒;浅水对低速船舶舵效影响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秦桂晓;铰链式拖驳船的运动建模与仿真[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旭东,陈刚;船舶推进系统的选择[J];世界海运;2004年04期
2 李世清,傅德平,熊楠;船舶推进用电机二次蒸发冷却实验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5年01期
3 吴铸新;刘正林;;船舶推进轴的推力轴承特性分析(英文)[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10年02期
4 ;《船舶》2011年总目次[J];船舶;2011年06期
5 陈文浩;周文林;李统安;;船舶推进系统安装技术工法研究与质量控制分析[J];船舶工程;2012年S2期
6 李建光;船舶推进系统设计经济性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1985年01期
7 林曦;;下一代无人机舱船舶的调查研究[J];国外舰船技术(特辅机电设备类);1985年03期
8 思娟;英国海军船舶推进燃气轮机的使用经验[J];热能动力工程;2001年04期
9 刘柱;几种船舶推进系统的比较[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徐杭田 ,张国庆 ,范树杰;船舶推进电机保护装置[J];机电设备;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晨俊;李巍;;船舶推进领域发展动态[A];2013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杨杨;郭晨;孙建波;;船舶推进系统的BP神经网络广义最小方差控制器[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3 魏锦芳;王杉;苏甲;陈京普;;船舶最小推进功率跟踪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13年
4 缪国平;朱仁传;范佘明;;深化基础技术研究,为我国船舶工业创新做强服务——从船舶水动力学角度出发的若干思考[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0年
5 董世汤;;船舶推进器科研的进展概况[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论文集第八集(2005—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所宣;携手研制船舶推进设备[N];中国船舶报;2006年
2 记者 邰举;韩国船舶新技术可省50%燃料费[N];科技日报;2009年
3 邰举;韩国船舶新技术减二氧化碳排放[N];西部时报;2009年
4 实习生 陈婷婷 记者 耿挺;船舶推进系统迈向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N];上海科技报;2014年
5 马志广邋丁颖新 尼云仙;船舶电力基地签约开发区[N];青岛日报;2008年
6 江峰;新发明让船舶推进技术走进新时代[N];中国信息报;2008年
7 记者 胡毓;四大策略可助船舶节能减排[N];中国船舶报;2010年
8 MEB记者 韩建新;落子申城 ABB助力船舶制造[N];机电商报;2011年
9 记者 张Z,
本文编号:948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948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