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环渤海船舶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4 15:15

  本文关键词:环渤海船舶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环渤海船舶制造业出口贸易 国际市场竞争力 Probit模型


【摘要】:近年来,世界船舶市场快速发展,其世界主要份额逐步呈现由韩、日向中国转移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世界船舶工业形成了以日本、韩国、欧洲和中国为代表的四极格局形势。自从进入21世纪,中国船舶制造业异军突起,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船舶制造业的三大基地之一,呈现出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和国际竞争力,为科学地研究环渤海地区船舶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该文以波特钻石模型为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混合非平衡面板Probit模型对环渤海地区船舶制造企业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认为环渤海地区的劳动力技术水平、企业融资能力、盈利能力与企业对船舶配套设备的投入对区域内船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有正向作用,由于环渤海地区船舶制造企业存在代际效应,年龄对船舶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随企业年龄的增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而船舶制造业企业内部由于存在“生产率陷阱”现象,导致生产率对出口贸易具有负相关关系。该文最后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为提升区域内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环渤海船舶制造业出口贸易 国际市场竞争力 Probit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474;F752.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6
  • 1.2.1. 国外研究综述9-11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1-16
  • 1.2.3. 文献评述16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16-20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研究方法17-20
  • 2. 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界定20-25
  • 2.1. 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20-22
  • 2.2. 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22-24
  • 2.2.1. 波特钻石模型理论22-23
  • 2.2.2. 要素禀赋理论23-24
  • 2.3. 船舶制造业的概念及行业产品分类24-25
  • 3. 船舶制造业出口贸易现状分析25-36
  • 3.1. 中国船舶制造业出口贸易现状25-30
  • 3.1.1. 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总量25-28
  • 3.1.2. 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向28-30
  • 3.2. 环渤海地区船舶制造业的出口贸易现状30-36
  • 3.2.1. 区域内船舶出口贸易总量31-34
  • 3.2.2. 区域内船舶出口贸易流向34-36
  • 4. 环渤海地区船舶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分析36-54
  • 4.1. 环渤海地区船舶制造业生产因素分析36-42
  • 4.1.1. 劳动力因素36-37
  • 4.1.2. 企业融资环境37-38
  • 4.1.3. 研发因素38-41
  • 4.1.4. 汇率因素41-42
  • 4.2. 环渤海地区船舶制造业需求因素分析42-46
  • 4.2.1. 内部需求43-44
  • 4.2.2. 外部需求44-46
  • 4.3. 环渤海地区船舶制造业产业战略和结构46-50
  • 4.3.1. 产业集中度46-48
  • 4.3.2. 船舶出口企业规模48-50
  • 4.4. 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因素分析50-51
  • 4.4.1. 船舶配套业50
  • 4.4.2. 船舶制造业基础设施50-51
  • 4.5. 辅助因素分析51-54
  • 4.5.1. 行业管理和中介组织51-52
  • 4.5.2. 政策因素分析52-53
  • 4.5.3. 机遇因素分析53-54
  • 5. 环渤海地区船舶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54-66
  • 5.1. 变量指标的选取54-56
  • 5.2. 模型构建56-57
  • 5.3. 样本数据的选取57-58
  • 5.4.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58-63
  • 5.5. 实证结果分析63-66
  • 6. 提高环渤海地区船舶出口竞争力的政策建议66-68
  • 6.1. 鼓励区域内产业链协同发展,降低船舶制造中间投入成本66
  • 6.2. 提供良好的融资平台,加大授信政策支持力度66-67
  • 6.3. 提升劳动力技术水平,建立产学研一体化67
  • 6.4. 促进和加快环渤海船舶制造产业组织调整67-68
  • 7. 结论68-70
  • 7.1. 研究结论68-69
  • 7.2. 创新与不足69-70
  • 参考文献70-73
  • 个人简介73-74
  • 导师简介74-75
  • 获得成果目录75-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金德;吴航宇;;从民营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探讨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10期

2 刘学航;邓剑波;;船舶制造业国际转移影响因素研究——韩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0年03期

3 侯春霞;;船舶制造业对地方经济贡献度的实证分析——以威海市某造船企业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3期

4 黄金莹;刘继伟;;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3期

5 梁晶;吕靖;李晶;;我国船舶制造业系统性融资需求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05期

6 张晓晖;;中国船舶制造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研究[J];当代经济;2006年10期

7 黄越明;;浅谈船舶制造业的汇率避险方案[J];科技信息;2007年06期

8 ;船舶制造业将扬帆起航[J];中国城市金融;2007年05期

9 郑永华;朱彩红;;温岭市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J];浙江统计;2007年08期

10 张秀华;陈伟;;推进管理创新 提升船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改革与战略;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船舶制造业发展与我国船体钢板产供状况[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游友斌;;中韩船舶制造业现状比较研究[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严谨;张娟;;金融危机形势下的中国船舶制造业[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启江 周丽华;鄂州船舶制造业驶入发展快车道[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陆以恒 褚新 郑子辉 高继合;微山船舶制造业入选“山东省十大产业集团”[N];济宁日报;2006年

3 记者 矫阳;地方船舶制造业开始走向集约化[N];科技日报;2006年

4 维拉;俄政府批准民用船舶制造业发展纲要[N];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真;船舶制造业振兴规划即将过会 相关条款或向民企倾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江苏 船舶制造业增长较快[N];中国信息报;2009年

7 记者 王玲;我市举行船舶制造业专题报告会[N];威海日报;2010年

8 大通证券 肖江峰;船舶制造业交货值增幅回落 新订单稀少[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兴龙;船舶制造业遭遇“严冬”[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记者 王孙;推进信息技术与船舶制造业深度融合[N];中国船舶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金莹;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2 关丽丽;我国船舶制造业承接韩日产业转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韩菲;基于技术进步的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刘忠梅;我国船舶制造业供应商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王英杰;我国船舶制造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磊;基于复杂产品系统的我国船舶制造业自主创新网络与竞争力重塑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杨霞;环渤海地区船舶制造业集聚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彩霞;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供需现状及其预测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9 韩璐;环渤海船舶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10 郑思诺;船舶制造业发展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71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971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