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裂纹最大张口位移的加筋板弹塑性断裂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裂纹最大张口位移的加筋板弹塑性断裂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船舶加筋板 CTOD 裂纹最大张口位移 裂纹尖端塑性区半径 弹塑性
【摘要】:为了快速方便地求取船舶加筋板塑性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裂纹尖端塑性区半径(Ry)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纹最大张口位移(MCOD)来确定加筋板的裂纹尖端塑性区半径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简便方法。该法基于理想弹塑性材料,以提出的裂纹最大张口位移与裂纹尖端塑性区半径及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拟合函数关系为基础,考虑了模型尺寸效应、材料特性参数及外载荷的影响。文中还对不同裂纹长度、不同屈服极限条件、不同板/筋刚度比时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消除裂纹长度、屈服极限和外载荷等因素的影响,适用于有限宽船舶加筋板的弹塑性分析。
【作者单位】: 高性能船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关键词】: 船舶加筋板 CTOD 裂纹最大张口位移 裂纹尖端塑性区半径 弹塑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9153) 中央高校研究生自由探索研究项目(2014-zy-019)
【分类号】:U661.4
【正文快照】: 0引言加筋板结构是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领域最基本的结构之一。近年来,随着船舶结构大型化的发展及高强度钢的广泛使用,含裂纹的船舶加筋板结构发生断裂破坏时大多已经处于弹塑性状态。然而到目前为止,对加筋板断裂性能方面的研究工作大多局限于线弹性范围。如:Sabelkin[1-2]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伟;刘敬喜;;爆炸冲击载荷下加筋板塑性动力响应分析[J];船海工程;2011年06期
2 朱新阳;吴梵;;加筋板在横向撞击下的吸能特性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王芳;韩芸;崔维成;;具有裂纹缺陷的加筋板的剩余拉伸强度分析(英文)[J];船舶力学;2007年03期
4 黄海燕;王德禹;;加筋板结构的自由振动分析[J];船舶工程;2008年06期
5 吴林杰;朱锡;陈长海;;爆点位置对空中接触爆炸下加筋板架破坏的影响[J];中国舰船研究;2012年06期
6 吴林杰;朱锡;侯海量;陈长海;;空中近距爆炸下加筋板架的毁伤模式仿真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14期
7 张涛,刘土光,刘增荣,刘敬喜;冲击载荷下加筋板非线性瞬态分析(英文)[J];船舶力学;2003年03期
8 张琴;肖桃云;刘敬喜;;均匀受压含裂纹损伤加筋板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J];中国舰船研究;2011年05期
9 周祝林;吴群益;陈国权;王方圆;朱永峨;;高速船玻璃钢加筋板力学性能分析[J];玻璃钢;1997年02期
10 章向明,施华民,王安稳;偏心加筋板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强;洪明;李艮田;;含损伤加筋板结构屈曲性态研究[A];2005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姜翠香;赵耀;刘土光;;含裂纹损伤部分加筋板应力强度因子分析[A];2003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严谨;刘土光;余晓菲;;加筋板壳结构冲击屈曲研究[A];2004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英;冲击载荷下加筋板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及屈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金勇;舰船加筋板平均应力应变关系计算系统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祝伟;爆炸冲击载荷下加筋板的塑性动力响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金玲;缺陷加筋板的动力屈曲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汤刚;双向密加筋板结构强度预报及设计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彦峰;密加筋板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力学性能分析与结构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龚爱云;矩形加筋板水弹性自由振动分析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洪志涛;板及加筋板结构失效机理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吴寅成;基于自适应进化策略的加筋板结构可靠性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尧;爆炸载荷作用下加筋板的大挠度塑性动力响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颜丰;爆炸载荷下固支加筋板的大挠度塑性动力响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76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97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