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用于现代便携式设备的高性能多相DC-DC转换器关键设计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2:30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现代便携式设备的不断发展,内部最核心的中央处理器的性能不断提高,电源管理芯片亦需要应对更复杂的供电需求。本文以便携式设备的中央处理器供电为切入点,对不同电压输入/输出范围的多相DC-DC转换器芯片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平板、智能手机处理器的低压大电流供电需求,论文提出一种适用于两相Buck转换器的含失调校正功能的增强型电流均衡技术,其仅需采样各相的上边功率管的电感电流,便能同时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和断续状态下实现相间的电流平均分配;同时针对两相Buck转换器输出纹波的产生机理,提出基于交错同步时钟和自校准交错时间发生器的纹波消除技术,使转换器的各相在全负载范围内均精确地错开,继而减小输出纹波幅值;最终基于上述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高性能两相Buck转换器芯片,其中包含基于纹波反馈的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逻辑、自校准零电流关断电路、鲁棒的功率开关管驱动逻辑等。芯片采用0.18μm BCD工艺流片验证,其满载电流达6A,峰值效率91%,相间电流误差0.6%,输出纹波9mV。与同类研究相比,本设计显示出更好的综合性能。针对便携设备高性能供电和低待机功耗的需求,将转换器相数拓展至四相以提高负载能力,且提出专门的静态功耗优化技术,为极轻负载时的四相Buck转换器提供了低功耗运行模式,并通过滞回逻辑保证平稳的模式切换;同时提出改进的高精度电流镜采样技术,并结合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主-从”电流均衡机制、电感电流谷值过欠流保护以及内置高频同步时钟等,保障了性能和安全性;最后,设计并流片测试了满载12A的全集成四相Buck转换器芯片。在达到同类研究相似性能的同时,转换器仅消耗7 μA的静态电流。针对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典型的12 V-1.xV高降压比、大电流供电需求,在保留串联电容式Buck转换器拓扑所具有的占空比加倍、功率管电压应力减半等优点的同时,将转换器的相数拓展至四相以提高电流负载能力;进而提出了配套的基于自适应导通时间的四相电流均衡技术,降低了电感饱和的风险,节省了半数的电流采样传感器,大幅缩小了系统体积;同时结合栅极保护、以及带有浮动电源和零静态功耗快速电平转换的高压侧功率开关管驱动,使用氮化镓功率器件优化了能量转换效率和电流密度;最终,采用0.35μm高压工艺设计了 12V-1.2V降压比四相串联电容式Buck转换器芯片。每相2.5MHz的开关频率下,转换器实现了 92.5%的峰值效率和10A的满载电流,且外围关键器件总体积低至21.7mm3,电流密度高至460.8A/cm3,均在同类中占优。
【图文】:

波形,连续导通模式,电感电流,转换器


功率开关管同时关断。那么电感电流II可以经由下边功率开关管的寄生二极产生续流[胃49]。逡逑如果Buck转换器工作状态进入稳定阶段,那么由电感电流在每个时钟周的伏秒平衡可得,逡逑^^Ta-^Tb=0逦(2.3)其中1\是上边功率开关管每周期内导通时间,丁8是下边功率开关管每周期内通时间,设Duty占空比为D,邋T为时钟周期,则有:逡逑t邋=邋I±邋=邋Ja^逦(2.4)D邋1-Z)逡逑则由式(2.3)、(2.4)可得:逡逑D邋=邋—逦(2邋5vm逦1即电感电流连续导通模式下,Buck转换器的降压比恰好等于占空比。逡逑

波形,电感电流,转换器,负载电流


逦j邋i邋|逡逑|ta邋tb邋j逡逑r4 ̄ ̄f ̄ ̄^:逡逑图2.7邋Buck转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模式下的波形逡逑功率开关管同时关断。那么电感电流II可以经由下边功率开关管的寄生二极管逡逑产生续流[胃49]。逡逑如果Buck转换器工作状态进入稳定阶段,那么由电感电流在每个时钟周期逡逑的伏秒平衡可得,逡逑^^Ta-^Tb=0逦(2.3)逡逑其中1\是上边功率开关管每周期内导通时间,丁8是下边功率开关管每周期内导逡逑通时间,设Duty占空比为D,邋T为时钟周期,则有:逡逑t邋=邋I±邋=邋Ja^逦(2.4)逡逑D邋1-Z)逡逑则由式(2.3)、(2.4)可得:逡逑D邋=邋—逦(2邋5)逡逑vm逦1邋J逡逑即电感电流连续导通模式下,Buck转换器的降压比恰好等于占空比。逡逑16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齐;李尊朝;焦琛;周律忱;;采用峰值电感电流控制的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年12期

2 王志伟;;一种基于内环电感电流反馈的车载逆变电源控制策略研究[J];铁道车辆;2017年03期

3 丘东元,许树源,张波,钟树鸿;检测电感电流预测电感电压的非线性处理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8期

4 于舒娟,史学军;全电感割集电感电流初始值的计算[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年04期

5 郭珂;李红新;周林;杨冰;曾意;雷建;;基于电感电流控制的单相Z源逆变器并网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23期

6 寇蕾;;本质安全型Buck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12期

7 张剑刚,谢运祥,王浩;不连续电感电流状态下Buck变换器的建模[J];电力电子技术;2002年05期

8 张勋;王广柱;王婷;;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基于电感电流应力的双重移相优化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6年22期

9 王强;单瑞香;王天施;刘晓琴;;无需设定电感电流阈值的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5年10期

10 刘斌;伍家驹;孙宏宇;;基于平衡点的逆变控制及电感电流低维估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胜男;张浩;马西奎;;Buck-Boost DC/DC变换器中分岔与混沌的实验研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罗宇华;黄招彬;;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感感量辨识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电冰箱(柜)、空调器及压缩机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6年

3 邓湘鄂;王明渝;安树怀;王磊;;可用于电动汽车的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唐剑青;许飞;马皓;;基于Infineon XC164CM DSP双环控制的不间断电源[A];浙江省电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新能源开发与电力电子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湘峰;张波;丘东元;;受限情形下Boost变换器的能控性分析[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韩俊锋;张波;丘东元;;基于MLD理论的Buck-boost建模与分析[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湖北 朱少华 编译;用现成元件给LED驱动器供电[N];电子报;2017年

2 山东 黄杨;欧美LED雪花型灯贴电路剖析[N];电子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书瑜;用于现代便携式设备的高性能多相DC-DC转换器关键设计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菅洪彦;射频集成电路片上电感的分析与优化设计[D];复旦大学;2005年

3 赖力;数字式单相功率因数校正控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娄佳娜;现代便携式设备中集成式电源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贾美美;DC-DC变换器中混沌及分岔的控制[D];天津大学;2014年

6 王辉;高性能集成降压型DC-DC设计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徐孝如;应用于高效片上升压变换器的准滑模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姚凯;高功率因数DCM Boost PFC变换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萌;基于电感电流比例反馈—电网电压预测前馈的单相并网逆变器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鲁芳宇;多模块分散式串并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3 周宗杰;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ZVS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4 徐封杰;基于电感的电池主动均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5 沙孟轲;不同PWM调制方式对DC-DC变换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改善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6 张泽池;新型磁集成高增益Zeta变换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8年

7 朱晓林;具有开关电感的Boost-Sepic磁集成变换器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8年

8 刘鹏宇;磁集成开关电感改进型Boost-Sepic变换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8年

9 陈义祥;功率级高频耦合薄膜微电感的分析与设计[D];福州大学;2017年

10 王晓薇;基于LTCC内埋置电感的DC/DC变换器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61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61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a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