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含贵金属四氧化三钴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5:09

  本文关键词:含贵金属四氧化三钴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催化剂的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众多的二次能源中,锂空气电池因为具有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人们寄予厚望。但是,目前的锂空气电池仍然存在严重的极化现象、电解液的挥发及分解、循环性能不理想、功率性能不理想及金属锂负极的腐蚀等现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合适的正极催化剂材料被认为是最有效,最可实现,也是最早开始的研究之一。本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合适的正极催化剂,以优化放电产物的形成和分解为突破口,改善锂空气电池的性能。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设计并且用水热法合成了生长在泡沫镍上的纳米线形貌的C0304材料以及Pt/Co3O4材料。用XRD、XPS、SEM、TEM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随后,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对上述材料进行了锂空气电池的催化性能分析,并且通过充放电之后电极表面放电产物的形貌和成分观察,探究在电极材料上负载贵金属,以及在电解液中分散贵金属颗粒对C0304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水热合成的实验确定合成含贵金属的纳米C0304材料的方法。分别从水热反应的时间、退火的温度、反应前驱体的浓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原位制备含贵金属的纳米C0304材料的水热合成研究。研究表明,120℃水热条件下,5h的反应时间对C0304材料的合成最为适宜,而退火则为400℃的温度最为合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我们合成了形貌均一的线状C0304纳米材料。实验证实了水热反应法对于C0304材料的均匀合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2)研究了生长在泡沫镍上的Pt/Co3O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Pt/Co3O4作为正极催化剂的锂空气电池可以在500 mAh g-1的恒容测试下维持55次的稳定循环,Pt在电极材料的加入对其电化学性能,尤其是充电的过电位有明显的改善。通过对循环过程充放电空气电极形貌和结构的分析,我们明确了放电过程主要放电产物是Li202,并提出贵金属Pt的加入能够诱导Li202薄片的生长,杜绝大颗粒放电产物的出现,从而缓解和延迟了电极的钝化,使Li202在较低电位就能完全分解,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的机制。(3)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钯,将四氧化三钴(固相中)和钯(电解液中)作为锂空气电池的双效催化剂进行研究,从而改善锂空气电池的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与C0304在普通的TEGDME电解液中作催化剂的锂空气电池相比,在Pd/TEGDME中测试的锂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在电解液中加入Pd之后,锂空气电池可以在500 mAh g-1的恒容测试下维持超过75次的稳定循环。通过对循环过程充放电空气电极形貌和结构的分析,我们得出Pd的加入使放电产物的形貌更加均匀。同时通过面扫能谱分析,我们发现本来分布在电解液中的Pd,在经过的放电过程中,一部分沉积到了电极材料的表面。而当又进行了充电反应之后,又重新回到了电解液中,参与下一步放电反应的进行。这说明Pd充分参与了液相部分以及固相部分的催化反应,对电池的性能有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锂空气电池 正极 催化剂 双相催化 Co_3O_4 Li_2O_2 Pt Pd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1.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8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锂空气电池简介13-15
  • 1.2.1 锂空气电池的发展历史13-14
  • 1.2.2 锂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14-15
  • 1.3 锂空气电池的优点以及面临的挑战15-17
  • 1.3.1 锂空气电池的优点15-16
  • 1.3.2 锂空气电池面临的挑战16-17
  • 1.4 锂空气电池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和研究进展17-25
  • 1.4.1 过电位18-19
  • 1.4.2 催化剂19-23
  • 1.4.3 氧气的扩散与溶解23-24
  • 1.4.4 电解液24-25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25-28
  •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28-36
  • 2.1 实验试剂和设备28-29
  • 2.2 材料的合成29-31
  • 2.2.1 在泡沫镍上生长的四氧化三钴的制备29-30
  • 2.2.2 在泡沫镍上生长的负载铂的四氧化三钴的制备30
  • 2.2.3 在泡沫镍上生长的负载钯的四氧化三钴的制备30-31
  • 2.3 材料的物化表征31-32
  • 2.3.1 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31
  • 2.3.2 材料表面形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31
  • 2.3.3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31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31
  • 2.3.5 比表面积分析(BET)31-32
  • 2.4 电池的制作与测试32-33
  • 2.4.1 锂空电池测试模具32-33
  • 2.4.2 锂空纽扣电池33
  • 2.5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33-36
  • 2.5.1 恒流充放电测试33-34
  • 2.5.2 循环伏安测试34
  • 2.5.3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34-36
  • 第三章 含贵金属四氧化三钴材料的制备与表征36-52
  • 3.1 引言36-37
  • 3.2 四氧化三钴的结构37
  • 3.3 水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钴材料37-43
  • 3.3.1 水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钴材料的物相分析38-39
  • 3.3.2 水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钴材料的形貌控制39-43
  • 3.4 水热法制备含铂的四氧化三钴材料43-47
  • 3.4.1 水热法制备含铂四氧化三钴材料的物相分析43-44
  • 3.4.2 水热法制备含铂的四氧化三钴材料的SEM形貌分析44-46
  • 3.4.3 水热法制备含铂的四氧化三钴材料的TEM分析46-47
  • 3.5 水热法制备含钯的四氧化三钴材料47-50
  • 3.5.1 水热法制备含钯四氧化三钴材料的物相分析47-48
  • 3.5.2 水热法制备含钯的四氧化三钴材料的SEM形貌分析48-50
  • 3.6 本章小结50-52
  • 第四章 含铂的Co_3O_4材料在锂空气电池中的性能研究52-64
  • 4.1 引言52
  • 4.2 材料设计思路52-54
  • 4.3 四氧化三钴材料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催化剂54-55
  • 4.4 含铂的四氧化三钴材料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催化剂55-57
  • 4.5 放电后Pt/Co_3O_4的形貌与结构分析57-61
  • 4.6 添加铂诱导过氧化锂生长的机理研究61-62
  • 4.7 本章小结62-64
  • 第五章 电解液加Pd的Co_3O_4在锂空气电池中的性能研究64-74
  • 5.1 引言64
  • 5.2 材料设计思路64-66
  • 5.3 含钯的四氧化三钴材料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催化剂66-67
  • 5.4 电解液中加钯的四氧化三钴材料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催化剂67-69
  • 5.4.1 分散Pd的TEGDME电解液67-68
  • 5.4.2 Pd/TEGDME中Co_3O_4在锂空气电池中的性能68-69
  • 5.5 放电后在含有Pd的TEGDME的电解液中Co_3O_4的形貌分析69-71
  • 5.6 电解液中添加钯对锂空气电池性能影响的原因探究71-72
  • 5.7 本章小结72-74
  • 第六章 总结74-76
  • 参考文献76-86
  • 致谢86-88
  • 个人简历88-9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菊贤;;硫酸工业用钒催化剂孔结构的最佳化[J];太原工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2 ;数理统计在催化剂试验中的应用[J];浙江化工学院学报;1975年01期

3 李琳;尹燕华;赵文江;王新喜;;阳极氧化法制备消氢催化剂金属载体及其性能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4 寇丽杰,刘全生,高俊,何润霞,李廷真,牟占军,金恒芳;助剂及原料对铁基高温变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袁芳芳;褚霞;方剑荣;胡志成;秦建武;;摩托车国Ⅲ催化剂涂层性能的改善试验[J];摩托车技术;2007年11期

6 崔铁兵;张晨;徐丽;雒廷亮;刘国际;;萘催化氧化制备1,4-萘醌催化剂活性组分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2期

7 船曳正起,何元;汽车排气催化净化的技术动向[J];小型内燃机;1990年03期

8 李国安,赵凤玉,,王承学;糠醛液相加氢制糠醇新型催化剂的研究[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9 陈泽智,陶建幸,秦松祥,贾茂金,李卫东;车用尾气催化剂工作性能的模拟与分析方法[J];车用发动机;2001年03期

10 杨勇;王和义;杜阳;;无机载体疏水催化剂研制[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勤;;粒子大小、微区结构和组成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慧;樊金串;黄伟;谢克昌;;聚乙二醇对合成二甲醚浆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丽丽;贾美林;照日格图;郝向英;;以分子筛为载体的纳米金催化剂的性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潘兆德;王宏悦;蔡亮;胡文培;刘坤;;高活性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晓争;高雄厚;张忠东;张莉;刘宏海;;不同类型稀土元素对原位晶化型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孙欣欣;林强;李金兵;;载体预处理工艺对乙烯氧化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红岩;郑起;于政锡;林性贻;;钼助剂对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曾利辉;高武;李岳锋;丁良;姚琪;;3α-高托品烷胺合成用催化剂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黄文氢;张飞;张颖;张明森;;改性甲醇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表征[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苗婷;朱海燕;;活性炭载体结构及预处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锋;国产催化剂工业化应用结新果[N];中国石化报;2005年

2 王永军;多功能硫黄回收催化剂经济又环保[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江书程 仇国贤 辛国萍;原位晶化型催化剂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矿业报;2009年

4 通讯员 赵淑玲;吉林石化新型催化剂一次通过考核标定[N];中国石油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曾敏学;湖南建长:生产世界一流催化剂[N];岳阳晚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许琦敏;促使催化剂分子“单兵作战”[N];文汇报;2012年

7 郝晓丽 朱向学 姚伟;大连化物所自主合成吡啶新型催化剂[N];科技日报;2009年

8 陶炎;乙二醇生产成本大降[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通讯员 仇国贤;推广新型催化剂增产乙烯上千吨[N];中国石油报;2011年

10 李晓岩;气相法聚乙烯催化剂投用[N];中国化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翠华;含氮MOFs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子萱;聚吡咯修饰碳载钴催化剂对氧还原催化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李加新;锂离子/空气电池碳基电极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彦朋;硫化钼/碳及硫/碳复合电极材料性能与催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梁虹;车用柴油机SCR系统催化箱温度场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赵波;富铈基铈锆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负载单Pd催化剂三效催化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庆远;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的合成、结构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8 仇方圆;微纳过渡金属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NH_3BH_3放氢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9 胡晓静;TiO_2纳米管基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10 徐悦;基于第一性原理筛选甲烷重整反应用金属及合金催化剂[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璐;研磨等方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钯基催化剂[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博琪;聚合物改性Pt基催化剂对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3 朱振玉;碱性介质中醇类电氧化Pd系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4 钟成林;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Cu/TiO_2催化剂的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5 李黎;介孔CuO-ZnO-ZrO_2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6 邓博洋;超声雾化分解法制备Mn/TiO_2系列低温SCR催化剂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7 王小星;SiO_2/g-C_3N_4和ZrO_2/g-C_3N_4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染料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8 黄建萍;pH响应型界面活性SiO_2材料制备及催化剂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9 徐培培;贵金属改性的NPG催化剂对甲醇甲酸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10 鹿国萍;金属氧化物对Pt、Pd催化剂上醇类电氧化反应的促进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含贵金属四氧化三钴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催化剂的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6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