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V2G系统能量管理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智能电网中V2G系统能量管理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污染、化石能源短缺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的大趋势,它以坚强的电力网络和可靠的通信网络为基础,接入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同时整合全网电力信息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和自愈,使系统运行更加绿色、高效、安全。电动汽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它以电能为主要能源现实尾气零排放。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大量普及,其充电负荷将对电网产生巨大的冲击,造成压降、过载、谐波污染等负面影响,所以很有必要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进行协调控制。V2G (Vehicle-to-grid)系统可以管理大量电动汽车电池,并通过电能调度或动态电价控制电动汽车充放电过程,满足电动汽车电能需求的同时对电网负荷曲线进行削峰填谷,实现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信息和电能的互动,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互操作性。本文主要研究V2G系统能量管理问题,首先介绍了现有的V2G系统中电能调度方法和需求响应管理方法,然后针对现有的V2G能量管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新的能量管理方法和系统模型。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首先,针对单个V2G系统中单向V2G充电电能调度提出基于熵的公平电能调度方法。基于熵的公平准则同时考虑电能调度过程中多个度量,采用熵权法对度量进行赋权。对于动态的电能调度问题,采用神经动态规划求解近似最优调度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减轻电网负担,同时保证各个度量的性能表现。然后,针对双向V2G充放电电能调度提出基于贡献的公平电能调度方法。在基于贡献的公平准则中,贡献值越高的车有越高的优先权得到充电电能。贡献值与汽车充放电的电量和时间有关。采用自适应动态规划求解动态的电能调度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负荷曲线进行削峰填谷,同时加快放电汽车的电池电量恢复速度,也保证充满电所用时间的公平性。其次,考虑地区之间电动汽车的移动性对多个V2G系统的影响,提出V2G移动能量网络模型。模型中,每个地区节点都有一个V2G系统,车流使得各个系统的需求响应状态相互耦合。采用复杂网络同步理论分析V2G移动能量网络的动态行为。由理论推导可知,对称车流能够实现网络同步稳定,进而平衡各个地区的电能需求。仿真实验采用真实的车流和电网数据,分析本模型在真实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再次,基于V2G移动能量网络设计面向非对称车流的鲁棒需求响应算法。用差分方程组描述耦合节点情况下需求响应动力学,并分析需求响应算法的鲁棒性。仿真实验采用两个真实汽车行驶数据集,分析数据驱动下V2G移动能量网络的统计特性以及真实车流与需求响应机制的相互作用。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工作,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给出今后进一步在V2G系统研究方向上的展望和设想。
【关键词】:智能电网 电动汽车 V2G 电能调度 需求响应 移动性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3;TM7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一章 绪论14-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4-15
- 1.2 研究现状15-17
- 1.2.1 V2G系统中电能调度15-16
- 1.2.2 V2G系统中需求响应16-17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17-19
- 第二章 单向V2G公平电能调度19-29
- 2.1 引言19
- 2.2 系统模型概述19-20
- 2.2.1 单向V2G居民配电网19-20
- 2.2.2 基于熵的公平准则20
- 2.3 问题描述20-21
- 2.3.1 状态20
- 2.3.2 决策20-21
- 2.3.3 代价函数21
- 2.4 代价函数结构21-24
- 2.4.1 平均分配21-22
- 2.4.2 按需分配22
- 2.4.3 功率损耗最小22-23
- 2.4.4 熵权法23-24
- 2.5 神经动态规划24-25
- 2.5.1 函数近似结构24
- 2.5.2 在线参数调整24-25
- 2.6 仿真结果25-28
- 2.6.1 参数设置25-26
- 2.6.2 收敛性能26
- 2.6.3 电能调度性能26-28
- 2.7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双向V2G公平电能调度29-42
- 3.1 引言29
- 3.2 系统模型概述29-30
- 3.2.1 双向V2G居民配电网29-30
- 3.2.2 基于贡献的公平准则30
- 3.3 问题描述30-32
- 3.3.1 状态30-31
- 3.3.2 决策31
- 3.3.3 代价函数31-32
- 3.4 自适应动态规划32-35
- 3.4.1 改进的ADP结构33-34
- 3.4.2 评价网络训练34-35
- 3.5 仿真结果35-41
- 3.5.1 参数设置35-36
- 3.5.2 收敛性能36-38
- 3.5.3 电能调度性能38-41
- 3.6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V2G移动能量网络中需求平衡42-60
- 4.1 引言42
- 4.2 系统模型概述42-45
- 4.2.1 V2G移动能量网络42-43
- 4.2.2 电动汽车的电能搬运43-45
- 4.3 需求响应动力学45-48
- 4.3.1 需求水平45-46
- 4.3.2 电价46-47
- 4.3.3 电池库电量状态47-48
- 4.4 复杂网络同步48-50
- 4.5 仿真结果50-58
- 4.5.1 基于模型仿真50-53
- 4.5.2 基于数据仿真53-58
- 4.6 本章小结58-60
- 第五章 V2G移动能量网络中鲁棒需求响应60-73
- 5.1 引言60
- 5.2 系统模型概述60-61
- 5.2.1 地区节点60-61
- 5.2.2 车流连接61
- 5.3 需求响应动力学61-64
- 5.3.1 消费者电能需求61
- 5.3.2 电能价格61-62
- 5.3.3 电池库电能需求62
- 5.3.4 电池库电能的变化量62-63
- 5.3.5 电池库容量的变化量63
- 5.3.6 电池库电量状态63
- 5.3.7 需求响应动力学方程组63-64
- 5.4 稳定性与鲁棒性分析64-66
- 5.4.1 稳定性64-65
- 5.4.2 鲁棒性65-66
- 5.5 仿真结果66-72
- 5.5.1 参数设置66-67
- 5.5.2 单向车流67-69
- 5.5.3 真实车流69-72
- 5.6 本章小结72-73
- 结论与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8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2-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清,徐衍亮,安忠良,许家群,齐瑞贵;电动汽车的发展与环境保护[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章超,易家玉;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迅猛[J];大众用电;2000年09期
3 章超;开发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J];大众用电;2000年09期
4 ;戴-克公司第四代电动汽车[J];重型汽车;2000年04期
5 ;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业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切入点[J];电器工业;2001年12期
6 徐新明;环保电动汽车时代谁执牛耳[J];发明与革新;2001年04期
7 焦庆丰;电动汽车前景广阔[J];大众用电;2001年03期
8 刘茂理;云南需要电动汽车[J];云南交通科技;2001年01期
9 丛晓杰;电动汽车:推动世界的绿色动力[J];中国石油;2001年09期
10 豪彦;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三)——电动汽车[J];汽车与配件;200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翔;;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A];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贾爱芹;;浅谈电动汽车推广的实现途径[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梦洁;田令;;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伦景光;;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梦洁;田令;;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省汽学会理事会议资料[C];2006年
6 张炳力;赵韩;;贯彻“汽车新政”加快安徽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张杰;;电动汽车发展需要更多“绿灯”[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7期(总第328期)[C];2013年
8 姚勇;刘林生;顾健辉;陈林;李科江;赵晓;;电动汽车发展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陈兴安;电动汽车引领奥运时尚[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贾俊国;公司推动电动汽车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座谈会在上海召开[N];国家电网报;2007年
3 孙逢春;助推电动汽车发展意义重大[N];国家电网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葛胜征;奥运会 世博会重点采购电动汽车[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刘辉邋李层;发展电动汽车 国网抢得先机[N];中国电力报;2007年
6 记者 张静;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召开[N];经济日报;2009年
7 孙萌萌;工信部召集各方落实电动汽车政策[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杨冬;电动汽车能否顺利驶入“产业化时代”[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9 柯芸;应加快建立电动汽车研发支撑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凤宇;电动汽车中国汽车业的新机遇[N];中国信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超;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电磁耦合机构能效特性及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张虹;考虑电动汽车聚合站的主动配电网动态优化调度[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宋世欣;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及硬件在环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张迪;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选址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徐浩;面向规模化电动汽车入网的充电站布局优化及有序充电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斌;电动汽车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电磁热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方支剑;计及电池与电网影响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邵艾博(Khalid,Muhammad Shoaib);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一体化管理对多模微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刘瑜俊;电动汽车储能特性及其配置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强浩;计及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凌峰;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黄润;电动汽车入网对电网负荷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杨俊秋;电动汽车充放电容量预测及控制策略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薛红红;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之协调充电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许恬;我国当前电动汽车潜在消费者的识别与消费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唐升卫;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王传能;电动汽车换电站优化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张晨曦;电动汽车入网技术及社会综合效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何清晨;适用于城市通勤的个人电动汽车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10 张敏;计及规模化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的配电网效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智能电网中V2G系统能量管理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8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