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模型和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2:30

  本文关键词: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模型和算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电东送,区域联网”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策略。目前,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等负荷中心均已形成典型的受端电网结构。受端系统电源不足,感应电动机等动态负荷比例高,其在故障期间及恢复过程中吸收的大量动态功率常常导致暂态电压稳定性问题。SVC等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可在电网出现严重的动态无功缺额时快速、及时地进行补偿,从而支撑电压,改善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然而,现阶段FACTS装置费用昂贵,这就引出在配置总容量受限的前提下,如何优化动态无功补偿地点和容量,以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的问题。本文在动态框架下研究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方法,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基于电压问题局部化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分区-轨迹灵敏度指标的动态无功补偿选址方法。该法以电气距离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电压控制分区,再根据分区内轨迹灵敏度指标排序,确定动态无功补偿优化布点方案。(2)对轨迹灵敏度指标进行改进,提高计算效率,缩短计算时间。(3)提出预设故障集合筛选算法,精简故障集合,节约仿真时间。(4)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和算法,以系统在预设故障下暂态电压性能合格为约束,优化FACTS设备容量,兼顾了系统暂态电压性能和投资经济性两方面的要求。(5)以IEEE39节点系统为算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论文提出一套完整的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选址和容量分配方法,对于受端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预防控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暂态电压稳定 动态无功 优化配置 遗传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61.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2.1 暂态电压失稳研究现状14
  • 1.2.2 针对暂态电压稳定的动态分析方法研究现状14-15
  • 1.2.3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优化配置研究现状15-17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17-19
  • 第二章 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基本原理19-26
  • 2.1 SVC的类型19
  • 2.2 SVC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19-22
  • 2.2.1 TCR的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19-22
  • 2.2.2 TSC的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22
  • 2.3 SVC的特性22-25
  • 2.3.1 SVC的U-I特性23-25
  • 2.3.2 SVC的U-Q特性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26-32
  • 3.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26-29
  • 3.2 遗传算法的基本特点29-30
  • 3.3 遗传算法的改进30
  • 3.4 本章小结30-32
  • 第四章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优化布点研究32-53
  • 4.1 引言32-34
  • 4.2 电气距离的定义34-35
  • 4.3 基于电气距离的电压控制分区方法35-40
  • 4.3.1 数学模型35-37
  • 4.3.2 初始化37-38
  • 4.3.3 遗传算法改进说明38-40
  • 4.3.4 优化流程图40
  • 4.4 轨迹灵敏度指标的改进40-44
  • 4.5 基于电压控制分区的动态无功补偿选址44
  • 4.6 算例分析44-52
  • 4.6.1 网络概况44
  • 4.6.2 计算电气距离并初始化分区优化计算44-45
  • 4.6.3 优化电压控制分区45-47
  • 4.6.4 计算轨迹灵敏度指标47-49
  • 4.6.5 基于轨迹灵敏度指标的节点排序49-51
  • 4.6.6 动态无功补偿选址51-52
  • 4.7 本章小结52-53
  • 第五章 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配置研究53-71
  • 5.1 引言53
  • 5.2 关键故障集的筛选策略53-56
  • 5.2.1 筛选的目的53
  • 5.2.2 筛选的方法53-56
  • 5.3 动态无功装置容量优化模型56-60
  • 5.3.1 数学模型56-58
  • 5.3.2 目标函数58-59
  • 5.3.3 约束条件59-60
  • 5.4 遗传算法优化求解步骤60-63
  • 5.5 算例分析63-70
  • 5.5.1 网络概况63-64
  • 5.5.2 确定补偿地址64
  • 5.5.3 筛选关键故障集合64-65
  • 5.5.4 补偿容量优化65-69
  • 5.5.5 方案校核69-70
  • 5.6 本章小结70-71
  • 结论与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8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78-80
  • 致谢80-81
  • 附录81-88
  • 附录1 IEEE39节点系统81-85
  • 附录2 不同分区数目的分区结果85-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靖,徐黎明,王莉生;应用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提高电力能效[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年01期

2 田浩,张声洪,张天虎;一种新型动态无功补偿控制技术[J];现代仪器;2001年02期

3 唐立春;;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探讨[J];农村电气化;2007年04期

4 张广海;;磁控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J];煤矿机电;2008年05期

5 尹凤杰;动态无功补偿的三相均荷控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6 周斌炎;王常余;;省电良策——动态无功补偿[J];电气试验;2001年01期

7 郑强;一种新型动态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系统的构想[J];电力学报;2005年03期

8 陈妍妍;李晓明;;零过渡过程动态无功补偿与节能减排[J];广西轻工业;2009年07期

9 高飞;闫慧君;;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在重工设备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年03期

10 杨扬;张坚锋;;关于新型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杜逸鸣;;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在某汽车生产线配电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刘新根;王学才;;浅谈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滤波技术[A];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云保;孙超业;;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研制及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4 黄留欣;黄冰;娄雅融;黄磊;;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自身损耗、谐波及可靠性分析[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华军;费鹏;;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在铁矿的应用[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机械电气卷)[C];2012年

6 贾旭;;浅谈ASVG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及装置[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贾旭;贾壮;;浅谈ASVG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及装置[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王宁之;;电气化铁路动态无功补偿(SVC)初步方案探讨[A];第一届电器装备及其智能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牛玉泉;董崇远;万金鹏;马国梅;;MSVC磁控式电抗器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研究与应用[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0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2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伟平;华芳;;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的技术和应用[A];中国港口协会港口自动化分会2005年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荣;动态无功补偿500亿市场待启动[N];中国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明;配电网混合式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吕昂;IEC61850在动态无功补偿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何凌枫;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模型和算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3 亢佳增;电气化铁道动态无功补偿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刘芳芳;矿井电网中MSC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5 崔亚伟;基于PWM控制的动态无功补偿电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广峰;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7 郭世飞;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的研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8 吴冠男;风电场群电压特性及动态无功补偿协调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9 王祯楠;风电基地动态无功补偿与低电压穿越的相互影响及协调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模型和算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94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0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