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锂—空气电池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8 03:02
近十年来,锂-空气电池由于其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与研究。该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为氧气,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故而电池更轻更廉价。因为这些优势,锂-空气电池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下一代能源存储装置。除了这些优势,锂-空气电池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最大一个挑战来源于有机液态电解液的使用。有机电解液可能会导致挥发、泄漏、燃烧和爆炸事故。另外,因为使用锂金属负极,锂枝晶会持续生成并刺破电解液层,引起短路事故。特别的,对于锂-空气电池而言,该体系正极设计为开孔结构以吸纳活性物质氧气。如果在空气中使用的话,二氧化碳和水会渗入电解液并迁移与锂负极反应,严重危害电池性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用无机固态电解质替换有机液态电解液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然而,全固态锂-空气电池仍处于开始发展阶段。各种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之一是缺乏性能优异的固态电解质。其次,较高的充放电过电位也会导致低的能量转换效率以及差的循环寿命,这就要求科学家研发更加高效的催化剂。另外,固态电解质和锂负极的界面接触问题也需要解决。为了处理上述的问题,本文在本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本工作主要创新点可以归纳如下:1、基于SWC...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不同固态电解质晶体结构图,(a)钙钬矿型、(b)NASICON型、(c)石榴石型以及??(d)硫代-LISICON?型[38]
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1.3锂-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通常,锂-空气电池根据使用的电解质(液)可以分成三大类,如图1-3所??示,分别为:(a)、质子惰性的有机电解液体系;(b)、组合(水系电解液-无机固??态电解质-有机电解液)电解液体系;(c)、全固态电解质体系。因为锂-空气电池,??或者严格地说锂-氧气电池研究热点集中在有机电解液体系,所以本小节内容会??先分析有机电解液锂-空气电池发展现状,进一步延伸到组合电解液体系,最后??阐述本论文研究重点全固态锂-空气电池。??a?b?MIXED?AQUEOUS/APROTIC?£?SOLID?STATE??APROT1C?_??资??????nr???――陬0,一一——??^?????sg??ly.?fS?ij_鄉?蘆遞??a.?cathode?AirCartode?J?A??〇i?N?d?-——?i??图1-3三种体系锂-氧气电池的示意图:(a)质子惰性的有机电解液型;(b)有机-水组合电解??液型;(c)全固态电解质型[11]。??Figure?1-3?Schematic?illustrations?for?three?types?of?Li-Air/〇2?batteries:?a.?Aprotic;?b.?Hybrid??aqueous/non-aqueous;?c.?Solid-state?electrolytes?[11].??这三种体系锂-空气电池虽然使用的电解液(质)类型不同,但是都是使用锂??片作为负极,氧气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在电池放电阶段,锂金属失去电子变成锂??离子进入电解液(屑)中
Figure?1-5?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the?Li—air?battery?with?the?hybrid?electrolyte?[7].??在此基础上,Zhou等[7,85-89]提出并设计了液流型锂-氧气电池,其结构如??图1-7所示。与复合型电解液体系锂-空气电池类似,该类型锂-氧气电池也是由??有机电解液与锂负极接触,有机电解液与水系电解液由无机固态电解质隔开,不??同的是其正极水溶液中含有氧化还原电对,并由泵抽动使其流动。该电池的正负??极电化学反应分别为:??负极反应:nLi--dlsch^e?>nL\+nt?(1-11)??正极反应:NT|aq>?+?ne--峙―>M(z'aq)?(1-12)??综上所述,这种复合型固态电解液型锂-氧气电池可以有效地保护锂负极,??避免放电产物阻塞空气正极。目前最显著的问题是无机固态电解质需要在水系??电解液中保持穗定,否则其分解生成的副产物会损耗电池的寿命。另一方面,??无机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有限,锂离子电导率较高的硫系电解液吸水性??很严重,无法用于复合型固态电解液。进一步开发高离子电导以及高稳定性的??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i-CO2电池机理、催化剂和性能研究进展(英文)[J]. 李翔,杨思勰,冯宁宁,何平,周豪慎. 催化学报. 2016(07)
[2]基于有机和组合电解液的锂空气电池研究进展[J]. 童圣富,何平,张雪苹,赵世勇,周豪慎. 电化学. 2015(03)
本文编号:2984139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不同固态电解质晶体结构图,(a)钙钬矿型、(b)NASICON型、(c)石榴石型以及??(d)硫代-LISICON?型[38]
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1.3锂-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通常,锂-空气电池根据使用的电解质(液)可以分成三大类,如图1-3所??示,分别为:(a)、质子惰性的有机电解液体系;(b)、组合(水系电解液-无机固??态电解质-有机电解液)电解液体系;(c)、全固态电解质体系。因为锂-空气电池,??或者严格地说锂-氧气电池研究热点集中在有机电解液体系,所以本小节内容会??先分析有机电解液锂-空气电池发展现状,进一步延伸到组合电解液体系,最后??阐述本论文研究重点全固态锂-空气电池。??a?b?MIXED?AQUEOUS/APROTIC?£?SOLID?STATE??APROT1C?_??资??????nr???――陬0,一一——??^?????sg??ly.?fS?ij_鄉?蘆遞??a.?cathode?AirCartode?J?A??〇i?N?d?-——?i??图1-3三种体系锂-氧气电池的示意图:(a)质子惰性的有机电解液型;(b)有机-水组合电解??液型;(c)全固态电解质型[11]。??Figure?1-3?Schematic?illustrations?for?three?types?of?Li-Air/〇2?batteries:?a.?Aprotic;?b.?Hybrid??aqueous/non-aqueous;?c.?Solid-state?electrolytes?[11].??这三种体系锂-空气电池虽然使用的电解液(质)类型不同,但是都是使用锂??片作为负极,氧气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在电池放电阶段,锂金属失去电子变成锂??离子进入电解液(屑)中
Figure?1-5?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the?Li—air?battery?with?the?hybrid?electrolyte?[7].??在此基础上,Zhou等[7,85-89]提出并设计了液流型锂-氧气电池,其结构如??图1-7所示。与复合型电解液体系锂-空气电池类似,该类型锂-氧气电池也是由??有机电解液与锂负极接触,有机电解液与水系电解液由无机固态电解质隔开,不??同的是其正极水溶液中含有氧化还原电对,并由泵抽动使其流动。该电池的正负??极电化学反应分别为:??负极反应:nLi--dlsch^e?>nL\+nt?(1-11)??正极反应:NT|aq>?+?ne--峙―>M(z'aq)?(1-12)??综上所述,这种复合型固态电解液型锂-氧气电池可以有效地保护锂负极,??避免放电产物阻塞空气正极。目前最显著的问题是无机固态电解质需要在水系??电解液中保持穗定,否则其分解生成的副产物会损耗电池的寿命。另一方面,??无机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有限,锂离子电导率较高的硫系电解液吸水性??很严重,无法用于复合型固态电解液。进一步开发高离子电导以及高稳定性的??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i-CO2电池机理、催化剂和性能研究进展(英文)[J]. 李翔,杨思勰,冯宁宁,何平,周豪慎. 催化学报. 2016(07)
[2]基于有机和组合电解液的锂空气电池研究进展[J]. 童圣富,何平,张雪苹,赵世勇,周豪慎. 电化学. 2015(03)
本文编号:2984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98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