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改进雷达图模型的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

发布时间:2021-01-31 01:53
  针对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的容量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雷达图模型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提出含有光伏光热(PV/T)单元、变流器、储电单元、热泵、电锅炉、储热单元及电、热负荷的微网结构,并选取了5个优化目标,用于全面表征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供热可靠性、经济性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其次,建立了多目标的改进雷达图模型,并基于扇形面积和周长构造了适应度函数。然后,为保证微网系统的电、热稳定供应,给出了约束条件,从而建立了以最大化适应度函数为目标的优化配置模型,并通过优化执行过程,求解得到综合性能最优的微网系统容量配置结果。最后,根据青海省偏远地区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提出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文章来源】: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0,40(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改进雷达图模型的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


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示意图

示意图,雷达图,模型,适应度函数


步骤3:将标准化后的优化目标按数值大小在指标轴上标出相应的点,依次可得到点a、b、c、d、e并相连,得到多边形abcde,进而建立改进的雷达图模型,如图2所示。3.4 计算适应度函数

波形,热负荷,单元,功率


为了验证所提多目标配置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根据青海省某偏远村庄的光伏、负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算例中,该偏远村庄夏季典型日的最大电负荷为720 k W,最大热负荷为564 k W;冬季典型日的最大电负荷为746 k W,最大热负荷为1 128 k W。图3给出了该偏远村庄夏季典型日和冬季典型日1 MW PV/T单元发电功率、电负荷和热负荷的预测变化曲线。参考文献[25],本文设定PV/T单元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光热转换效率为22%。微网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储电单元采用锂蓄电池,储热单元采用熔融盐相变储热。附录表A1给出了该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各组成单元的成本。其中水循环装置容量直接由典型日最大热负荷功率进行配置,无需对其进行优化,故表A1未给出水循环装置容量。6.1 多目标优化配置算例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多风电场出力耦合特性的热电联合优化调度[J]. 潘扬,石立宝,姚诸香,倪以信.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9(08)
[2]含电、气、热3种储能的微网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运行[J]. 施泉生,丁建勇,刘坤,晏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9(08)
[3]环网式直流微网短路故障下断路器与限流器优化配置方法[J]. 年珩,孔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23)
[4]计及需求响应的光热电站热电联供型微网的优化运行[J]. 王佳颖,史俊祎,文福拴,李继红,张利军,徐晨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01)
[5]计及需求侧响应和热/电耦合的微网能源优化规划[J]. 宋阳阳,王艳松,衣京波.  电网技术. 2018(11)
[6]基于分形换热器的聚光太阳能PV/T一体化系统数值研究[J]. 孙健,黄章锋,谢敏倩.  太阳能学报. 2017(11)
[7]考虑风/光/水/储多源互补特性的微网经济运行评价方法[J]. 夏永洪,吴虹剑,辛建波,程林,余运俊,万晓凤.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07)
[8]计及电转气规划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多指标评价[J]. 杜琳,孙亮,陈厚合.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06)
[9]考虑储热装置的风电-热电机组联合优化运行策略[J]. 于婧,孙宏斌,沈欣炜.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06)
[10]计及综合需求侧响应的能量枢纽优化配置[J]. 崔鹏程,史俊祎,文福拴,孙磊,董朝阳,郑宇,张睿.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06)



本文编号:3009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009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a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