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利润和效益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1 20:52
动力蓄电池技术的突破,再加上政府的鼓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从2014年开始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退役的废旧动力蓄电池数量从2018年开始激增。如果废旧动力蓄电池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和利用,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但是,目前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和利用产业刚刚发展起来,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对各责任主体的约束力度不够,存在规章制度和政策冲突的地方,废旧动力蓄电池大量流入违法违规企业,呈现非常混乱的市场状态。如果,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企业从有资质的回收企业,购买退役的动力蓄电池,采购成本很高,经济效益差,在看似巨大的市场中,生存举步维艰。在四种具体的市场情况下,从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角度出发,建立利润和效益的最优化模型,以改善其经济效益。可以求解出废旧动力蓄电池的最优价格;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的最优需求量;回收服务中心的利润;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的最优经济效益,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整体最优的经济效益。随市场环境的变化,最优化模型不断深入。对最优解进行相互对比,构成了优化的思路,也得出了优化的结论。市场中有两个...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废旧物品回收的文献综述
2.2 有关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文献综述
3 相关概念和理论
3.1 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相关概念
3.2 企业利润和效益优化模型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4 只有一个回收服务中心时利润和效益优化模型
4.1 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不建立回收体系
4.2 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建立回收体系
4.3 最优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回收服务中心双寡头博弈时利润和效益优化模型
5.1 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不建立回收体系
5.2 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建立回收体系
5.3 最优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对政府和企业的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9(09)
[2]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行业发展情况分析[J]. 张廷,李龙辉,陈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07)
[3]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研究进展[J]. 张伟,曾祥兵,朱红,姚朝华,陈宾. 时代汽车. 2018(10)
[4]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退役量预测[J]. 李震彪,黎宇科. 资源再生. 2018(09)
[5]政府基金政策对WEEE回收处理的引导作用及效果分析[J]. 赵晓敏,尤佳静,李远勤,黄盈. 中国管理科学. 2018(08)
[6]动力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研究[J]. 赵新楠,张艳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07)
[7]回收补贴下废旧产品质量不确定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及协调[J]. 程发新,马方星,邵汉青. 软科学. 2018(07)
[8]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场景与回收技术经济性研究[J]. 贾晓峰,冯乾隆,陶志军,王白侠. 汽车工程师. 2018(06)
[9]回收渠道竞争下制造商的战略联盟策略选择[J]. 郑本荣,杨超,杨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6)
[10]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剖析及对策建议[J]. 陈轶嵩,赵俊玮,乔洁,刘永涛. 汽车工程学报. 2018(02)
硕士论文
[1]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 郭文强.西南大学 2019
[2]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模型研究[D]. 王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
本文编号:3044900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废旧物品回收的文献综述
2.2 有关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文献综述
3 相关概念和理论
3.1 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相关概念
3.2 企业利润和效益优化模型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4 只有一个回收服务中心时利润和效益优化模型
4.1 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不建立回收体系
4.2 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建立回收体系
4.3 最优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回收服务中心双寡头博弈时利润和效益优化模型
5.1 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不建立回收体系
5.2 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利用企业建立回收体系
5.3 最优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对政府和企业的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9(09)
[2]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行业发展情况分析[J]. 张廷,李龙辉,陈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07)
[3]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研究进展[J]. 张伟,曾祥兵,朱红,姚朝华,陈宾. 时代汽车. 2018(10)
[4]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退役量预测[J]. 李震彪,黎宇科. 资源再生. 2018(09)
[5]政府基金政策对WEEE回收处理的引导作用及效果分析[J]. 赵晓敏,尤佳静,李远勤,黄盈. 中国管理科学. 2018(08)
[6]动力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研究[J]. 赵新楠,张艳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07)
[7]回收补贴下废旧产品质量不确定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及协调[J]. 程发新,马方星,邵汉青. 软科学. 2018(07)
[8]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场景与回收技术经济性研究[J]. 贾晓峰,冯乾隆,陶志军,王白侠. 汽车工程师. 2018(06)
[9]回收渠道竞争下制造商的战略联盟策略选择[J]. 郑本荣,杨超,杨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6)
[10]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剖析及对策建议[J]. 陈轶嵩,赵俊玮,乔洁,刘永涛. 汽车工程学报. 2018(02)
硕士论文
[1]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 郭文强.西南大学 2019
[2]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物流网络模型研究[D]. 王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
本文编号:3044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044900.html